绝味、周黑鸭、煌上煌卤味三巨头跌落神坛:鸭脖为何卖不动了?

“以前下班必买一盒周黑鸭,现在看一眼价格就走了。”

刚过去的2024年,靠鸭脖撑起半边天的卤味三巨头——绝味、周黑鸭、煌上煌,日子集体陷入困境。

绝味营收跌了13.84%,周黑鸭关了785家店,煌上煌净利润直接腰斩,就连街头最常见的绝味门店,近16个月都少了3821家。

曾经火遍大街小巷的连锁卤味,为何突然卖不动了?

三巨头集体遇冷

2024年对于卤味三巨头来说,堪称“滑铁卢之年”,财报上的数字一个比一个难看。

先看绝味,2024年全年营收62.57亿元,比上一年少了13.84%,净利润2.27亿元,下滑幅度达到34.04%,这是它2017年上市以来最差的业绩。

周黑鸭更惨,不仅营收跌了10.66%,门店数量从3816家直接缩减到3031家,一年关了785家店,销量也从3.1万吨掉到了2.6万吨。

信息来源:鸭脖卖不动,绝味食品私藏“小金库”救急?

煌上煌的日子同样不好过,全年营收17.39亿元,同比降了9.44%,净利润只剩4032万元,比2023年少了42.86%,门店净减837家,算下来每天都有两家店关门。

就连一直没主动披露门店数的绝味,据媒体推算,2024年底在营门店只剩12129家,比半年前少了2840家。

门店越开越少,消费者也越来越不买账。

有意思报告2024年的调查显示,八成受访者都减少了买连锁卤味的次数,只有3.63%的人买得更多,而喊出“吃不起”的人占了86.67%。

“2012年周黑鸭鸭脖才45元一斤,现在涨到60元了,随便抓一把就四五十块,顾客都嫌贵。”

10月24日,在谋超市的李老板整理着货架上的卤味,他说这一年来,货架上的连锁卤味销量比去年降了三成。

绝味的涨价更猛,2022年一年内两次提价,第一次涨5%,第二次直接涨7%到10%,鸭掌、鱿鱼等产品也跟着涨价。

为啥连锁卤味会这么贵?做过热卤品牌的毛磊道出了内情:绝味的加盟体系里“分钱的人太多”。

从总部到各级代理,层层都要分利润,再加上建中央厨房、冷链运输、广告营销的费用,最后全摊到了小小的鸭脖上。

2024年绝味光销售费用就花了6.67亿,同比涨了23%,这些钱要么用来补贴加盟商,要么砸进了各种广告里。

可现在的消费者不吃这一套了,经济环境不好,大家花钱越来越谨慎,卤味又不是生活必需品,自然先把这笔开支砍掉。

中银国际2024年的调研数据显示,卤味只要涨价10%,就有47.2%的人会减少购买。

周黑鸭也试着降过价,2024年客单价从56.9元降到54.39元,但销量还是跌了16.83%,根本拉不回顾客。

更让人觉得离谱的是,原材料价格明明在降,市面上鸭肉批发价才10元一斤,卤味却越卖越贵。

年轻人干脆自己动手,在抖音、小红书上,“自制周黑鸭”的视频热度很高,其中一条教程视频有12.7万点赞、14.3万收藏,大家宁愿花20元买包料包自己卤,也不愿当“冤大头”。

热卤店比连锁品牌更受欢迎

“以前追剧能啃一斤鸭脖,现在拿起包装看眼配料表就放下了。”

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看重健康,而传统卤味恰恰踩中了“高盐、高油”的雷区。

第三方检测机构2024年的报告显示,部分卤制品的钠含量超过每日建议摄入量的60%,吃几口就超标了。

消费习惯也变了,以前买卤味多是家庭分享,按斤卖没问题,现在年轻人大多独居或情侣同住,周黑鸭一盒的量根本吃不完,总价又高,自然不想买。

而且大家开始偏爱轻食、鲜食,便利店的即食沙拉、超市的冷鲜食材,还有各种预制菜,都比卤味更符合“健康又便捷”的需求,分走了不少客源。

三巨头日子不好过,一批新品牌却在卤味市场里抢得风生水起。

2021年被称为“热卤元年”,之后热卤品牌数量一年涨了105.2%,有12家新品牌拿到了融资,全是成立不到5年的“新手”。

信息来源:周黑鸭年报:去年收入27亿,特许经营贡献超7亿

这些新品牌的打法很简单:新鲜、便宜,卤虎将、研卤堂这些牌子,主打“现卤现卖”,门店里能直接看到卤制过程。

刚出锅的热卤冒着热气,比冷冰冰的连锁卤味香多了,客单价还只要20多块。

毛磊的热卤店毛利率能到50%到55%,因为没有中间环节,原料直接从工厂送到门店,省去了仓储物流成本,要是夫妻店还能省人工,房租控制在每平米2000元以下,自然能卖低价。

区域品牌也在崛起,广深的栖头鸭、江浙的留夫鸭、西安的奋斗鸭,都开了五六百家店,它们更懂本地人的口味,还能做社区生意,很受周边居民欢迎。

还有脱骨侠、王小卤这些网红品牌,靠真空小包装在线上卖得火热,三只松鼠、良品铺子也来分一杯羹。

本来卤味市场就成了存量市场,2024年增速仅3.7%,比前一年降了1.1个百分点,每年实际还在小幅萎缩,巨头们的市场份额自然被抢了不少。

更要命的是,卤味行业根本没有“垄断者”,2024年行业数据显示,前五名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加起来才20%,区域性品牌很容易冒出来,三巨头本来就没绝对优势,现在更是腹背受敌。

巨头自救

眼看市场被抢,三巨头也开始忙着“自救”。

2024年,周黑鸭和兵马俑搞联名,推出了文创立牌和贴纸,绝味和腾讯手游《元梦之星》合作,弄了个“元梦杯”活动。

煌上煌也找了王者荣耀、元气森林联名,可这些营销没挠到消费者的痒处,大家关心的是价格和口味,不是这些花里胡哨的联名款。

信息来源:抓住年轻人的胃 煌上煌全渠道营销层层出新

门店也在改造,周黑鸭开了“锁鲜+热卤”二合一的店,加了堂食区,还推出了热卤拌面套餐,想往正餐生意上靠。

绝味搞了“绝味plus”,装修成INS风,加了炸卤、甜品、主食,SKU快到30款了,久久丫干脆改成现场熬卤,让顾客能看到制作过程。

但转型没那么容易。绝味的冷链、工厂这些基础设施花了大价钱,不可能说扔就扔。

改小包装、调价格,得动收银、仓储、运输一整套系统,成本太高。

而且消费者不认这些“花样”,毛磊就说:“新鲜热卤本来就比冷卤好吃,卤味的零食定位是巨头们自己强加的,他们根本没抓住用户真正的需求。”

结语

2024年卤味市场规模有1573亿元,但增速只有3.7%,比前一年降了1.1个百分点,行业已经进入调整期。

三巨头的困境,本质上是没跟上消费变化:价格脱离了大众购买力,产品没解决健康痛点,还被更灵活的新品牌抢了生意。

想重新赢回消费者,巨头们可能得先放下“架子”:少搞点华而不实的联名,把中间环节的成本降下来,给产品减盐减油,多推出些小分量包装。

毕竟消费者吃的是鸭脖,不是听品牌讲故事。

你最近还买连锁卤味吗?觉得哪家的味道和价格最实在?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5

标签:美食   卤味   神坛   品牌   消费者   销量   净利润   年轻人   自然   鲜食   价格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