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的老吴总是爱早上很早的时候外出走路,在他看来,很早的时候空气质量好,这个时候走路对肺部有好处。
可是夏天起来早点无所谓,毕竟夏天的气温比较高,可是冬天也起来太早,那可就痛苦了,毕竟在寒冷的冬天,很早的时候外面气温低,这个时候起床外出锻炼,是非常需要勇气的。
但问题是,仅仅凭勇气就能让身体变得更好吗?
当然不是,医生提醒,在不合适的时间里去锻炼,不仅不利于健康,反而伤害健康。
正如老吴,他在一个冬天的早晨,外出走路的时候突然感到胸口剧痛,眼看情况不对,老吴急忙拨打了医院的求助电话,通过检查,老吴很快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医生说,老吴本来就有高血压,而且他的血压控制的并不理想,冬天起床太早,在寒冷的刺激下,血管收缩,这个时候,特别容易出现心脑血管意外。
走路虽然有利于身体健康,但是要告诉大家的是,走路的时机选择至关重要。医生强调:超过70岁的老人,宁可不走路躺着,也别在6个时候走路。
第一,不要在太黑的晚上走路
老年人如果要选择走路的时机,太早不推荐,太晚也不推荐,在黑暗的环境里,老年人由于视力差,很容易看不清前方的路而导致走路的风险增加,到了晚上,气温下降,加上离睡觉的时间很近了,这些其实都不利于老年人再去走路了。
那么,老年人究竟什么时候走路更好呢?
傍晚的时候,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傍晚的时候老年人的血压是比较稳定的,而且这个时候无论是气温还是光线,都处于一个比较合适的状态。
第二,不要早晨起床太早去走路
很多老年人喜欢在早晨很早的时候就外出走路,殊不知这样走路同样不推荐,太早起床,很容易导致睡眠时间过短,在寒冷的冬天,太早起床的话,外面的气温太低,这个时候把自己暴露在寒冷的环境里,很容易引起血压的飙升,容易带来心脑血管意外。
第三,不要在身体很虚弱的时候去走路
老年人走路,不要强行而为,很多老年人可能因为形形色色的疾病导致身体很虚弱,这个时候去走路,反而会增加身体的负担,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第四,不要在饭后马上走路
刚吃完东西,大量的食物还停留在胃内,这个时候马上去走路,显然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走路的时候腹内压增加,很容易导致胃内食物返流到食管里,容易引起反流性食管炎。
饭后走路,会造成血液重新分配,胃肠分配的血液减少,则不利于食物的消化与营养的吸收。
第五,不要在刚睡醒就马上走路
对于老年人而言,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牢记一点,慢一点更好,身体就是这样,欲速则不达。
老年人刚睡醒的时候,最好是在床上赖一会,这样做的目的,是给身体一个适应的状态,而不是迅速就从床上爬起来,然后马上就去走路,这样体位突然改变,不容易带来风险。
第六,膝关节疼痛的时候不要强迫自己去走路
走路的时候,膝关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如果膝关节出问题,那么很容易导致膝关节痛和活动障碍,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去走路,应该注意休养生息,只有这样,才能减轻膝关节的负担,促进膝关节更好的恢复。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