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有才:顶流烟花一瞬,归于人间烟火

在流量的世界里,红得快,凉得更快。郭有才这三个字,几个月前还代表着现象级的顶流,如今却成了“过气网红”的代名词。

有人说,网红的命运就像烟花,最亮的时候万人空巷,烟花散了,满地寂寥。

1999年,郭壮出生在山东菏泽一个普通人家。13岁就外出打工,端过盘子,吆喝过地摊,做过收银员,开过杂货铺,也试过餐饮,赔得干干净净。

生活的苦,他吃了个遍。2017年,18岁的郭有才开始拍自媒体,唱歌、发段子,七年摸爬滚打,始终不温不火。

转机出现在2024年5月10日。那天晚上,在菏泽南站,郭有才穿着复古西装,留着八字胡,举起手机唱起了《诺言》。

唱功谈不上专业,声音甚至有些沙哑,可那种沧桑感、草根味,正好击中了三四十岁打工人的心。三天粉丝破三百万,直播间在线十万人,一场收入百万。

菏泽南站人山人海,最高时一天涌进四十万游客,文旅部门请他当形象宣传员,连人民日报都点了名。

流量变现,走上人生巅峰

爆红之后,郭有才的商业机会接踵而来。2025年初,他在广州注册“诺一传媒”,开业请来了赵雅芝,四场直播三千万人围观,销售额破两千万。

那段时间,谁都说他是“草根逆袭”的现实版本,流量、金钱、名利,一夜之间全都砸在他头上。

但风头太盛,质疑也随之而来。有人挖出他2023年就注册过公司,资本三百万,虽然后来注销了,但“纯草根”的人设开始崩塌。

更麻烦的是,他翻唱老歌,商业使用涉嫌侵权,被举报后不得不关掉打赏,转唱原创。但热度一旦下滑,直播间礼物骤减,人气也逐渐流失。

顶流的命运,向来如此。曾经满屏特效,如今只剩稀稀拉拉的弹幕。菏泽南站的人潮退去,他又变回了普通主播。

网友开始冷嘲热讽,媒体报道也多是负面。带货场次减少,销量下滑,粉丝脱粉,草根故事成了段子,曾经的“郭有才现象”一夜蒸发。

2025年3月,郭有才试图转型,直播内容从唱歌变成文旅推介,去了宁波溪口、山东青州、寿光蔬菜园、牡丹园等地,帮农民卖货,给孩子发书。

但人气已大不如前,直播间只剩几千人。后来他搞“才家班”,带徒弟、组团队,想复制流量神话,却发现模式难以为继,MCN公司不再追捧,签约价从五千万跌到无人问津。

流量退潮后,郭有才没有“躺平”。直播、剪片子都自己来,日子回归了平淡。带着苏畅又摆起烧烤摊,占地十亩,灯牌闪烁,可生意远不如当年火爆。

直播间里,袜子、T恤、拖鞋成了主角,“袜子九块九三双”喊得起劲,镜头前却冷清得让人心酸。

郭有才经历了从“人山人海”到“门可罗雀”,从“顶流”到“普通人”,这一切不过一年光景。

他自己说,现在的日子更踏实,人不能飘,文旅带货、宣传家乡,总比什么都不干强。草根出身,终究明白,长红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内容的持续创新,和一点点守得住的平常心。

郭有才的故事,说到底是流量经济的一个缩影。当红时万人追捧,凉了真的无人问津。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新鲜感,顶流只是短暂的幸运,落地才是生活的本色。

有人问,郭有才到底算不算成功?至少现在,他不用再为买不起肉包子发愁。红过、跌过、再出发,这已经胜过无数人。烟花散去,剩下的,是人间烟火气。

这或许就是流量时代最真实的注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6

标签:娱乐   烟火   烟花   人间   郭有才   流量   菏泽   草根   无人问津   人山人海   段子   寿光   袜子   青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