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年,傅冬菊在北京医院悄然离世,作为北平起义功臣却一生低调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傅作义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但他的女儿傅冬菊,却追求自己的理想,加入了共产党。

解放战争中,傅作义率部起义,使北平得以和平解放。

但很少有人知道,傅作义之所以最终决定起义,我党又能准确判断出北平的局势,都和傅冬菊有着莫大的关系。

这一切都因为,傅冬菊从来不居功自傲,而是默默奉献。

直到2007年,傅冬菊来到自己人生的最后时刻时,也依旧没惊动任何人,而是只有几名至亲陪伴她走完了最后的路。

与共产党为伍

傅冬菊出生于1924年12月,是傅作义的长女。

傅作义早在1911年便参加辛亥革命,走上了军人之路。

但没有任何背景的他,在1924年之前,虽然最高做到了营长,是阎锡山手下的兵,但也无任何优势。

直到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打响,傅作义率领自己的营在在战役中表现出色,才被注意到。

之后傅作义便接连数次升迁,到他一战成名的涿州之战时,已经是一名师长。

1927年10月,在涿州之战中,傅作义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以区区不到一万人,守城上百日。

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傅作义即着手抗日事宜。

1933年,日军从东北入侵山海关,傅作义正式开始与日作战。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傅作义担任第七集团军总司令,一直在前线奋战。

在此过程中,傅作义与共产党交往甚密。

共产党还派出大量干部,帮助其训练军队。

由于前线形势恶劣,许多抗日将领都把子女们送到了后方。

傅作义也不例外,他将妻子和子女们,送到了重庆生活学习。

这时傅作义一心作战,两袖清风,不仅自己和战士们同吃同住,而且使在后方的母女两人生活清贫,只能住在破庙里。

在重庆期间,傅冬菊便已懂事。

经常放学后上山挖野菜,并给报社写稿来补贴家用,从来没向傅作义要过钱。

也正是这段生活经历,让傅冬菊与劳动人民十分贴近,并一步步走向了共产党。

中学时,傅冬菊参加了共产党组织的号角社,成为进步分子,还受到过周总理地接见。

1942年,傅冬菊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学习英文专业。

此时的云南政治空气十分开明,各民主党和共产党在此都非常活跃。

大学期间,傅冬菊又加入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主青年联盟,与共产党越靠越近。

和平解放北平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

蒋介石一心要对付共产党,独裁中国,国内政治空气紧张。

这一年傅冬菊大学毕业,来到天津,并加入《大公报》做了一名记者。

后来,为了避免爱慕者的追求,与各种应酬,傅冬菊又当了做幕后工作的编辑。

在她在《大公报》的时期,《大公报》刊登了许多进步文章。

这些文章别的报纸都不敢登,傅作义于是察觉到傅冬菊受到了共产党的影响。

为了切断二者间的联系,他曾经建议过让傅冬菊出国留学,但被傅冬菊拒绝了。

傅冬菊给出的理由是,自己在国内,能够为国家做事。

至1946年蒋介石终于撕下伪装,解放战争打响后,傅作义被任命成为了华北“剿匪”总司令。

傅冬菊也在1947年,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国共双方的作战中,傅作义尽管身居要职,但他是阎锡山派系,并非蒋介石嫡系。

其手下60万军队,也只有20万是他的嫡系,余下的部队除杂牌军外,还有不少蒋介石嫡系。

这些部队他根本指挥不动。

1948年11月,平津战役打响,傅作义的嫡系部队35军和第十一兵团,在最初的新保安,张家口战役即被全歼。

手下无可信任部队后,傅作义坚守北平只是死路一条。

即便向南突围,蒋介石也会对他秋后算账,解除他的兵权。

他便有了起义的想法,但一直在犹豫中。

这时,傅冬菊也在地下党的指示下,被调到北平傅作义身边。

傅冬菊也就此开启了在傅作义身边卧底,向党传递信息的任务。

她每隔两天,就将傅作义的各种情报,甚至他的情绪变化,都传递给地下党。

依靠着傅冬菊,共产党和傅作义终于有了联系,并对后者了如指掌。

双方也从她的牵连中,互相传递了和平解放北平的各种条例。

1949年1月14日,天津被解放后,傅作义才终于下定决心起义。

北平,就此和平解放。

新中国的傅冬菊

自从选择起义,使北平得以和平解放之后,蒋介石对傅作义自然恨得牙痒痒,但无可奈何。

毛主席却将傅作义奉为了座上宾。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再到1974年傅作义去世,他始终担任水利部长等要职,为新中国做出了许多贡献。

而傅冬菊,在北平解放后,为了不让别人因为自己的父亲,而给予自己优待,特意将笔名改成了傅冬。

相反,她先是随解放军南下,做战地记者,又于1951年调到《人民日报》,继续从事新闻工作,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理想。

1982年,傅冬菊又调到了新华社香港分社工作,为香港回归做统战工作。

1995年,傅冬菊离休。

晚年的傅冬菊,尽管积蓄不多,但生活条件也并不清贫,政府还专门慰问过她,向她发放津贴。

她的三个子女也都送到了美国留学。

但她本人仍旧保持了历来的清贫简朴,物欲生活极低,与外界的往来也并不多。

直到2007年7月2日,她在医院病逝时,也只有几名亲人陪在身旁。

由于傅冬菊的低调,很少有人知道她就是傅作义的女儿。

世人对她在解放北平中的功绩,也知之甚少。

后来在拍摄各种相关影片时,人们挖掘史料,采访傅冬菊及她的女儿,才使这段历史付出了水面。

在采访她时,还有人问她,如果当时听了傅作义的话,到美国留学,生活会是怎样?

对此傅冬菊回答说,即便重来一次,她也会做同样的选择。

傅冬菊的一生,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个称号。


参考文献:

北京和平解放的幕后英雄——傅冬菊与《大公报》.大公網.2018-06-11

力劝父亲傅作义起义的傅冬菊-清华校友总会.2009-10-14

毛泽东下令歼灭傅作义嫡系35军,北平从此成“陆上孤岛”.文汇网.2020.6.22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5

标签:北平   涿州   嫡系   大公报   清贫   功臣   蒋介石   北京   战役   共产党   低调   部队   和平   医院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