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晚,CBA总决赛G5赛场硝烟未散,场外却上演更荒诞一幕:浙江广厦主场球迷因2分惜败北京首钢,竟将更衣室通道变为“暴力舞台”。视频画面中,红衣光头男子掌掴工作人员、踹翻女记者、摔砸拍摄设备,安保到场后仍高声谩骂。这场本应属于篮球的巅峰对决,最终以球迷的“全武行”收尾,令人愤慨之余更感寒心——当体育竞技沦为情绪宣泄的借口,我们是否正在见证中国职业体育最丑陋的裂痕?
这并非广厦球迷首次“出圈”。此前女球迷对辽宁球员竖中指、主场屡现地域攻击横幅,已为今日暴行埋下伏笔。但更值得追问的是:为何极端行为屡禁不止?CBA联赛的处罚是否形同虚设?当俱乐部对球迷文化疏于引导,当安保措施形同虚设,当“输不起”的心态被纵容为集体狂欢,暴力便成了必然的衍生品。
事件背后,折射出三大深层病灶:其一,球迷身份认同的扭曲。将主队胜负与个人尊严强行捆绑,输球即视为“耻辱”,这种病态逻辑早已背离体育本质;其二,联赛管理的缺位。从过往案例看,CBA对球迷暴力多以“罚款+警告”了事,缺乏震慑力;其三,俱乐部责任的缺失。广厦队至今未公开致歉,这种沉默无疑是对暴力行为的变相包庇。
我们需清醒认识到:球迷暴力绝非“一时冲动”,而是体育生态恶化的集中爆发。对比NBA对球迷暴力的零容忍政策(如终身禁赛、刑事追责),CBA的“温柔执法”只会让恶行循环。若此次仍仅停留在“控制涉事人员”层面,无异于对暴力文化的妥协。
此刻,联赛管理者与俱乐部必须亮剑:对涉事球迷实施终身禁赛,对俱乐部追加空场处罚,将安保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建立球迷黑名单制度,要求各队定期开展体育精神教育。唯有让违规者付出惨痛代价,才能让赛场回归纯粹。
当终场哨响,胜负已成定局,但文明底线不容挑战。
更新时间:2025-05-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