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家店狂揽188亿,老铺黄金的“反传统”奢侈之道

老铺黄金今年上半年火得离谱,店效飙到4.59亿元,直接把国内外珠宝品牌甩在身后,就连卡地亚母公司历峰集团,在中国市场的业绩都跌了7%。

这事儿放在十年前根本不敢想,毕竟以前高端珠宝柜台里,摆的全是西方奢侈品牌的logo。

西方奢牌的“好日子”,被老铺黄金搅局了

2001年LV刚进中国时,西方奢侈品牌就像拿到了“免死金牌”,那时候中国消费者买奢侈品,基本就看logo够不够显眼。

有数据说,当年中国消费者贡献的奢侈品消费,只占全球1%。

可到了2025年,这比例快摸到30%了,西方品牌靠着“故事+K金”的套路,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

本来大家都以为这局面会一直持续,毕竟本土珠宝品牌要么陷在“克重+工费”的内卷里,要么就是模仿西方设计,没什么新意。

结果老铺黄金横空出世,今年开的几家店都在“搞事情”,上海豫园店年初开业时,排队的人能绕半条街;6月新加坡开海外首店,非华裔顾客占了三成;9月北京SKP首层的独立门店,直接成了商场里首个入驻核心区的中国黄金品牌。

摩根士丹利都忍不住说,老铺黄金打破了“欧洲奢牌没人能威胁”的神话,以前大家追着logo跑,现在更看重产品到底值不值那个价。

我身边不少朋友,以前非卡地亚、梵克雅宝不买,现在却天天聊老铺黄金的花丝镶嵌工艺,说戴出去既有面子,又能讲出文化门道。

不靠logo靠手艺,老铺黄金的“反套路”玩法

老铺黄金最让人佩服的,是它不跟着西方品牌的规则走,别的奢侈品牌用K金镶钻、合金做珐琅,它偏要啃硬骨头。

2019年攻克了“足金镶钻”技术,解决了足金太软固定不住钻石的难题;2021年又搞定“足金珐琅”,在纯金上烧出多色珐琅,还拿了17项国家专利。

这些手艺可不是凭空来的,它找了28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专门建了个“古法黄金工艺实验室”,每年把销售额的8%投进去搞研究。

就拿今年新出的“七子葫芦”来说,每个葫芦要烧7次珐琅,成功率只有三成多,还把“葫芦娃”的故事融了进去,上线三天就卖了500多件。

反观西方品牌,这几年也想蹭中国文化热度,推出过生肖系列珠宝,但大多就是把图案印在首饰上,看着特别表面。

老铺黄金创始人徐高明说过一句话,“卖黄金的要是比不过卖皮具的,就得回去反省”,本来以为他只是想在业绩上赶超,后来发现不是,他是真的想让承载着非遗工艺和文化的黄金,变成世界级品牌。

别人抄不来的“护城河”,藏在细节里

看到老铺黄金火了,不少品牌也跟着做古法黄金,但大多是东施效颦。

为啥抄不来?我觉得关键在两点,一是研发,二是运营。

老铺黄金搞研发很有章法,季度小改、年度大更,2023到2025年就出了80多款新品,今年升级的“足金镶钻2.0”,还能让钻石360度转,这可不是随便模仿就能做到的。

运营上它也很“轴”,别的珠宝品牌动不动开几千家店,它截至现在才42家,还全扎在一线高端商圈。

每家店都花1200多万装修,里面专门设非遗工艺展示区,顾客能亲眼看到花丝镶嵌是怎么一步步做出来的。

就靠这42家店,今年上半年卖了188亿元,单店最高能做到10亿元店效,这数据放在行业里,确实像座“高山”。

徐高明说“高端市场抄袭等同于找死”,这话很实在,高端品牌拼的不是表面样子,是长期攒下来的本事。

老铺黄金的会员复购率能到62%,比行业平均水平高一倍多,靠的就是给会员搞非遗体验课、故宫文物修复观摩这些专属活动。

如此看来,它能超越传统奢侈品,不是靠运气,是把“文化”和“体验”玩到了骨子里。

现在再看老铺黄金,它不光是个珠宝品牌,更像个“文化翻译官”,把中国非遗工艺和传统故事,做成了让全球高净值人群都认可的产品。

以前提起世界级奢侈品牌,大家想到的都是欧洲的牌子,现在老铺黄金正在改变这一点。

毫无疑问,它的出现,给中国品牌走出国门指了条新路子,不用跟着别人的规则跑,把自己的文化做扎实,照样能闪闪发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8

标签:时尚   奢侈   传统   黄金   品牌   足金   珐琅   珠宝   中国   工艺   文化   花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