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愁如蔓

#去班味吧#

人常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细想来,确有几分道理。烦恼一事,多半非从天降,实乃自造;而自造之机,又常在无所事事之时蔓延开来。

闲者,非单指身闲,更谓心闲。身虽忙碌而心无所寄,亦属大闲。此种心境,最易滋生杂念。人若无所专注,思绪便如脱缰之马,东奔西突,无有定向。起初或只是些微不安,渐渐便演化为种种忧虑。想昨日之一言是否得罪他人,虑明日之事能否顺利成就,甚至连数年后的未知亦要提前烦恼。这等心思,看似勤于思虑,实则是将精神耗费于虚无之间,宛如持空碗反复擦拭,碗中终究不得一粒米。

反观那些终日为明确目标奔波之人,虽身体劳顿,心中反而清明。农人躬耕于田野,工匠专注于手下,学者埋首于书卷,皆因心神有所寄托,遂无暇自寻烦恼。他们的劳碌有如舟行水中,虽有波折,却始终向前;而闲人的忧思,却如池中之萍,随风飘荡,终无归处。

可见烦恼与闲愁,实是一对孪生子。人心必有所注,方能安定。若无所事事,则必自生事端。古人云“小人闲居为不善”,非单指行为之恶,亦包含心念之恶——无尽的焦虑、猜忌、怨尤,多是从“闲”字上来。

欲破此障,不必求诸外物,但使身心有所承载便可。或执一技而精研之,或择一善而力行之,哪怕是洒扫庭院、烹煮羹汤,只要专心一意,便能在劳动中安顿心神。行动之处,烦恼自消;专注之时,忧愁远遁。

人生在世,岂能全无烦恼?然智者知其虚妄,不以闲心饲之。唯有以实填虚,以动破静,方能使内心充实如秋收之仓,而非空虚如荒野之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1

标签:美文   烦恼   自生   心神   劳顿   脱缰之马   专注   孪生子   天下本无事   庸人自扰之   农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