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给阿根廷扔了400亿,这事刚出来,阿根廷股市立马就反弹了。
这钱不是一笔给的,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美国财政部出的200亿货币互换,另一部分是私营银行和主权财富基金凑的新融资。
本来想觉得这400亿够阿根廷喘口气了,但后来发现人家今年到期的外债差不多350亿,刚好能覆盖,说白了就是刚够还账,想多干点别的怕是不够。
负责这事的贝森特说,他们为了这新融资机制忙了好几周,目的就是帮阿根廷搞定债务偿付。
而且美方已经开始买阿根廷比索了,这操作是为了帮阿根廷稳住汇率。
阿根廷的汇率被这波操作暂时稳住了,至少短期内没再大幅跳水。
这种官方加私营的组合,看着是给阿根廷解燃眉之急,其实也帮美国少背点“干涉他国内政”的骂名,毕竟私营机构出面,听着没那么强的政治味儿。
更巧的是,这钱到位的时候,正好赶上华盛顿开IMF和世界银行的年会。
IMF作为阿根廷最大的债主之一,也凑了20亿给阿根廷,还公开说认可美阿这次的合作。
这就有意思了,等于美国和IMF一起给阿根廷“背书”,形成了所谓的“国际合力”。
不过要是往前翻,2018年IMF就给过阿根廷570亿救助贷款,后来因为阿根廷政策反复,援助又停了。
这次IMF再出手,说白了也是看米莱政府搞的紧缩政策还挺对胃口,才愿意再相信一次。
400亿咋来的?官方私营一起上,还拉上了IMF
这400亿援助里,官方的200亿货币互换和私营的融资,其实各有各的作用。
官方的钱主要用来稳汇率,私营的钱直接对接债务市场,针对性特别强。
贝森特说忙了好几周,这话应该不假,毕竟要协调银行和主权基金,不是拍脑袋就能定的。
而且IMF的加入很关键。
作为国际上有头有脸的金融机构,它的态度能影响其他投资者对阿根廷的信心。
之前阿根廷的信用评级被标普定在“CCC+”,属于风险很高的级别,这次有了美国和IMF的双重加持,说不定评级能往上调一点,以后阿根廷再想借钱,成本也能低些。
但话说回来,IMF的钱也不是白给的,肯定会盯着米莱政府的政策,要是后面政策走样,这钱大概率会被卡住。
不过有个点挺有意思,2023年米莱刚上任的时候,美国才给了50亿临时贷款,不到一年就加到400亿,增幅这么大,显然是米莱的政策符合美国的预期。
米莱搞的那些紧缩政策,比如砍公共开支、解雇公务员,虽然短期内把通胀压下去了,也消除了财政赤字,但普通老百姓的日子肯定不好过,这也是后来他支持率下滑的原因之一。
这400亿援助看着是救经济,其实跟阿根廷马上要搞的中期选举绑得特别紧。
阿根廷10月26号要改选国会参众两院151个席位,米莱领导的“自由前进党”现在是“朝小野大”,在国会里席位太少,想推政策根本推不动。
这次美国给的钱,刚好能让米莱在选举前拿出点“政绩”,比如汇率稳了、债务有着落了,争取点中间选民的支持。
米莱2023年上任的时候,支持率还挺高,有52%,但最近跌到38%了。
据说二季度经济还环比降了1.2%,失业率也涨了,老百姓不满意,支持率自然掉得快。
他要是这次选举不能把国会席位提上去,后面想搞减税、放松管制这些政策,基本就是空想。
而美国最看重的,就是他能不能推进这些“自由放任”的政策。
特朗普之前跟米莱见面的时候,直接放话“你要是落选,我们就不再给阿根廷钱了”。
这话听着挺直白,其实就是赤裸裸的施压。
后来贝森特又出来圆场,说“支持不针对选举,只看政策”,但明眼人都知道,选举结果直接决定米莱能不能推政策,两者根本分不开。
美国给援助从来都是有条件的,不是慈善。
之前给乌克兰钱,要求人家反腐;给萨尔瓦多钱,要求人家打黑帮。
这次给阿根廷的钱,听说每季度都要向美方提交报告,说明钱花在哪了,政策推进到哪了。
米莱自己也说“2027年前能确保美方支持”,这话其实是给选民吃定心丸,也是在跟美国表忠心我肯定会按你的规矩来。
不过这事也引了不少争议。
美国国内民主党人就骂,说自家政府都快“停摆”了,还有心思管外国的事,国内还有上千万家庭等着食品救济呢。
阿根廷这边,经济界的人也担心,美方买比索稳汇率,其实是干涉了他们自己的货币政策,央行想自主调节的空间都变小了。
这些争议不是没道理。
美国这么做,一方面是想把米莱这个右翼政府拉成盟友,另一方面是想在南美树个“自由经济”的样板,影响其他国家。
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米莱能在选举中赢,能推进政策。
要是米莱选输了,或者选赢了但推不动政策,这400亿援助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打水漂。
有专家说,要是米莱能把国会席位提到35%以上,政策推进效率能提高不少,援助的效果说不定2025年能显出来。
但要是席位没上去,就会像2019年那样,拿了援助却推不动政策,最后还是白搭。
而且这事对南美影响也大,米莱要是成了,可能有其他国家跟着学;要是败了,左翼政府可能会更活跃,美国在南美的影响力就会受影响。
如此看来,这400亿根本不是单纯的经济援助,更像是美国和米莱之间的一笔“交易”。
美国出钱,换米莱推进符合其利益的政策,顺便在南美巩固势力;米莱拿美国的钱,换选举支持和政策推进的可能。
最后能不能成,关键还是看10月26号的选举结果。
要是米莱输了,这笔“交易”大概率黄;要是赢了,阿根廷未来几年的经济政策,怕是要跟着美国的节奏走了。
对阿根廷老百姓来说,短期能缓解债务压力是好事,但长期来看,要是政策完全跟着美国走,能不能真正改善生活,还是个未知数。
毕竟美国的利益和阿根廷的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最后牺牲的可能还是普通民众的利益。
而对美国来说,这笔援助要是能达到目的,就能在南美多一个“听话”的盟友;要是达不到,也就是损失点钱,但对阿根廷来说,可能就是又一次经济危机的开始。
更新时间:2025-10-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