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编辑|朝暮古今
2018年,摩拜单车举行了股东会议,关于美团提出的收购方案,几乎获得全票通过。
这次收购,美团以27亿美元的总价全资收购摩拜,作为摩拜创始人的胡玮炜,成功套现15亿。
自此,她也从一个普通人,变成了身价十几亿的”单车女王“。
可令人疑惑的是,当时的摩拜单车还是市值最高的时候。
那么胡玮炜为什么要在摩拜单车风头正盛的时候卖掉呢?

本文图片、描述源于网络,旨在弘扬正能量,无不良引导。若涉版权或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即刻删除。内容信息可靠,部分情节为提升可读性或有虚构,仅供参考,望理智阅读
时间回到2014年,胡玮炜还是一个普通的汽车科技记者。
1982年出生的她,毕业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新闻系,之后陆续在《每日经济新闻》《新京报》等媒体积累经验,最后在《极客公园》专注做科技报道。
十年的汽车记者生涯里,她最初的目标是成为法拉奇那样的战地记者,没想到误打误撞进了和汽车相关的栏目。

2013年,胡玮炜去拉斯维加斯参加活动,当时不少汽车公司都聚在那里展示各种前沿黑科技。
这场活动像一把钥匙,把她心里之前模糊不清的念头彻底点亮了:她意识到人与车的交互会是未来的重点,而且整个出行行业肯定会迎来巨大的变革。

真正改变她人生轨迹的转折点,出现在2014年11月的一个晚上。
那天她帮忙牵线,把一位汽车设计师介绍给了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
聊到个人自行车时,李斌没什么兴趣,却突然提出一个全新的想法:做一款能随处借、随时停,用手机扫码就能骑走的自行车。
说完,李斌还转头对坐在旁边的胡玮炜说:“不如你去干吧。”

这个想法一下子就戳中了胡玮炜。她之前在杭州和哥德堡生活时,都有过不愉快的公共自行车租借经历,要么要找固定桩位,要么流程麻烦。
要是真能实现“扫码骑走、无桩停放”,那她心里一直期待的、能随时骑车在城市里自在游荡的浪漫想法,就能变成现实了。
可从理想落到现实,这条路满是坎坷。当胡玮炜开始跟身边人分享这个做共享单车的想法时,得到的大多是质疑声,有人说“这车子肯定会被偷光”,还有人直接觉得“你疯了吧”。

但她没被这些声音打退,反而拿出了当记者时练出的韧劲,主动过滤掉那些不靠谱的负面信息,一门心思推进项目。
在摩拜单车的设计上,胡玮炜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车子要能保证四年内不会出现任何部件损坏、生锈的情况,轮胎得是不用打气的类型,车链也不能掉,还得装上智能锁方便扫码使用。
可这些要求一抛出去,没有一家自行车厂愿意接活,厂里的老师傅别说做了,连听都没听过这样的设计标准。
更难的是,在项目推进到关键阶段时,早期的设计师团队因为压力太大离开了,而且当时手里的五百万天使投资基金也已经用完,胡玮炜和她的共享单车项目,一下子被逼到了困境里。

好在最终,李斌又帮忙筹到了几百万的投资。
于此同时,转机再次出现,一个参加过胡玮炜在小院沙龙的年轻人——开云汽车创始人王超,他设计出了第一辆摩拜单车模型。
2016年4月22日,它先在上海正式“亮相”,投入运营后很快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到了9月1日,摩拜又顺利进军北京,把脚步迈向了更多城市。

摩拜单车很快就得到了城市居民的认可和接受。2016年8月16日凌晨,摩拜团队把几百辆单车投放在北京中关村区域的街头,想看看市场反响。
结果到当天早晨9点,仅仅几个小时的时间,在中国电子大厦附近投放的二三十辆车就只剩下6辆了,这样的情况充分说明摩拜单车很受大家欢迎,也印证了这个项目有着不小的市场潜力。

胡玮炜和她带领的团队,凭借摩拜单车创造出了一个“新物种”。
摩拜可不仅仅是一辆简单的自行车,它是全球第一款带有智能锁的智能无桩共享单车,这种创新设计让用户使用起来更加便捷,不用再受固定车桩的限制。
也正因如此,摩拜在众多出行工具中脱颖而出。
发展势头迅猛的摩拜,到2017年初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不仅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智能共享单车运营平台,还跻身全球最大的移动物联网运营平台之列,在行业内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可好景不长,共享单车的辉煌时期并没有持续太久。
随着ofo、青桔等众多竞争对手纷纷涌入市场,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摩拜的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原本的优势逐渐被削弱。
雪上加霜的是,摩拜还面临着高损坏率、高运营成本和低收入的三重压力,这直接让摩拜陷入了资金危机。

据媒体报道,当时摩拜每个月的运营支出超过5亿元人民币,而收入却只有1.1亿元人民币,收支严重不平衡。
除此之外,摩拜还出现了挪用用户押金60亿元人民币、拖欠供应商欠款约10亿元人民币的问题,这些问题让摩拜的处境更加艰难。
在这样的困境下,2018年4月,摩拜股东会经过商议,决定将摩拜以27亿美元的价格全资出售给美团。
美团接手的时候,摩拜的负债已经超过10亿美元了,此时的摩拜早已不是当初那个风光无限的行业佼佼者。
而胡玮炜在这个恰当的时机,选择了急流勇退。

随着摩拜被美团收购,她成功套现15亿,从一个普通大众摇身一变,成为了身价十几亿的女强人,更让人惊讶的是,当时的她年仅36岁,就取得了如此令人羡慕的成就。
在收购满10个月后,摩拜品牌全面融入美团,正式更名为美团单车,这也意味着摩拜作为独立品牌的时代正式落幕。

其实,胡玮炜的精明,并不是体现在精于算计上,而是在于她对时机的准确把握和对事物本质的坚持。
她曾经说过:“资本是助推你的,最后其实你都得还回去。”这句话道出了她对资本的清醒认知。所以当摩拜陷入困境时,她没有盲目坚持,而是选择了及时退出,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还有一次在公开采访中,有人问她为什么不多谈论公司的盈利模式,胡玮炜回答道:“在用户的初期积累阶段,我们并不想去赚钱,而是想着有多少人会因此而拥有一种变得更好的生活方式。”
从这句话能看出,她始终坚持为用户创造价值,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盈利。
也正是这种对价值的坚持,反而在不经意间成就了摩拜商业上的成功。

回头来看,胡玮炜的成功不只是在于创造了摩拜单车这个创新的出行产品,更重要的是她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放手,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这才是她最值得让人称赞的地方。
信息来源:上观新闻——创始人胡玮炜:我为什么决定做摩拜单车

环球网——胡玮炜挥别摩拜单车 正式卸任法定代表人
更新时间:2025-10-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