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我辞去了城里的工作,回到老家陪伴独居的母亲。那时的我以为,孝顺就是给钱、买保健品、请保姆。直到这五年朝夕相处,我才发现母亲真正需要的,不过是那些被我忽略的细碎温暖。
每天清晨六点,母亲总会轻手轻脚起床。我不再像从前那样蒙头大睡,而是跟着起来,陪她在阳台上摆弄那几盆茉莉花。她教我用淘米水浇花,说这样开的花特别香。阳光穿过纱窗,落在她银白的发梢上,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她也是这样教我系鞋带。
厨房飘来粥香的日子最有烟火气。母亲总嫌我切的姜丝太粗,我就故意切得更粗些,惹得她笑着抢过菜刀示范。她那双布满皱纹的手灵活地翻动着锅铲,我站在旁边递调料,忽然明白所谓的天伦之乐,不过是一起做饭时溅起的油花。
午饭后她总爱在藤椅上打盹。我悄悄把毛毯盖在她膝头,发现她睫毛颤动得像年轻时一样好看。茶几上摆着她用老花镜认真勾画的十字绣,图案是我们全家去年旅游的合影。原来最珍贵的纪念品,从来不是景区买的那些工艺品。
周末我会推着轮椅带她去菜市场。卖豆腐的大婶老远就招呼:"阿婆,今天的水豆腐特别嫩!"母亲眼睛亮晶晶地跟每个摊主寒暄,我在后面拎着菜篮子,突然发现这个生活了三十年的菜场,我竟叫不全摊主的名字。
上个月母亲感冒发烧,我整夜守在她床前。凌晨三点她突然清醒,摸着我的脸说:"你小时候发烧,我也是这样给你换额头的毛巾。"那一刻我忽然懂得,原来我们都在重复着彼此爱的方式,只是角色互换了。
现在我和母亲养成了新习惯:每晚七点准时看天气预报。她会认真记下明天要不要加衣服,要不要带伞,就像我小学时那样。窗外的桂花树沙沙作响,电视机的蓝光映着我们依偎的影子,这大概就是最幸福最朴素的形状。
五年时光让我明白,父母要的从来不是锦衣玉食。他们渴望的不过是子女在场时的温度,是那些说"今天想吃你炒的青菜"的平常早晨,是有人记得他们吃药时间的安心。这些琐碎的陪伴,才是岁月最好的解药。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