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三”到澄清:一场舆论围猎背后的性别偏见与信息失序!

昨天(2025年9月27日),张丹红在抖音发了一条视频,第一次正面回应和李国庆的恋情传闻。她说得很清楚:两人是在2023年7月李国庆离婚判决生效后才开始交往的。这场迟来的回应,与其说是澄清,不如说是被网暴逼到墙角后的不得不开口。

她讲了三点:第一,李国庆和俞渝的离婚二审判决是在2023年7月落定的,他们之后才确立关系;第二,2017年李国庆推荐她写的书,只是老同学之间的正常互动,跟“插足”扯不上;第三,他们刚开始交往那会儿,李国庆正靠直播带货还债,手头并不宽裕。

有个在出版圈的朋友说,张丹红那本书当年销量不到5000册,李国庆的推荐没带来多少实际转化。把一次普通荐书当成“婚外情铁证”,纯属过度联想。更关键的是,两人交往时,李国庆刚打完一场持续四年的离婚官司,名下资产被冻结,股权纠纷还没理清,连直播设备都是临时租的——这哪是什么“富豪恋爱”,分明是负重前行。

为什么一个没实锤的猜测能传近两年?数据显示,从2023年8月起,“李国庆 张丹红”相关话题在抖音、微博累计播放和阅读量超过2.3亿次,其中七成多内容都贴着“小三”“插足”这类标签。而李国庆一直没正面回应,张丹红也沉默,这种信息真空让谣言越滚越大。

实际上,李国庆和俞渝的离婚拉锯战从2019年拖到2023年,中间至少打了五轮官司,涉及股权、公司控制权、孩子抚养等问题。光是公开能查到的律师费和诉讼费就花了好几百万。他2023年下半年开始做直播带货,单月最高成交额大概120万,但扣掉平台佣金、退货和团队成本,净利润不到30万——离“富豪”差得远。

公众对企业家私生活的道德审判,往往比法院判得还快还狠。就像邻居吵架,你没亲眼看见谁先动手,但因为A家灯亮得晚,就认定是他先骂人——逻辑站不住脚,却传得有鼻子有眼。而这类事件里,女性总是首当其冲。最近三年类似舆情中,女性当事人被网暴的比例高达九成以上,男性不到三成。张丹红沉默两年,可能不是不想说,而是知道说了也没用——在情绪主导的舆论场里,事实常常跑不过标签。

这次发声,短期内或许能压住一部分恶意揣测,但长期来看,公众对“名人+离婚+新伴侣”这种组合的敏感度不会降。她特意强调“不会参与李国庆的商业活动”,既是划清界限,也是自我保护。毕竟李国庆眼下还陷在当当网控制权争议里,直播也频频出问题。近一年他收到的直播违规警告有4次,其中两次是因为夸大宣传。

这事对普通人也是个提醒: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别急着站队。你随手转发的一条“吃瓜”视频,可能就是压垮别人生活的最后一根稻草。张丹红提到,她曾拒绝李国庆的求婚,理由是“两人此前并未真正谈过恋爱”。这话听着平淡,其实挺清醒——她不是来接盘的,也不是冲着利益来的,只是在一个人低谷时选择陪他走一段。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30

标签:娱乐   偏见   舆论   性别   信息   富豪   控制权   官司   股权   有鼻子有眼   往时   公众   沉默   说是   舆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