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职时,京东的招聘海报写得明明白白:底薪 5000 元 + 五险一金 + 高额配送费,我当时觉得终于找到一份‘体面’的骑手工作了。” 阿伟回忆道,他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每月还要偿还 3000 元的房贷,这份看似稳定的工作让他充满期待。入职第一个月,他干劲十足,每天跑满 12 小时,配送费加上底薪,到手确实有 6000 多元,这让他更加坚信自己选对了平台。
但好景不长,第二个月开始,配送费就迎来了 “断崖式” 下跌。“以前送一单 3 公里外的生鲜订单,能拿到 10 元配送费,现在同样的距离,不管是生鲜还是普通外卖,统一降到 1.2 元。” 阿伟翻出手机里的订单记录,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订单列表显示,他最多一天跑了 53 单,到手收入仅 63.6 元。“扣除每天 20 元的油钱、15 元的饭钱,一个月下来到手还不到 4000 元,连房贷都快还不上了。”
让阿伟彻底下定决心离职的,是京东推出的 “单价盲盒” 机制。“接订单的时候,只显示配送地址和商品类型,比如‘送超市商品’‘送餐饮订单’,根本看不到具体单价。” 有一次,他接到一个标注 “送超市商品” 的订单,到店后才发现是 30 斤重的大米,而且收货地址在没有电梯的 6 楼。他扛着大米爬了 6 楼,气喘吁吁地送到用户手中,结算时才发现这单的单价只有 2.5 元。“那一刻我真的崩溃了,这哪是当兄弟,分明是把我们当免费劳动力耍。”
与阿伟有同样遭遇的,还有北京骑手小谢(化名)。他之前一直跑美团众包,因为不满美团的配送费波动,看到京东的五险一金政策后,果断跳槽。但入职三个月后,他就后悔了。“京东的管理太严格了,每天早上 7 点必须到站点开早会,迟到一次罚 50 元;配送超时 5 分钟以内罚 100 元,超过 5 分钟罚 200 元。” 小谢说,他有一次因为堵车超时了 8 分钟,不仅被罚了 200 元,还被站长批评了一顿。“我在美团跑单,想几点出门就几点出门,超时了最多被用户投诉,平台很少罚款。”
更让小谢无法接受的是收入的透明性。“美团的订单单价在接之前就能看到,比如 3 公里内 1.8 元,5 公里内 3.5 元,心里有数。但京东的‘单价盲盒’,完全是碰运气,有时候送远单、重单反而赚得少,送近单、轻单可能单价更高,根本没法规划路线和时间。” 入职第三个月,小谢的工资条显示,扣除五险一金和罚款后,到手仅 3800 元,而他在美团众包随便跑跑,每月都能拿到 5000 元以上。“五险一金是好,但不能当饭吃啊,我得先赚到钱养活自己。”
这段时间,类似的骑手回流案例越来越多。在晓涵哥发布的骑手访谈视频下,留言区成了骑手们的 “吐槽大会”。有骑手晒出自己的工资条:“京东干满勤,扣除五险一金刚够 4000 元,美团众包跑 300 单就能拿 5500 元,还不用受考勤约束。” 还有前京东站点站长匿名爆料:“上面给我们压了 KPI,要求每月降低 10% 的配送成本,我们没办法,只能一次次降配送费,好多骑手受不了就走了,站点的人员流失率快到 50% 了。”
平台博弈:京东的 “正规军” 与美团的 “灵活化”
骑手们的回流,本质上是两大平台用工模式的博弈。京东外卖自入局以来,一直主打 “正规军” 路线,试图通过 “底薪 + 五险一金” 的模式,吸引更多骑手加入,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在京东的招聘宣传中,“东哥把骑手当兄弟,五险一金全覆盖” 是核心卖点,这一政策也确实吸引了不少追求稳定的骑手。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京东的模式却暴露出诸多问题。首先是配送费的持续下调,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京东为了控制成本,不断压缩配送费空间,从最初的高单价逐步降到与其他平台持平甚至更低的水平。其次是管理模式的僵化,京东采用的是传统的站点管理模式,骑手需要遵守严格的考勤制度和配送标准,缺乏灵活性,这与骑手群体 “多劳多得、灵活自由” 的核心诉求相悖。
反观美团,一直坚持 “灵活化” 的用工模式,主打众包骑手群体。美团众包没有底薪,也不强制缴纳五险一金,但胜在灵活自由:骑手可以随时上线、随时下线,不受考勤约束;订单单价透明,接单前就能看到具体收入;平台的罚款机制相对宽松,更多依靠用户评价和积分体系进行约束。
为了应对京东的竞争,美团最近还推出了社保补贴方案。根据方案,美团众包骑手每月跑满 150 单,就能申领 200 元的养老保险补贴;跑满 200 单,补贴 380 元;跑满 300 单,补贴 550 元。这一政策覆盖了 90% 以上的众包骑手,哪怕是兼职跑单的骑手,也能享受到相应的补贴。有骑手晒出自己的社保补贴到账截图:“上个月跑了 280 单,补贴到账 520 元,加上配送费,到手 6800 元,比京东强多了。”
美团的这一举措,不仅留住了老骑手,还吸引了不少从京东离职的骑手。上海骑手老周(化名)的经历很有代表性,他之前在京东干了三个月,扣除五险一金和罚款后,到手最多 3900 元。现在他跑美团众包,每天跑 8 小时,上个月送了 320 单,配送费 6280 元加上 550 元社保补贴,到手 6830 元。“我自己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交社保,每月只需要花 1200 元,剩下的 5600 多元完全够生活,比在京东自在多了。”
除了社保补贴,美团的订单量优势也是吸引骑手的重要原因。作为外卖行业的龙头企业,美团的市场份额超过 60%,订单密度远高于京东。“在美团跑单,基本上不用跑空路,送完一单就能接到下一单,效率很高。” 老周说,他在京东跑单时,经常要跑很远的路才能接到订单,有时候半天都接不到几单,收入自然上不去。
两大平台的模式差异,其实反映了不同的经营思路。京东想通过 “正规军” 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和品牌形象,吸引对配送服务要求较高的用户;美团则更贴合骑手和用户的现实需求,通过灵活的用工模式和丰富的订单资源,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团的模式显然更受骑手欢迎,这也让京东的 “五险一金” 政策陷入了 “叫好不叫座” 的尴尬境地。
骑手心声:生存需求永远排在保障之前
骑手们的选择,从来都不是简单的 “选京东” 或 “选美团”,而是基于现实的生存考量。对于大部分骑手来说,他们是家里的顶梁柱,需要每月稳定拿到 5000 元以上的收入,来支撑家庭的日常开支、房贷、车贷和孩子的教育费用。五险一金虽然重要,但那是 “长远保障”,在 “眼前生存” 都成问题的情况下,保障也就失去了意义。
“我不是不想要五险一金,我也想老了有保障,但我现在得先活着啊。” 阿伟的这句话,道出了无数骑手的心声。他每月的房贷 3000 元,父母的医药费 1000 元,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 1500 元,再加上自己的日常开支,每月至少需要 6000 元的收入才能维持。在京东每月到手不到 4000 元,根本无法覆盖这些开支,而在美团跑单,他每月能拿到 6000 元以上,虽然没有五险一金,但至少能让家人过上安稳的日子。
还有不少骑手表示,他们之所以不看重京东的五险一金,是因为平台缴纳的社保基数太低。“京东给我们交的社保,是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缴纳的,每月个人扣除 300 多元,公司缴纳 500 多元,这样的社保水平,退休后能拿到的养老金很少,根本起不到多大的保障作用。” 一位骑手算了一笔账:按照目前的社保缴纳标准,他在京东干满 15 年,退休后每月只能拿到 1000 元左右的养老金,还不如自己现在多赚点钱,存起来养老。
此外,骑手群体的流动性也很大,很少有人能在一个平台干满 15 年。“我们这行是吃青春饭的,每天风吹日晒,跑个五六年身体就吃不消了,到时候还是要转行。” 小谢说,他身边的骑手,平均在一个平台干不到两年就会跳槽,有的转去跑快递,有的去工地打工,有的自己做点小生意。“既然干不长久,五险一金对我们来说就没那么重要了,还不如趁年轻多赚点钱。”
对于骑手们的选择,网友们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网友表示支持:“赚钱才是硬道理,五险一金不能当饭吃,骑手们选择美团无可厚非。” 也有网友批评京东:“东哥的初衷是好的,但执行层把经念歪了,只顾着降成本,忘了骑手要养家糊口,这样的‘保障’根本没有意义。” 还有理性的网友分析:“京东的模式太理想化,忽略了外卖行业的特性;美团的模式更接地气,但长远来看,还是需要完善骑手的保障体系,不能只靠灵活自由吸引骑手。”
更新时间:2025-11-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