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在特斯拉的“王权”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特斯拉一位大股东在周二站出来,明确反对给马斯克1万亿美元的“薪酬”。

这个反对的股东就是财富规模2万亿美元的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同时也是全球同类基金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11月6日,特斯拉召开年度股东大会,所有人都在等着这个给马斯克的1万亿薪酬方案,到底能不能通过。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这个掌管着近两万亿美元资产的全球最大主权基金,最近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他们公开表示,对于特斯拉董事会给马斯克开出的那份价值近一万亿美元的薪酬方案,他们坚决反对。

这一下,把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这份堪称“天价”的激励计划上,这根本就不是一份“工资”,而是一份捆绑了特斯拉未来十年命运的“对赌协议”。
这份协议的价值,初步估算接近一万亿美元,换算过来大概是7万亿人民币,这个数字足以让很多国家的年度GDP都相形见绌。

如果方案通过,马斯克最终将可能获得公司约12%的股权,当然,想拿到这笔钱,马斯克得带着特斯拉完成一系列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就像一个通往天国的阶梯,每一步都极其险峻。
具体来说,他需要把特斯拉的市值,从现在的一万亿美元左右,推高到8.5万亿美元,公司的年利润,要从166亿美元飙升到骇人听闻的4000亿美元,翻了整整24倍,汽车年销量,目标是2000万辆。

更疯狂的是对前沿业务的要求:卖出100万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并实现100万辆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运营,或者说服1000万人为自动驾驶功能付费,这些目标,每一个都堪称史无前例。
这些数字并非董事会凭空想象,它们完全是马斯克个人野心的投射,在他看来,特斯拉未来的光环将有八成来自Optimus机器人,仅这一项业务就足以支撑起一个25万亿美元市值的超级帝国。

这份薪酬方案,就是为他这宏伟蓝图量身定做的燃料。
面对这份疯狂的赌约,特斯拉的股东们彻底分裂了,这不再是简单的利益计算,而是两种投资哲学的正面硬刚:一方坚信“伟人创造历史”,另一方则死守“制度保障未来”的底线。

“审慎治理”派的警钟已经敲响,以挪威主权财富基金为首,包括纽约市养老金审计长布拉德·兰德、权威代理顾问机构ISS和GlassLewis在内的重量级角色,都站了出来。
他们认为,一万亿美元的奖励,已经远远超出了合理薪酬的边界,是对现代公司治理原则的公然践踏。

更直接的损害在于,这份高达12%的股权激励将严重稀释现有股东的权益,尤其是那些没有话语权的中小投资者,他们的蛋糕被凭空切走了一大块。
纽约的布拉德·兰德更是毫不客气地将此举称为一次“赤裸裸的勒索”。

反对者们最担忧的,是那个所谓的“关键人物风险”,这份方案非但没能解决公司对马斯克个人的过度依赖,反而可能通过将他的投票权推向25%,进一步加强了这种绑架。
也正因如此,挪威基金在反对薪酬方案的同时,还提议罢免两位董事,理由是他们没能代表股东的最佳利益。

但另一边,“英雄崇拜”派的信仰同样坚定,以特斯拉董事会主席为代表,加上巴伦资本这类“铁杆”支持者,他们有着完全不同的逻辑。
在他们看来,历史已经证明了一切,2018年的那份薪酬方案通过后,特斯拉的市值暴涨了10倍,马斯克有能力为股东创造常人无法想象的回报。

特斯拉董事会主席的个人表态,则揭示了支持阵营中更复杂的情感与利益捆绑,她直言,自己个人就从马斯克创造的机会中获利2.8亿美元,因此“有责任”去满足他的要求。
董事会更是不断发出警告:如果方案不通过,马斯克很可能拂袖而去,他们将支持方案,包装成了留住公司灵魂人物的唯一选择。

这场争议的真正根源,并非那万亿美元,而是马斯克公开提出的权力诉求:他希望在特斯拉拥有25%的投票权,并声称否则自己将“难以安心”领导公司向AI和机器人转型。
身为手握5041亿美元资产的世界首富,钱对他早已不是问题,控制权才是。

而这种个人意志凌驾于公司之上的现象,已经成为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马斯克就是特斯拉的品牌图腾,但另一方面,他深度参与政治、对国际事务指手画脚等“不务正业”的行为,正实实在在地伤害着公司。
现实的耳光已经打来,2024年7月,特斯拉在欧盟的销量一度暴跌40%,到9月,公司股价相比前一年的高点已经跌去了27%。

更糟糕的是品牌形象的受损,专卖店遭遇枪击,车辆被无故纵火,甚至有车主在车上贴出标语,急于撇清与马斯克个人政治立场的联系。
这一切都证明,个人与公司的深度绑定,既能一荣俱荣,也能一损俱损,而特斯拉的董事会,在这种局面下,表现出的却是近乎顺从的姿态。

们不仅主动提出了这份迎合马斯克的方案,甚至还开出了极为宽松的附加条款:方案获批后,马斯克每周只需投入几个小时,甚至都不必到公司上班。
这种“宠爱”已经成为一种惯性,回顾历史,2024年,当法官驳回马斯克一份价值449亿美元的薪酬方案后,股东们投票强行恢复了它。

就在今年8月,即便公司业绩下滑,股东们依然批准授予他价值290亿美元的股票,理由仅仅是他多年未领工资,这种模式,让马斯克在特斯拉王国内的“王权”愈发巩固。
11月6日的年度股东大会,无论投票结果如何,都将成为特斯拉发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

它迫使所有利益相关者直面那个根本问题:特斯拉的未来,究竟是应该继续锚定在一个不可预测的天才身上,还是应该构建在一个更稳固、更常规的公司治理体系之上?
这场万亿薪酬之争,也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在超级CEO权力日益膨胀的科技行业,资本与个人意志的边界,将在哪里被重新划定?

其结果不仅将改写特斯拉的航向,更会为全球公司治理提供一个极具争议的标杆案例。
文丨太阳当空赵
编辑丨太阳当空赵
1.《特斯拉董事长警告股东:给马斯克1万亿美元薪酬,否则会失去他》环球网科技2025-10-28 14:14

2.《马斯克万亿美元薪酬方案投票在即,特斯拉大股东表态反对》澎湃新闻2025-11-04 21:37
更新时间:2025-11-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