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红星新闻、济宁新闻、光明网、百度百科】等(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娱之以理
编辑|娱之以理
“9秒83”这串数字,早已深深刻进中国网友的记忆深处。
而创造这串数字正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亚洲飞人”苏炳添。
从“田径运动员”到“大学学院院长”
苏炳添这位百米赛道的“亚洲飞人”一次次的身份跨越,无声诉说着中国运动员的风采。
他的一项项成就和网友们对他的一系列赞誉,不仅是对他9秒83亚洲纪录的肯定,也是对他永不言弃精神的礼赞。
而最近,苏炳添却再破“天花板”,引来了广泛的关注。
甚至有网友感叹道,苏炳添让刘翔和整个体坛都“沉默”了,他可不止是全红婵院长。
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的赛道上,苏炳添以 9秒 83 的成绩一骑绝尘。
成为首位站上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跑道的中国人。
这一跑,打破了长期以来黄种人百米极限在 9秒 85的论断。
“中国飞人,亚洲之光” 的称号,是人们对他最真诚的赞誉。
然而在之后的比赛中,苏炳添却陷入低谷。
在俄勒冈田径世锦赛的男子100米半决赛。
苏炳添起跑节奏被意外打乱最终位列小组第八,无缘决赛。
这次在观众眼里“拉胯”的表现受到了大量质疑。
甚至有人说他此前的9秒83只是运气好,并不是他的真实实力。
但是努力与实力总会打破质疑。
自苏炳添休养复出后,在山东济南举行的全国室内田径大奖赛上。
苏炳添在男子60米决赛上成功夺冠。
这个冠军也是打碎了网友们对他“不务正业”质疑。
而在苏炳添获得诸多成绩的背后,是他对于田径体育锲而不舍的精神。
在取得突破性成绩之前的时间段,苏炳添对于技术细节的苛求也是出了名的。
他每次比赛都会亲自用卷尺反复测量起跑器到起跑线的距离以及起跑器踏板的角度,确保精确到毫米。
当年他也曾为技术突破,改下使用已久的起跑脚。
这种颠覆肌肉记忆的挑战,当时让观众们都捏了一把汗。
然而就是这次改变让他跑出9秒99,成为首位突破10秒大关的亚洲本土选手。
这种勇于自我革新、不畏挫折的勇气得到了网友们的一致赞誉。
不仅如此,苏炳添每次站上起跑线前,总会习惯性地用大拇指与食指比出约 “一厘米” 的手势 。
这是他为了提醒自己,不必苛求跨越式突破,每次跑步能有 “一厘米” 的微小进步便足矣。
正是这份对微小进步的执着坚守,让他在赛道上不断打磨自己的跑步细节。
最终以 9 秒 83 的成绩刷新亚洲纪录,成为首位闯入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
这 “一厘米” 的背后,藏着无数个 0.01 秒的反复校准与累积。
而这份坚持,恰恰是他体育精神最生动的诠释。
而苏炳添功成名就后并没有选择安于现状。
他没有被长跑运动员这一标签束缚,转身去做了那些他认为有价值的事。
2025年,苏炳添成为了接暨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
他也将赛道上的精神延伸至校园治理与科研创新上。
而在科研创新上,他更是拿出他那突破9秒83的实战经验。
将“一厘米”和“0.01秒”等概念融入研究中。
不仅如此,他还通过前沿的科技和科学化的精准数据为手段研究短跑领域的核心难题。
不止在科研上,苏炳添也着手于系统化教学和穿戴装备领域。
对此有网友表示对他转型实践表示高度认可,并幽默地将暨南大学称为“983大学”。
另一方面,全红婵与苏炳添间奥运冠军的师徒缘分也是让人们羡慕至极。
全红婵是女子 10 米跳台项目佼佼者。
在东京奥运会与巴黎奥运会两个赛场上,她凭借稳定的发挥接连斩获三枚金牌。
当时年仅 15 岁的她被网友们纷纷称赞她是中国跳水界当之无愧的 “天才少女”。
而红婵与苏炳添的缘分始于赛场,延伸在在校园时成为了“师生”。
东京奥运会期间,苏炳添曾亲切鼓励全红婵,称其为“我们的骄傲”。
在一次颁奖典礼上,全红婵还非常自然地拍了一下苏炳添的大腿,然后一脸笑意地下台,就如同“兄妹”一样。
两人之间互动温暖了无数网友。
后来在2025年全红婵凭借优异成绩被保送至暨南大学运动训练专业。
巧合的是,当时担任该校体育学院院长的正是苏炳添。
对于这位跳水界的 “天才选手” 加入,苏炳添满心欢喜。
为了满足这位“跳水小将”的训练要求,结合其成长需求,苏炳添亲自为她量身打造了一套特殊培养方案。
而全红婵也在这位“哥哥”的安排下,积极配合训练。
广大网友对此发出期待。
在这种“冠军带冠军”的形式下,苏炳添这个精益求精的前辈必然会给红婵这个年轻小将带来新的收获和体验。
除此之外,苏炳添在暨南大学的教学生活中也有着不少趣事。
作为苏副教授他会在课堂上亲自示范起跑、加速、冲刺的全过程,甚至带领学生做“跑步连连看”等游戏。
他的课被网友称为“带风的课堂”。
就连暨南大学官方还曾幽默地发文提醒:“听说上苏老师的课容易跑掉鞋”。
另一方面,有网友爆料说在苏炳添成为院长后的生活很是“疯狂”。
“左手抱着奶瓶哄娃,右手握着红笔改教案”是他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然而这些趣事描绘出的,不仅是一个世界冠军,更是一位深耕教坛的教育者。
不过让人们没想到的是,在转型学院院长之后,苏炳添竟然又来了一次身份突破。
作为中国田径界的代表之一,苏炳添受邀参加观礼九三阅兵仪式。
苏炳添在观礼前表示,对此盛典“非常期待”,并称阅兵是“展示国家最精神的一面”。
仪式结束后,他激动地发文表达感受:“现场观看阅兵那感受非常震撼,铿锵有力,威武雄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这次受邀对于苏炳添有着巨大的意义。
2022年世锦赛前后,苏炳添因伤病与赛程影响成绩出现波动,加上商业活动增多,一度被部分网友质疑“不务正业”。
而2025年阅兵观礼的邀请,这一“国家荣誉”正是国家对其“体育精神”的诠释。
望着苏炳添出现在九三阅兵观礼席上的挺拔身影,有网友略带调侃地说“苏炳添让刘翔和整个体坛都‘沉默’了”。
但这份调侃不是“体坛被打脸”的戏谑。
而是一种对对苏炳添从 “追逐金牌” 到 “诠释体育精神” 的由衷认可。
而苏炳添转型院长躬耕于教育事业,更是体现了他的不忘初心。
有网友评论说:“他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了9秒83的亚洲纪录,更在于其数十年如一日对体育的坚持。”
苏炳添的传奇从不止步于百米赛道。
如今受邀观礼九三阅兵,这份国家层面的认可,正是对他超越赛场价值的最高致敬 。
他早已不只是“中国速度”的象征,更成了连接体育与教育、传承与创新的坚实桥梁。
从运动员到科研者,从教育者到行业推动者,苏炳添一次次的突破身份壁垒,也是对他自己的一种诠释
荣誉不仅属于胜利时刻,更属于那些在漫长征程中始终坚守初心的人。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红星新闻、济宁新闻、光明网、百度百科
更新时间:2025-09-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