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人李七月:不被“重用”却很争气,扎根乡村,已逆风翻盘

如今,著名央视主持人李七月化身文旅达人,在社交平台上记录自己的工作与日常。

曾是央视舞台上光芒四射的“仙女”,被誉为“董卿接班人”。

在她巅峰时期,为何却转身扎进田野,扛起锄头,换下华服,成了“泥巴达人”?

有人说她自毁前程,有人叹她被边缘化,但她用行动狠狠打脸。

李七月1987年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父母一个是知识分子,一个是空军飞行员,家境普通却温暖。

她从小就不是循规蹈矩的女孩,别的孩子玩洋娃娃,她却迷上了收音机里主持人的声音。

那些电波仿佛有魔力,把故事变成画面,点燃了她成为播音员的梦想。

可梦想从来不是轻轻松松就能抓到手的。

她家没钱供她追逐“虚无缥缈”的主持梦,但她偏不认输。

中学时,她就成了校园里的“话痨明星”,主持校内活动,出口成章,气场初显。

为了考上中国传媒大学,她拼了命地学,奖学金拿到手软,课余还参加演讲比赛,练就一副“铁嘴钢牙”。

大学四年,她没时间谈恋爱,别人在花前月下,她在宿舍里背稿子、练发音,一个字一个字地抠。

2011年,她以优异成绩毕业,带着满腔热血,踏上了主持之路。

李七月的央视之路,是一段从低谷到高光的逆袭史。

2011年,她报名参加央视第六届主持人大赛,初生牛犊不怕虎。

可惜因为准备不足,300秒的采访没问出亮点,仅获优秀奖。

她没气馁,回到辽宁卫视,从《第一时间》开始,凭着落落大方的风格迅速圈粉。

但她的心从未离开央视,那个更大的舞台是她心中的执念。

2012年,她如愿进入央视,成了《远方的家》的外景记者。

这份工作苦得让人咋舌,爬泥泞山坡、钻无人丛林,甚至在冰冷的水下冻得发抖,只为一个真实的镜头。

她没有追光灯,没有华丽礼服,只有一件冲锋衣和满身的疲惫。

可她从不抱怨,三年时间,她走遍16个省份,拍摄近百期节目,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专业素养。

2015年,她终于回到演播室,主持《华人世界》,将中华文化传播到海外。

2018年,她加入《等着我》寻人团,温柔的声音和细腻的情感,让无数观众为她动容。

2019年,她再次挑战央视主持人大赛,这一次,她大放异彩。

特别是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考核环节,她引用李清照的诗句开场。

董卿盛赞她“有表达力、思辨力和让人感同身受的能力”。

她一举夺得文艺组铜奖,被封为“小董卿”,成为央视新生代主持人的希望之星。

在《等着我》中,李七月不仅是主持人,更是无数家庭的希望使者。

2018年,她接棒舒冬,担任寻人团团长,首次登台就凭借清纯靓丽的形象和温暖的声音赢得观众喜爱。

她的共情能力极强,每一个寻人故事都能让她感同身受。

节目中,她见证了无数家庭的悲欢离合:找到亲人的家庭,她会陪着喜极而泣。

未能团圆的家庭,她会偷偷抹泪,自责自己做得不够。

但这份工作远比想象中凶险。

一次录制中,一位情绪激动的被寻人将花盆从楼上扔下,差点砸中她。

惊魂未定的她才意识到,主持不仅是讲故事,还需要极强的沟通能力和心理承受力。

尽管如此,她从未退缩,用真诚和专业为无数家庭点亮希望。

观众评价她:“她的声音像春风,温暖又治愈。”

正当所有人期待李七月登上更大舞台,比如接棒《中国诗词大会》时,她却“消失”了。

2020年前后,她从央视一线节目淡出,转而主持农业农村频道的《大地讲堂》。

这个决定让外界炸开了锅。有人说她“自毁前程”,好好的星光大道不走,偏要去“小频道”趟浑水。

有人猜测她“被边缘化”,在央视混不下去了。

更令人不解的是,《中国诗词大会》的主持重任落到了新人龙洋肩上,而非更具资历的李七月。

为什么她没被重用?

央视近年来推新人战略明显,像龙洋、李垠歆等年轻面孔迅速崭露头角。

而李七月资历虽深,却可能因风格“过于稳重”而被认为不够新颖。

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让农业频道备受重视,李七月丰富的采访经验和对农村题材的熟悉,使她成为《大地讲堂》的理想人选。

也有内部人士透露,将她调往农业频道,或许是央视为保护她,避免她在竞争激烈的大舞台被新人挤压。

但这些猜测对李七月来说,只是耳边风。

她没有被流言击倒,反而在田野里找到新方向。

《大地讲堂》以纪实风格展现乡村振兴的点滴,她深入农村,和农民聊收成、话家常,用镜头记录下中国乡村的巨变。

她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仙女”,而是一个满身泥土、笑得真诚的“邻家姐姐”。

观众评价她:“比起舞台上的光鲜,她在田野里更真实,更有力量。”

李七月的职业轨迹,常被拿来与朱迅和龙洋对比。

三人都是央视的佼佼者,但风格迥异。

朱迅以亲和力和幽默著称,主持《星光大道》时接地气又不失温暖,情感表达浓烈。

尤其在春晚舞台上,她的情感管理堪称教科书。

龙洋则以青春活力见长,搭档任鲁豫主持春晚、五一晚会等大型活动。

尽管初登大舞台略显紧张,声音偶有破音,但她的清新风格颇受年轻观众喜爱。

李七月则更显沉稳内敛。

她的台风稳健,文化底蕴深厚,尤其在《中国诗词大会》考核中,展现了扎实的文学功底和从容的气场。

相比朱迅的浓烈情感,她更含蓄;相比龙洋的青春灵动,她更沉稳大气。

在《大地讲堂》中,她的亲和力与专业素养完美结合,接地气却不失优雅。

有网友评价:“龙洋青春洋溢,朱迅温暖如母,李七月则是知性与烟火气的融合。”

2023年,李七月以一档乡村招聘会视频重回大众视野。

她身着酒红色西装,优雅中透着亲切,笑容温柔如春风,指甲上的粉色涂层和时尚耳饰,展现了她对生活的热爱。

同年10月,她搭档任鲁豫主持商圣范蠡文化节,稳健的台风和感染力让网友直呼:“比龙洋更讨喜!”


她还主持了《乡村振兴人物榜》《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等节目,凭借扎实的主持功底和真诚的表达,圈粉无数。

如今的李七月,依然活跃在农业频道,用镜头讲述乡村故事。

2024年,她参与录制了一期关于有机农业的专题节目,深入田间体验农民生活,亲自下地种菜。

笑称“比主持还累,但特充实”她的社交媒体上,偶尔分享乡村生活的点滴。

比如一筐刚摘的蔬菜,或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配文总是积极又温暖:“生活就是这样,泥泞里也有诗意。”

关于李七月的感情生活,外界知之甚少。

她的父母是普通工人,始终支持她的梦想,但也为她的终身大事操心。

每次回家,父母总会“旁敲侧击”询问感情状况,可她总是笑着打哈哈,低调得像个谜。

2024年,她在一次采访中提到:“幸福对我来说,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有家人支持,至于感情,随缘就好”。

这种豁达的态度,让人感受到她内心的从容。

李七月职业生涯最大的风波,莫过于“被边缘化”的争议。

2020年转战农业频道后,舆论哗然,有人认为她“自甘堕落”,有人质疑央视“埋没人才”。

更有甚者猜测她与新人龙洋存在竞争关系,认为是龙洋“抢”了她的位置。

这些流言一度让她背负压力,但她选择用行动回应。

在《大地讲堂》中,她用专业和真诚赢得观众认可,逐渐平息了争议。

2023年,网友发起“央视该重用李七月”的热议,呼吁她重返一线舞台。

但她本人似乎并不在意这些标签,她曾在节目中说:“舞台大小不重要,能传递有价值的东西,才是我的追求”。

这种淡然的态度,让她的形象更加立体。

但更让人敬佩的,是她不被定义的勇气。

面对“董卿接班人”的光环,她选择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面对“边缘化”的质疑,她用田野里的坚守回击流言。

成功不是只有一种模样,幸福也不需要别人的掌声来定义。

编辑:小脑袋

【信息来源】

猫眼娱乐2021-1-22

澎湃新闻客户端

李七月个人抖音账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1

标签:娱乐   逆风   争气   乡村   央视   乡村   讲堂   中国   舞台   温暖   节目   寻人   大地   风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