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惊人相似:清朝试图和平统一台湾,郑经却得寸进尺要独立

回顾我国的古代历史,凡是出现天下疆土分裂的局面,大多都会出现“分久必合”的规律,才造就了了我国如今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版图。

再次回首台海问题,中国大陆想要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但是岛内的“绿营”却隐隐的生出“台独”之心,不得不感叹这和历史上的清朝历史的收复惊人的相似。

仿佛又是一个轮回,早在300多年前,康熙帝和台湾的郑经也是如此,一个雄图大略希望一统山河,然而郑经却想孤悬海外,划地称王。

惊人相似的历史上,清朝究竟是如何的收复台湾的?

收复台湾

在清朝建立之初,最早收复台湾的并不是当时所谓正统的官方势力,而是在当时满清贵族所谓的“前明余孽”郑成功的手里收复了这块宝岛。

早在明清两座王朝逐鹿争霸中原的时刻,来自大西洋彼岸的东印度公司的荷兰商人,为了开辟航道和商品市场,将目光盯上了台湾这个太平洋的东西要塞。

荷兰人趁当时的明朝和清朝的斗争激烈无暇顾及东南诸岛,当即派遣众多的是荷兰士兵开始了对于台湾的侵略。

台湾本就孤悬海外,再加上统治者对其的不重视,台湾的防御力量十分的薄弱,简直不堪一击,荷兰人很快就占领了全岛。

自此荷兰人开始了对于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台湾人民被荷兰人当做奴隶一样对待,台湾人民如果敢有反抗就会遭到残酷的镇压,台湾人民苦不堪言。

不久,清王朝和明王朝的对决以明王朝覆灭而收场,随后建立的南明政权也接连覆灭,此时新建立的“隆武”政权在郑芝龙和郑成功的扶持下在福建称帝。

隆武帝为笼络功臣,当即赐国性“朱”于郑成功,郑成功更是有“国姓爷”之称,面对北伐南京的失败,清军的八旗铁骑大举南下势不可挡,南方的明军随时都有覆灭的风险。

为了保留“明王朝的火种”,郑成功也把目光放在了台湾之上,只有台湾深处大海才能阻隔清军的八旗铁骑的进攻,为明王朝争取一个苟延残喘之地。

郑成功当即集结兵力,亲率明军2万余人,战船上百艘,浩浩荡荡的开赴台湾海域,为确保胜利,郑成功特意选择清朝顺治帝国丧期间清军无暇东顾的时机行动。

清朝高层也默认了郑成功这一行为,毕竟八旗铁骑可以驰骋草原,但是面对海战只能望洋兴叹,郑成功此举自然使得清朝高层乐见其成,便不加阻止。

郑成功荡平台湾海峡的荷兰军队的目的,再无阻力,台湾当地的高山族受荷兰的压迫由来已久,得知郑成功大兵前来收复,纷纷主动响应。

在高山族的海上引路下,郑军从鹿耳门发动突袭,郑军主力避开了荷兰在台南的强大火力部署实现战略奇袭,与此同时,郑军在海上击溃了赶来台湾城的荷兰援军。

为减小伤亡,郑成功下令围困台湾城八个月,荷兰人弹尽粮绝,无奈之下荷兰最高长官揆一无条件投降,时隔38年后,台湾再次被光复。

清帝决心

可是此时的南明政权早已被清军逐个连根拔起,即使郑成功雄踞宝岛,也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

当得知台湾被郑成功收复,清朝高层便有了兵不血刃收复台湾的想法,清朝甚至派出了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前往招抚,并给予“海澄公”的“筹码”。

但是郑成功对于清王朝开出的“剃发让城”的提议持坚决反对的态度,对于其父亲,更是视为对于前明遗志的背叛,清王朝多次招抚均无功而返。

次年郑成功病逝,其儿子郑经即位,开启了明郑政权对台湾的统治,郑经面对清朝的招抚更是嗤之以鼻,其所图远比郑成功更大。

如果说郑成功只是为了为前明余部谋求一个“安身立命”之所,那么郑经更多想要的是取前明正统而代之,分疆裂土,自立为王。

在康熙帝即位以后,康熙帝始终不忘祖国尚未统一,先后派遣使者出访台湾。

此时的郑经刚刚经历台湾内部夺权之乱,初登台湾的领导席位,实力尚还不稳,面对康熙派遣来的使者只能点头示好,和使者开始了来回的“谈判战”。

郑经以此希望来拖延时间,稳固政权,但是经过长期的谈判,清王朝也感到了厌烦,清王朝使者主动亮出了“保留其统治地位,只要归附即可”的最大诚意。

奈何正经本就无心归附,开出了一个让清王朝无法同意的条件,要求清王朝按照朝鲜的待遇对待台湾。

要知道朝鲜可是仿照藩属国的制度,那是要自立为王啊,台湾自古以来作为中国的领土,康熙帝怎会做出如此“丧权辱国”的妥协。

此后,康熙帝在擒拿鳌拜,平定三藩之乱的过程中,郑经野心勃勃屡次出手干预,甚至派兵侵袭沿海,掳掠物资,这使得康熙帝意识到了台湾的“大患”。

台湾若不收复,大清将永无宁日,尽管朝堂对台湾意见不一,但是不管如何也阻挡不了康熙帝收复台湾的决心。

台湾当归

经过康熙20多年的励精图治,平定内部隐患、大力的引进荷兰的帆船技术整顿水师,时刻在为收复台湾而准备着。

康熙帝利用施琅是台湾降将,熟悉台湾水文地理的特点,力排众议重用其为福建水师提督,重建福建水师,授予“专征之权”。

终于在1681年被康熙帝抓住时机,借助郑经刚刚去世郑克塽继位引发的台湾内部权利斗争,康熙帝果断地把握时机准备出击。

1683年,施琅凭借东南风向果断出击,率领数万清军、200余艘战船浩浩荡荡开赴澎湖,仅用5天时间全歼郑克塽部,台湾归降。

历史事件证明,台湾必将“分久必合”,任何的“台独”势力都将在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的“碾压”之下灰飞烟灭,这不是历史巧合而是历史必然。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施琅

百度百科——清统一台湾之战

百度百科——郑成功收复台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8

标签:高山族   台湾   清朝   荷兰   水师   历史   得寸进尺   荷兰人   铁骑   福建   政权   使者   惊人   独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