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致庸,晚清时期最出名的商人,他可能不是最有钱的,但一定是最出名的。
只因他的经商理念为“人弃我取,薄利广销,维护信誉,不弄虚伪”,世人都说“无奸不商”,而乔致庸却用事实告诉人们,商人也可以“不奸”。
乔致庸后来怎么样了?他的后人在干啥?
山西乔家商号的创始人,并非乔致庸本人,而是他的爷爷乔贵发。乔致庸也是站在爷爷的肩膀上,才有了那么大的成就。
乔家崛起的第一步,其实只是一颗小小的黄豆。
想当年,乔贵发也只是一个贫苦农民,而且还是那种穷得不能再穷的人。
眼看着家里快要揭不开锅了,乔贵发心里也是着急,但是他着急也想不出办法来。
当时是清朝乾隆年间,虽然后世之人称当时为“康乾盛世”,但是当时的百姓可没察觉到盛世在哪儿。难道每天没饭吃的日子也能叫盛世吗?
如果说乔贵发自己是个懒汉,不干活,吃不起饭也就算了,但是乔贵发明明是村子里有名的能人,全村也找不出几个比他还厉害的人。
而且也不光是他一家没饭吃,村子里已经没有几家正常人了。
为了摆脱这种穷困潦倒的生活,乔贵发决定背井离乡,另谋生路。
虽然乔家之前几代人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但是现在这个情况,接着种地只有死路一条。
乔贵发明白这个道理后,找到了自己的“盟兄弟”,也就是拜把子的兄弟秦某某。两人一起离开了家乡,去到了北方做生意。
这个北方指的是“内蒙古萨拉齐厅老官营村”,这里有一家卖杂货的店铺,店铺老板姓吴,人挺不错的。
于是乔贵发和兄弟便留了下来,在这家店里当起了伙计。
在这家店里干了十几年之后,乔贵发终于攒下了一笔资金,有了自己开店的能力。
于是乔贵发便带着自己的钱,在包头开了一家草料店,由于来往的商队特别多,因此乔贵发的生意也非常好。
赚了钱之后,乔贵发又开始拓展业务,之前他只是有马吃的草料,后来他又开始经营人吃的东西。
乔贵发之前在老家的时候,会做豆腐,会抛豆芽,还会烙烧饼,于是他又把这些手艺拿出来,将自己的草料铺子改成了一家管饭的旅馆。
这些来往的商队路过这里的时候,经常来他们店里吃东西,乔贵发的生意越干越大,他又卖起了其他的小杂货。
他们来到包头又干了十几年,终于遇上了一个大丰收年份,家家户户的粮食都收了不少,粮价很快便下来了。
但是这与乔贵发没有关系,因为他这里主要用的是黄豆。乔贵发囤下了很多黄豆,准备做豆腐用。
但是在他们做豆腐之前,黄豆的价格涨了上去,粮食的价格低了,黄豆的价格反倒涨上去了。
乔贵发突然发现,自己直接卖黄豆,好像要比要豆腐还要挣钱?于是他直接挂牌卖黄豆,大赚了一笔,一下子成为了大老板。
卖黄豆的时候,乔贵发挂的牌子是“广盛公”,随着包头的发展,乔家的生意也越来越大,他们又改了一个品牌名字叫“复盛公”。
复盛公同时涉及很多其他产业,比如粮食、布匹、绸缎、烟酒、蔬菜……几乎各个产业全都有涉及。
乔贵发功成名就之后,有了三个儿子,分别是乔全德、乔全义、乔全美。而乔致庸就是乔全美家的第二个儿子,也是最小的儿子。
由于乔全美夫妻英年早逝,所以一直是乔贵发在照顾这个小孙子。乔致庸跟着爷爷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这也是他后来崛起的资本。
不过,乔贵发只是将自己的经历告诉了乔致庸,他其实并不想让乔致庸做生意,而是想让他去读书,去考取功名。
虽然当时已经是清朝末年,但是“士农工商”的四民政策依然存在,商人再有钱,也是地位最低的人,只有成为“士”,才能让一家人过得更舒坦。
乔致庸谨遵爷爷的教诲,一直在认真读书,家里的产业由乔致庸的哥哥和嫂子打理。
乔致庸的哥哥很喜欢这个弟弟,希望乔致庸能考中功名,为乔家光宗耀祖。
但不幸的是,乔致庸的哥哥继承了父亲的命运,年纪轻轻地便去世了。
此时的乔致庸刚考上秀才,正准备考个举人,走上仕途,结果就遭遇了这样的事。
没办法,乔致庸只能放弃读书,开始照顾家里的生意。
乔致庸接手家里的生意后,展现出非同一般的天赋,他仿佛是一个天生的商人,对于经商的各种技巧都无师自通。
其实也并不是无师自通,这些东西都是乔贵发教给他的,只不过这些东西都已被乔致庸吸收到脑子里,看起来像是天生就会的一样。
在乔致庸的经营下,乔家商号越来越厉害,在百姓间的口碑也越来越好,尤其是乔家的大德通、大德恒两大票号,几乎遍布全国,深受信赖。
乔贵发时期的乔家商号,只能在省内闻名,乔致庸时期的乔家商号,已经在全国都闻名,这都是乔致庸的功劳。
不过,乔致庸并没有痴迷于经商,他将乔家抬到天上之后,选择急流勇退,将乔家产业都交给了长孙打理,自己则是在家当起了家庭主夫,陪着孩子们玩。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服,但是乔致庸却靠着信念的传承,打破了这个规律,让乔家连续富了五代。
而乔家之所以能打破这个规律,与乔致庸留下的家规有关。乔家的家规很严格,在某些方面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就比如不许纳妾那一条,就令很多人不解。
在当时,一个男人虽然只能有一个妻子,但是可没有人管着纳妾,只要养得起,多少也没人管,但那时乔家的家规却不许纳妾,直到后来人们才知道这项规定的好处。
不纳妾虽然有好处,但也有坏处,乔致庸不纳妾,导致没有一个聪明人能继承乔家的家产。
乔致庸的长子和次子还算可以,但是他们都因为商业纠纷被人杀了,这也是乔致庸一直想要退出商界的原因。
1953年,乔家所有产业都停止运营,乔家的人也不再涉足商业,也不知道是因为大家都不喜欢经商,还有祖上留下了不许经商的规矩。
现在的乔家后人还有20多个,大部分都选择了以学业为重,还有几个毕业以后选择从政的。
乔致庸的玄孙女乔燕和,是她们那一代人里混得最好的一个,她拜在韩世昌先生门下,学了“中国最雅曲种”昆曲,成为了一位昆曲大家。前些年拍摄电视剧《乔家大院》时,她还担当了其中的剧情顾问呢!
更新时间:2025-07-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