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志满
引言
挥斥方遒定九州,
雄才大略震寰球。
功昭日月垂青史,
一代伟人万古秋。
今天是毛泽东主席逝世49周年。幸得一寸丹心老师提携,将我笔下浅陋的小诗《一代伟人毛泽东》刊发于《印象本溪》。
在我心中,毛泽东是兼具旷世胸襟、超凡胆识与绝代才华的千古伟人,其公心与智慧更是冠绝古今。纵笔墨难抒其万一,但仍愿以美篇为载体,留存这份崇敬之情。
《一代伟人毛泽东》
在湘楚韶峰之畔,
灵秀韶山。
1893 年,
一颗启明星划破时代的幽黯。
毛泽东,
从古老的华夏大地毅然崛起,
以壮志凌云,
为历史掀开新篇。
年少的他,
心怀浩渺,
只身别却桑梓故园。
“学不成名誓不还”,
誓言震彻云天。
踏入茫茫尘世,
于求知路上不懈的探寻,
欲为华夏大地,
觅得一束璀璨的火焰。
新文化的汹涌浪潮,
在华夏一展壮阔浩瀚。
他投身其中,
思想在潮头经受淬炼。
《湘江评论》胜似洪钟,
敲响了时代的鼓点。
“民众的大联合”,
唤醒万千沉睡的心田。
1921 年,
是中国历史转折的关键节点。
中国共产党诞生,
如春笋破岩。
毛泽东,
作为先驱,
为党注入炽热的灵魂信念。
引领航船,
在时代洪流中勇进扬帆。
大革命的风暴席卷,
华夏的河山震荡,
却因方向迷失而路棘漫漫。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振聋发聩的呼喊,
秋收起义的烽火,
点燃革命的熊熊火焰。
三湾改编,
支部扎根于军队心间。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如磐石坚不可撼。
井冈山的星星之火,
在崇山峻岭燎原。
革命的火种,
于艰难中顽强的繁衍扩散。
五次反围剿中,
有他指挥的战斗,
是“报道敌军宵遁”的开颜。
红军踏上长征路,
征途漫漫,
步步凶险。
是遵义会议的曙光,
把阴霾黑暗驱散。
毛泽东的领导,
成为前行的明亮指南。
两万五千里征程,
举世震撼的惊险。
跨越千山万水,
战胜无数的困苦艰难。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豪迈的诗句,
是英雄气概的彰显。
陕北黄土地,
成为稳固的后方家园。
延安窑洞内,
闪耀着智慧的熠熠光焰。
《论持久战》,
对抗日战局的精准研判,
为抗战胜利,
照亮前行清晰的航线。
抗日战争,
全民族浴血奋战拼杀,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
筑起钢铁坚固防线。
持久战战略,
成为巨大力量的源泉。
赶走日寇,
迎来胜利的曙光满天。
解放战争,
是国家命运决战的关键。
三大战役,
奏响胜利激昂的和弦。
百万雄师过大江,
“解放全中国”的光明显现。
在“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吟唱中,
旧世界彻底崩坍。
1949 年 10 月 1 日,
历史永远的铭记,
毛泽东在天安门,
唱响了新中国的礼赞。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声震河山,
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
抗美援朝,
立国威于异域冰原。
毛泽东英明决策,
志愿军热血赤胆。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笃行保家卫国的誓言,
赢得和平曙光灿烂。
对印自卫反击,
捍卫边疆尊严。
毛泽东指挥若定,
解放军勇往直前。
一句“扫了他”
—— 喜马拉雅山巅军旗猎猎,
胜利的凯歌,
久久回荡在天地之间。
社会主义建设新程开启,
在一穷二白上重建,
探索之路举步维艰。
幸有《论十大关系》,
如明灯高悬。
以苏为鉴,
剖析国内复杂关联;
协调农重轻比例,
均衡沿海内地发展;
兼顾国家集体个人,
发挥中央地方长板;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为强国而英勇奋战。
各领域矛盾妥善化解,
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当“外科手术” 的核讹诈袭来,
黑云滚滚压檐。
毛泽东从容擘画,
布防如铁壁铜垣。
凭 “深挖洞、广积粮” 的战略远见和顶级阳谋,
粉碎核威慑阴影,
守护了家国安澜。
“两弹一星” 腾空,
惊雷震裂宇寰。
毛泽东的高瞻远瞩,
引领科技航船。
钱学森、邓稼先……
群英汇聚力量无限。
独立自主,
柱起民族不屈的长天。
在外交舞台上,
风云际会书写新篇。
尼克松访华,
破冰跨洋越重关。
毛泽东以胸怀寰宇的气魄,
握手宾朋之间。
打破封锁壁垒,
让东方威名在万邦风传。
诗词,
是他情感的寄托与沉淀,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何等豪迈逸闲。
用笔墨书写壮志,
用诗句描绘壮丽河山,
他留下的文学瑰宝,
闪耀在历史的璀璨星汉。
他爱家人,
但对亲眷训诫甚严。
“夹着尾巴做人”,
“敛翼躬身立世间”,
愿育青年承赤胆,
甘为黎庶奉丹铅。
他满门忠烈昭青史,
一片冰心付国艰。
他虚怀若谷纳良谏,
敬长尊师胜古贤。
他简朴得令人心酸,
一件衣服七十多个洞,
洗得发白也不肯换。
他“手不摸钱”,
却把个人稿费计入公款。
他不贪图物欲,
且严管全党,
实现了 “不当李自成”的夙愿。
他向书籍索取,
在2万余卷的书籍里 ,
眉批映照出他的肝胆。
他把一切都献给了人民,
以及他“竞折腰”的河山。
在他的英明领导下,
全国上下风清气正,
政通人和,
国泰民安。
1976 年 9 月 9 日,
巨星陨落,
山河悲叹。
但他的思想,
如明灯永远照亮人们心田。
毛泽东,
人民心中的太阳,
光芒不散。
他的功绩,
与天地同寿,
与日月同辉,
千古灿烂。
虽然阔别49载,
但毛泽东从未走远。
从纪念堂瞻仰的人潮,
到“公者千古”的铮铮留言,
那是民心所向的深厚底蕴,
是“天下为公”思想的流丹。
人民缅怀毛泽东,
不只是铭记和昭宣,
更是为中国梦研墨铺笺,
续写新征程
民族复兴的壮美宏篇。
二0二五年九月九日
更新时间:2025-09-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