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特朗普总统向参观白宫的孩子们介绍白宫东厅后方的施工,称这是一项耗资2.5亿美元的大工程。
批评者认为这种改造破坏了历史建筑,但白宫方面将其与历史上的扩建相提并论,称这是延续传统。
不过问题的核心其实在于:白宫究竟是为谁而改造,以及应该如何改造。要理解这一点,需要回顾白宫历史上的改造先例。

白宫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是一座一成不变的圣殿。1814年,英军一把火将它烧成空壳,是詹姆斯·门罗总统主持了重建,才让它重获新生。从那时起,“修补”与“改造”就成了白宫历史的一部分。它像一部活着的美国史,每一任主人都在上面留下自己的笔迹。
早期的改造大多出于实际需求,随着国家规模扩大,总统的办公室显得越来越局促。到了20世纪初,西奥多·罗斯福,那位以精力旺盛著称的总统,终于无法忍受在二楼卧室旁处理国家大事。
他大刀阔斧,下令修建了如今我们所熟知的“西翼”(West Wing),将办公与生活彻底分开。这并非为了个人奢华,而是为了提升政府的运作效率,是国家机器现代化的一部分。

半个世纪后,哈里·杜鲁门面临的则是一场生命安全的考验。他发现白宫的主体结构已濒临坍塌,钢琴腿甚至会穿透地板。工程师的结论是:这栋房子随时可能塌掉。杜鲁门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白宫彻底掏空,只保留外墙,内部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全面重建。
他搬出白宫长达四年之久,住在对面的布莱尔宫。这场工程虽然巨大,却小心翼翼地保留了建筑的历史风貌。杜鲁门的目标是“拯救”白宫,而非“重塑”它。
这些改造,无论是罗斯福的扩建还是杜鲁门的重建,都服务于一个共同的目标:让白宫更好地承担其作为国家行政中枢的职能。它们是功能性的,是服务于“总统职位”(The Presidency)这个公共角色的,而非服务于总统个人。

白宫改造史上的另一个里程碑,由一位第一夫人开启。当杰奎琳·肯尼迪入住白宫时,她震惊于这里的内部装饰竟像一家“廉价酒店”,缺乏历史感和艺术品位。她认为,白宫不应只是总统的住所,更应是展示美国历史与文化的“国家客厅”。
于是,她发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美学革命”。她成立了白宫历史协会,四处寻访、收购那些曾属于白宫或与历任总统相关的古董家具和艺术品。
她亲自主持修复,将昏暗的房间变得明亮典雅。1962年,她通过电视带领全美观众参观焕然一新的白宫,让普通民众第一次真切感受到这座建筑的魅力。
杰奎琳的改造,核心在于“恢复”而非“创造”。她不是在强加个人品味,而是努力挖掘和呈现白宫本身蕴含的历史价值。她将白宫从一个单纯的权力机构,变成了一个承载国民记忆和文化认同的公共空间。

这一举动,极大地提升了白宫在民众心中的地位,也为后来的白宫改造设定了一个不成文的准则:尊重历史,服务公众。
奥巴马将网球场改为篮球场,更像是一种个人化的、无伤大雅的调整,与建筑主体和历史风貌并无冲突,延续了这种分寸感。

特朗普的行为与罗斯福、杜鲁门和杰奎琳对比,差异便一目了然。
“这声音在我耳朵里就是音乐,一听见就想到钱。”当特朗普对共和党议员如此形容施工噪音时,他无意中暴露了自己改造白宫的底层逻辑。
这不再是出于功能需求(如罗斯福),也非为了结构安全(如杜鲁门),更不是为了提升公共文化价值(如杰奎琳)。这更像是一个地产商在装修自己的私产,核心驱动力是个人意志的彰显和商业思维的投射。
他任期内的种种改造,无不印证了这一点。椭圆形办公室里增加的金色装饰、巨型旗杆,以及那条摆满前任总统肖像、唯独用自动签名机替代拜登的“总统星光大道”,都带有强烈的个人化和表演性质。

这些设计风格,与他那金碧辉煌、极尽奢华的海湖庄园如出一辙。这是一种“海湖庄园化”的审美,试图将私人商业帝国的张扬风格,直接复制到美国的权力中枢。
更关键的是资金来源,罗斯福、杜鲁门的改造动用的是国会拨款,是公共财政行为,受到严格监督。杰奎琳则开创了通过历史协会和社会捐赠的方式,但整个过程公开透明。
而特朗普这场2.5亿美元的工程,资金来源却语焉不详,只说是自掏腰包和“不愿留名的捐款人”。前总统布什的演讲撰稿人大卫·弗拉姆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笔钱很可能来自希望讨好政府的利益集团,这使得一场公共建筑的改造,染上了权钱交易的疑云。

当特朗普宣称要在林肯纪念堂对面建造一座分大、中、小号的“凯旋门”,并直言“就喜欢大的”时,他彻底脱离了美国总统改造白宫的历史轨道。
他追求的不再是功能、安全或历史传承,而是一种巨型建筑带来的视觉冲击和威权象征。这已经不是在修补或美化国家象征,而是在用个人化的符号覆盖它。

特朗普或许认为,通过建造宏伟的宴会厅和凯旋门,就能将自己的名字刻在历史上。他想用钢筋水泥,为自己的任期筑起一座不朽的纪念碑。
但他可能忘记了,白宫之所以成为白宫,从来不是因为它有多么华丽的吊灯或宏伟的厅堂。它的价值,在于《独立宣言》的草稿曾在这里被讨论,在于林肯曾在这里签署《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在于罗斯福曾在这里发表“炉边谈话”鼓舞人心。
建筑是权力的容器,但真正赋予其意义的,是这里的人曾为这个国家做过什么。
当下一任总统入主,那些过于张扬的金色装饰可能会被迅速拆除,天价宴会厅的用途也可能被改变。历史终将证明,真正能被铭记的,不是耗资多少的工程,而是超越个人得失的决策与贡献。
更新时间:2025-10-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