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想要明抢台积电,沉默2天后,台当局难承重压,这次一口回绝

美国最近又盯上了台积电,而且这次不拐弯、不兜圈,直接上手,想来个“五五分”的产能搬家协议,说白了,就是要台积电一半的芯片产能通通搬到美国去。

这要求一出来,台岛高层一开始没吭声,整整沉默两天,外界议论纷纷,气氛比新闻联播还紧张。

等到10月,台当局终于憋不住了,开口明确拒绝,态度来得干脆,等于给美方泼了一盆冷水。


美国突然出手,芯片合作变“分产能”

事情的起点,是9月底一场高调表态。

美国商务高官当着媒体的面提出所谓“台美五五方案”,要求台积电把一半产能转移至美国境内生产。

这个说法一出,外界一片哗然。

芯片这东西,可不是搬仓库、建分厂这么简单,说转就转背后是整条产业链的重新洗牌。

美方的担忧看上去也有逻辑,台积电高度集中在台岛,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比如地缘风险、供应链中断,美国手里没货,那科技产业、军工体系都得停摆。

从他们角度讲,当然想把“命根子”握在自己手上。

但问题在于,美方不是说“帮你建厂”,而是直接要求“交出一半”,这口气未免太直白,听起来不像合作,更像是强行分家。

尤其是,美国还甩出一套“政策”,说要对不配合的企业加征高额关税,这边是合作的名义,那边就是逼迫的手段,怎么看都不像是平等协商。

台积电的高端产线不是盖房子,想搬就搬。

先进制程的芯片产能,不仅靠设备和厂房,更靠供应链协同、人才储备和技术积淀。

美国这几年虽然也在建厂,但从进度、成本、技术配套来看,离“完全自给”差得还远。此时开口要“产能五五分”,不管怎么包装,说到底就是“想拿走技术又不想自己造”。


台当局两天不吭声,背后压力可不小

面对美国的突然出招,台岛高层一开始并没有立刻回应。

整整两天,全岛媒体都在猜,有人说已经私下答应了,也有人说高层在琢磨怎么回应才能“两边不得罪”。

可见,这事不只是企业和政府的账,更是台当局在对美关系上的一次“大考”。

直到第三天,台当局终于出面表态,明确拒绝了美方提出的制造分摊要求。这一回应虽然姗姗来迟,但态度很清晰:这事不谈,产能不分。

这种表态在当前台岛的局势下,确实不多见。过去面对美方的各种要求,台当局习惯性配合,这次却突然“硬气”了一回,说明内部压力已经到了无法忽视的地步。

台积电不是普通企业,它已经成了台岛经济的核心支柱。

不夸张地说,它撑起了整条电子产业链,还带动了上下游无数中小企业。一旦大规模产能转移,不只是企业利润的问题,更是整个地区的产业空心化风险。

更重要的是,台岛内部对于这次“产能转移案”的反对声音极其一致。

不管是民间舆论还是政党表态,中国国民党、民众党甚至“台独”立场浓厚的民进党,都在这件事上罕见达成共识:不能交。

民调也显示,绝大多数岛内民众不认同将台积电核心技术和产能交到外地。

连“台独”势力都一反常态地表现出保留态度,说明这不是意识形态之争,而是现实利益在作祟。台积电要是“出走一半”,台岛经济恐怕连喘气的机会都没了。


芯片不是白菜,技术不是说给就给

美方这次要的不只是产能,还盯上了技术核心。

芯片制造的秘密不在厂房,而在那套“看不见的手艺”:客户资料、制程细节、参数标准……这些才是真正的“金饭碗”。

台积电过去能够领先全球,不是靠一两台设备,而是靠完整的生态系统。

从设备供应商、化学材料商到封装、测试,再到工程师的轮班制度、应变机制,这套“台湾制造”模式是几十年磨出来的。

美国即使有钱、有关,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搭出一模一样的框架。

亚利桑那的建厂计划,已经暴露出不少问题:人才短缺、成本翻倍、工期一拖再拖。

现在再加一条“强制产能转移”,其实对台积电自身影响也不小。技术一旦外泄,核心优势就很难守住了。

而且,对美方来说,建立本土芯片产能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把关键环节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台积电如果让步,不仅损失市场份额,更会失去与美方谈判时的“底气”。

台岛当局其实也清楚,过去一味“倚美”没有带来实质安全,反而让美方胃口越来越大。

本来答应在美建厂是交个“投名状”,结果美方不仅没满意,反而继续加码。这种“软土深掘”的模式,终究会挖到根。


台当局这次的拒绝,的确给了美方一个下马威。但这场博弈,远未结束。

美方的下一步,很可能会从关税、订单、投资等方向继续施压。毕竟芯片是国家战略,美方不会轻易放手。

台积电自己也没得选择,一边是市场和客户在美国,一边是供应链和基础在台岛。

想两头讨好,难度可想而知。这几年,台积电也在尝试多元布局,像是在日本、欧洲设厂的动作,其实就是在为未来“去风险化”铺路。

而从两岸的关系看,这次事件也让人看清楚一点:台积电的战略价值,不仅对美国重要,对大陆更是关键。

如果台当局一味向美靠拢,势必会引发大陆的反制。从稀土材料供应、技术封锁到市场准入,大陆有的是办法应对。

大陆也在加快自身芯片产业发展,一旦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对台积电的依赖就会逐步减少。到那时,台积电的“护岛神山”地位也会随之下降。

各国都在搞本地制造,产业链从“全球协作”慢慢变成“区域自保”。台积电虽然现在依旧强势,但如果失去技术独立和产业完整性,未来未必还能稳坐头把交椅。


这次台当局的回绝,不是终点,而是新一轮博弈的开始。

美方想要的不只是芯片,而是整个技术命脉。

台岛的选择,已经不是站哪边的问题,而是还能不能守住自己的根基。

芯片这场牌局,谁想抢走主导权,都得掂量一下成本。而真正的护身符,不在嘴上说得多硬,而在手上握得有多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1

标签:科技   天后   沉默   美方   台岛   产能   美国   芯片   技术   产业链   大陆   企业   高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