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主要城市名称由来及历史沿革简要

巴西联邦共和国(葡萄牙语: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简称巴西(Brazil),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与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十个国家和地区接壤, 国土总面积 851.03万平方公里,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居世界第五,首都巴西利亚。巴西境内有亚马逊、巴拉那和圣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全长6751公里,横贯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积达390万平方公里,亚马孙热带雨林总面积近700万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位于巴西境内。

救世主雕像

古代巴西为印第安人居住地。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抵达巴西。他将这片土地命名为“圣十字架”,并宣布归葡萄牙所有。由于葡殖民者的掠夺是从砍伐巴西红木开始的,“红木”(Brasil)一词逐渐代替了“圣十字架”,成为巴西国名,并沿用至今,其中文音译为“巴西”。16世纪30年代沦为葡萄牙殖民地。 1808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葡王室流亡巴西。拿破仑战败后,葡王室重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罗则留在巴西担任摄政。1822年9月7日,佩德罗王子宣布巴西脱离葡萄牙独立,称佩德罗一世,建立巴西帝国。1889年11月15日,丰塞卡将军发动政变,推翻帝制,成立巴西合众国。1964年3月31日,军人执政实行独裁统治,1967年改为现国名。

巴西利亚

巴西利亚(葡萄牙语:Brasília),巴西联邦共和国首都,巴西的政治中心,是次于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的巴西第三大城市,位于中部戈亚斯州境内,马拉尼翁河和维尔德河汇合而成的三角地带上。巴西利亚以其独特的建筑闻名于世,在灯火通明的夜晚从空中俯视,巴西利亚宛如一架驶向东方的巨型飞机。整座城市沿垂直的两轴铺开,即沿机翼向南北延伸的公路轴和沿机身向东西延伸的纪念碑轴。1987年12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巴西利亚列为“人类文化遗产”。

大都会大教堂

历史上,巴西先后在萨尔瓦多和里约热内卢两个海滨城市建都。1822年独立之后,巴西政府从政治、经济和战略安全的考虑,曾决定在内地创建新都,1956年,以发展主义著称的总统儒塞利诺·库比契克做出迁都巴西利亚的决定以加快内地开发,1956年11月动工兴建,由建筑师奥斯卡·尼迈尔的设计建造,在短短的三年半时间里就在海拔1200米、一片荒凉的中部高原建成一座现代化的新首都——巴西利亚(Brasilia)。“巴西利亚”这个名字来源于葡萄牙语中的“Brasil”,意为“巴西”,选择这个名字是为了强调这座城市作为国家象征的重要性,不仅简单明了地表明了其作为巴西首都的身份,还承载着国家发展的希望和愿景。。

圣保罗

圣保罗(葡萄牙语:São Paulo),位于巴西东南部圣保罗州,是圣保罗州的首府,巴西最大的城市,处于巴西的南部、圣保罗州的东南部,东南滨临大西洋,西、北界巴拉那河及其支流格兰德河,面积1530平方公里,是南美洲最大最繁华最富裕的城市,世界著名的国际大都市,是巴西的工业、金融、商业、文化和交通中心。

世界电缆斜拉桥

1554年1月25日耶稣会传教士JosédeAnchieta在皮拉蒂宁伽村(aldeiadePiratininga)的圣保罗经院进行了弥撒。在他写给教会的书信里,将这个地方称为“圣保罗”,圣保罗由此得名。1711年圣保罗正式立市。19世纪期间,圣保罗依靠桑托斯港出口咖啡,并获得了经济的繁荣发展。1881年之后,圣保罗迎来了一股移民潮,这些移民从意大利、日本等各个国家来到新开垦的咖啡农场。20世纪初,国际咖啡价格由于各种因素而暴跌,咖啡贸易开始变得廉价。这促使本地的企业家开始投身于圣保罗的工业发展,而工业的发展让圣保罗又迎来了新的一批移民。

里约热内卢

里约热内卢(葡萄牙语:Rio de Janeiro),巴西第二大城市,位于巴西东南部沿海地区,在1960年以前为巴西首都,东南濒临大西洋,海岸线长636公里。是巴西乃至南美的重要门户,同时也是巴西及南美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素以巴西重要交通枢纽和信息通讯、旅游、文化、金融和保险中心而闻名。市境内的里约热内卢港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里约热内卢基督像是该市的标志,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里约热内卢有世界最大的马拉卡纳体育场,海滨风景优美,为南美洲著名旅游胜地。

里约热内卢城市景观

里约热内卢在葡萄牙语中意为"一月的河",因葡萄牙人1505年1月远航到此而得名。从1763年到1960年一直是巴西的首都。1960年4月,巴西政府将首都迁至巴西利亚。但现今这里仍设有相当多的联邦政府机关以及社团组织和公司的总部,故亦称巴西"第二首都"。

萨尔瓦多

萨尔瓦多(Salvador),是巴西联邦共和国的东北部的一座滨海城市,巴伊亚州的首府,是巴西东北部地区最富饶的城市以及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仅次于里约的第二大旅游城市。萨尔瓦多保留了很多著名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建筑,依然有许多殖民时期的建筑,包括巴西的第一座大教堂和最老的医学院。城内有大量十六世纪的建筑,而且是宗教建筑,它们中有许多用十七和十八世纪的雕刻来修饰,有很多用彩色的泥做出的条纹,反映了殖民时期的特征。

萨尔瓦多海港

萨尔瓦多是巴西的第一个首都,也是当年葡萄牙人最早踏足巴西的地方,旧称"圣萨尔瓦多"、"巴伊亚",始建于1549年,1763年之前为巴西首都,巴伊亚作为城市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二十世纪中叶之前,20世纪中前的许多书和地图中它就被标为巴伊亚(比如在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著的《鲁宾逊漂流记》中)。这萨尔瓦多名字来源于葡萄牙语单词“salvador”,意为“救世主”或“救世者”,这是对耶稣基督的称呼。

累西腓

累西腓市(葡萄牙语:Recife),巴西东北部港口城市,历史名城、巴西重要的海、空军基地,伯南布哥州首府,面积2768平方公里,位于南美大陆东端的布朗库角南部。市区由大陆、半岛和1座岛屿组成,并被众多的河流和渠道纵横分隔,有铁桥和石桥相连,有巴西的威尼斯之称。累西腓有高大的棕榈树和近代葡萄牙风格的建筑群,有漫长的海滩,悠闲的人群,同船的巴西船员说,这可以算是典型的巴西城市风情了。

累西腓城市景观

累西腓一词源于葡萄牙语“礁石”,原为葡萄牙伯南布哥辖区首府奥林达的小港口,自16世纪到19世纪初,累西腓只是一座用来保护奥琳达的海滨重镇,累西腓在葡萄牙语中就是屏障的意思。1561和1595曾受法国海盗和英国人袭击,1630~1654年被荷兰占领,作为其殖民地的首府,其后成为沿海甘蔗种植园地带及其内地农牧区的贸易中心。1654年,葡萄牙获得巴西争夺战最终胜利,荷兰屈服,放弃累西腓,1709年设市,1823年正式成为州府。

贝洛奥里藏特

贝洛奥里藏特(Belo Horizonte),也被称作美景市,米纳斯吉拉斯州政府所在地,是该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首都巴西利亚东南部约720千米处的高原谷地中,面积334平方千米,是巴西第一个规划建设的城市,也是巴西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环境优美,贝洛奥里藏特在巴西足坛占据重要地位,当地两支著名球队——克鲁塞罗和米内罗竞技均为巴西足坛老牌劲旅。

欢迎来到贝洛奥里藏特

贝洛奥里藏特的前身是欧鲁普雷图(Ouro Preto),意思是“黑金城”。这座城市因18世纪发现的金矿而得名,这些金矿中含有钯元素,使得金子表面呈现出黑色光泽。金矿的发现刺激了葡萄牙人开发巴西内陆的野心,从1711年之后的一个多世纪里,葡人为了采金,抛下自己的种植园,带着奴隶往米拉斯吉拉斯等内地一带迁移。随着矿业的进一步衰落以及地形的限制,欧鲁普雷图已经难以承担政府的诉求。1893年,巴西政府在欧鲁普雷图的东南部规划了第一座城市,起初命名为西达德德米纳斯(Cidade de Minas),即矿山城。新城修建后,原本位于欧鲁普雷图的政府部门全部搬往这里,最终取代原来的欧鲁普雷图,成为了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的首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6

标签:历史   巴西   历史沿革   简要   由来   名称   城市   巴西利亚   葡萄牙语   圣保罗   里约热内卢   萨尔瓦多   葡萄牙   首都   首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