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超38亿千瓦,相当于169个三峡,全球占比超1/3

在全球能源格局加速变革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力行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实现绿色转型与规模扩张。据中新网4月26日报道: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一系列权威数据与预测报告显示在2025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有望突破38亿千瓦大关,这一数字不仅相当于约169个三峡水电站的装机总量(2,250万千瓦),更在全球发电总装机容量中占据超过三分之一的份额,彰显出中国作为全球能源大国的雄厚实力与责任担当。

装机规模狂飙突进,新能源成增长主引擎

回顾过去几年,中国发电装机容量的增长轨迹宛如一条昂扬向上的曲线。从最新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中可以看到,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国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规模已达14.8亿千瓦,历史性地超越火电装机规模,成为电力供应的“主力军”。这一里程碑式的跨越,标志着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迈出了关键一步,绿色能源时代正加速到来。

展望全年,电力装机规模的扩张势头丝毫未减。报告预测,2025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规模有望超过4.5亿千瓦,其中新能源发电装机新增量将超过3亿千瓦,占比超过三分之二。这一数据背后,是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在广袤的西北大漠,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将无尽的光能转化为电能;在辽阔的东部沿海,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组迎风转动,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清洁能源。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与应用,不仅为我国电力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按照这一增长趋势,到2025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有望超过38亿千瓦。以三峡水电站为例,其总装机容量为2250万千瓦,38亿千瓦相当于约169个三峡水电站的装机总量。如此庞大的装机规模,足以支撑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也为全球能源市场注入了强大动力。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非化石能源占比超六成

在装机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我国电力行业的绿色转型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达20.3亿千瓦,同比增长23.4%,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59.1%,比上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表明,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逐渐成为电力供应的主导力量。

具体来看,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快速增长是推动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提升的关键因素。一季度,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接近九成。在政策的引导与市场的推动下,风电、光伏产业链不断完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成本持续下降,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如今,风电、光伏发电已不再是“昂贵”的清洁能源,而是具备了与传统化石能源相抗衡的经济性。

与此同时,煤电在电力结构中的占比持续下降。截至3月底,全国所有省份的煤电装机占比均已降至50%以下。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决心与力度,也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煤电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灵活性改造的深入推进,煤电将在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同时,逐步向调节性电源转变,为新能源的消纳提供有力支撑。

电网投资快速增长,护航新能源大规模接入

发电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与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对电网的承载能力与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适应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的需求,我国电网工程投资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报告指出,一季度,电网工程共完成投资956亿元,同比增长24.8%,其中电网设备投资同比增长59.5%。

新能源具有间歇性、波动性的特点,其大规模接入对电网的稳定性、灵活性和智能化水平提出了严峻挑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加快推进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强特高压等重大项目建设,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特高压输电技术作为我国电力领域的“国之重器”,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等优势,能够将西部、北部的清洁能源高效输送到中东部负荷中心,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

同时,电网企业还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电网的感知、决策和控制能力,实现新能源发电的精准预测与消纳。通过建设智能微电网、分布式能源系统等,提高电网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为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供需形势总体平衡,局部地区迎挑战

在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与电网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我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保持平衡。报告预测,2025年我国宏观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拉动电力消费需求平稳较快增长。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影响,预计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10.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左右;全年统调最高用电负荷预计15.5亿千瓦左右。

从全年来看,电力供应能够满足需求增长。然而,在局部地区和特定时段,电力供需形势仍面临一定挑战。报告指出,迎峰度夏期间,华东等部分地区电力供需形势将呈现紧平衡状态。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经济发达,电力需求旺盛,同时受高温天气等因素影响,空调负荷大幅增加,给电力供应带来压力。

为应对这一挑战,电力行业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加快常规电源建设,提高电力供应能力;另一方面,加强需求侧管理,引导用户错峰用电、节约用电。此外,通过加强区域间电力互济,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也将有效缓解局部地区的电力供需矛盾。迎峰度冬期间,随着常规电源的进一步投产,电力供需形势有望继续改善。

展望未来,中国电力引领全球能源变革

2025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有望超过38亿千瓦,这一成就不仅是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的里程碑,更是全球能源变革的重要标志。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进程中,中国正以实际行动展现大国担当,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未来,我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一方面,持续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推动风电、光伏等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另一方面,加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保障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与高效利用。

同时,我国还将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全球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电力将以更加清洁、高效、智能的姿态,引领全球能源变革的新潮流,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消息来源:中国新闻网4月25日报道《报告预测,2025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规模有望超过4.5亿千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30

标签:装机容量   我国   高效   新能源   化石   供需   电网   能源   规模   电力   财经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