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体检有哪些必查项?快收藏!

每年体检成了不少人的健康必修课,但很多人检查的往往都是同样的几个基础项目。其实,不同年龄段体检侧重点不同。如何从年龄的角度科学选择体检项目?一起了解↓

不同年龄段体检“必查项”有哪些?

■30—40岁人群:“三高”是体检重点

30岁后人体各项机能虽处于巅峰状态,但这个年龄段的人普遍工作压力大、饮食习惯不科学以及运动量不足,容易发胖。

这一时期要重点关注血压、血糖和血脂变化,若有异常需马上调整。

专家建议

■40—50岁人群:心血管肿瘤是体检重点

40—50岁年龄段是“健康高危期”,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必须关注心脏问题。同时这个年龄段,癌症发病逐渐增多。

专家建议

■50岁以上人群:骨密度血管是体检重点

50岁开始,人体机能衰退,尤其是女性骨质疏松高发。如果出现浑身疼痛、容易骨折等症状,就该考虑是否为骨质疏松。另外,还要警惕胃肠道疾病、动脉粥样硬化。

专家建议

体检的误区,你“踩雷”了吗?

虽然年年体检,但有些错误的做法可能让体检白做。到底哪些体检观念是错的?怎样才能避开这些坑?我们来一一拆解。

■误区一:体检选越贵的项目,效果就越好?

北京世纪坛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任周一思指出,体检时并非越贵的检查项目就越好,关键在于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项目。以影像学检查为例,既要考虑是否能发现潜在疾病,也要考虑辐射量。像PET-CT检查,虽能检测出多种与肿瘤相关的疾病,但该项目不仅价格昂贵,其适用场景更多用于在已发现疾病的基础上进一步筛查,因此并不适合作为常规体检项目。

■误区二:等身体不适再做体检?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闫涛表示,健康体检的目的是尽早发现身体潜在的疾病或异常状况,并及时干预。若身体已出现明显不适,通常意味着疾病可能已发展到一定阶段,此时不应再选择体检,而是需要直接就医。因此,体检本质上是在人们自我感觉身体状况良好下,定期进行的常规身体维护项目。

■误区三:体检报告看完不用管后续?

闫涛称,拿到体检报告后一定要仔细阅读,重点关注两方面:第一,要认真查看报告中对诊断结果、阳性指标的具体描述,以及给出的干预措施建议;第二,若报告中出现重要或重大的异常结果,必须及时前往对应专科,向医生咨询并进一步寻求诊断与治疗意见。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9

标签:养生   不同年龄   收藏   项目   疾病   年龄段   人群   身体   肿瘤   误区   胃肠   乳腺   报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