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 7 月 12 日,中国女篮亚洲杯 12 人名单正式敲定,李缘、王思雨、杨力维、杨舒予、翟若云、贾赛琪、张茹、罗欣棫、潘臻琦、黄思静、韩旭、张子宇最终入选,陈明伶与王佳琦遗憾落选。这份名单因李梦缺席、李月汝征战 WNBA 而缺少两大主力,尤其中锋位置仅保留韩旭与张子宇两人,这在笔者看来属于是非常冒险的行为。
初见这份名单,最直观的感受便是 “大胆”。在国际大赛中,内线的配置本是3-4 名球员,而中国队只有两名内线,这将会给到韩旭与张子宇非常大的压力,她们的健康状态将直接决定球队上限。
但如果深入的分析,笔者似乎有点理解宫鲁鸣指导的意图:这是要以锋线机动性弥补内线深度不足,然后用 “快打旋风” 改变传统比赛的节奏。6 名锋线球员构成庞大轮换阵容,能通过黄思静的全能调度、张茹的防守强度、杨舒予的转换速度构建立体攻防网络。
再锋线与后卫线人员方面:杨力维与王思雨的控场经验、李缘的突破活力、罗欣棫的年轻冲击力,能在不同时段提供战术变化。而韩旭的策应能力与张子宇的低位统治力形成互补,“双塔” 组合在身高上的绝对优势,仍是亚洲赛场最具威慑力的武器。
这种取舍虽看似冒险,却比勉强启用第三中锋更能保证阵容功能性,毕竟在李月汝缺席的情况下,与其追求轮换数量,不如强化核心球员的战术权重。
当然了,这样的阵容一定是存在一些隐患的:张子宇作为国际大赛新人,面对高强度对抗时的体能分配与技术稳定性是未知之数;一旦韩旭陷入犯规麻烦,内线将面临无人可用的局面,届时可能需要潘臻琦等锋线球员临时客串五号位,这无疑会削弱球队的护筐能力。
笔者猜测,宫鲁鸣指导大概率会在小组赛刻意控制韩旭的出场时间,让张子宇在实战中积累经验,同时通过锋线主导的快攻体系减少内线消耗。这种 “以赛代练” 的策略若能奏效,不仅能降低核心球员受伤风险,还能让球队在淘汰赛阶段形成更丰富的战术储备。
更新时间:2025-07-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