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毛主席审授衔名单,一笔划掉二野“三号人物”:此人不授衔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1955年,张际春被毛主席亲自划去上将军衔,转身投入宣传工作。

一个革命英雄为何放弃军衔,选择沉默?这是怎样的政治决策和深远的牺牲?

革命初期与宣传工作的开端

1928年,张际春参与了湘南起义,随后上井冈山,投入到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

张际春不是一个只会挥枪作战的革命者。在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他更注重的,是革命的文化战线。

在井冈山参与了军事指挥,更在宣传工作上,展现出过人的才华。作为党的宣传科长、宣传处长,他负责组织工作,还用自己的方式,推动了革命队伍中文化和思想的提升。

张际春对于文艺活动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他不满足于简单的军事任务,希望通过文艺工作来激发士气,鼓舞士兵的斗志。

亲自编排了《庐山之雪》这部剧,全身心投入演出。连罗瑞卿,也参与其中。

这是一次文艺演出,更是一场思想的洗礼。通过戏剧,士兵们的思想和精神得到了升华,文化活动成为了部队中的新风尚。

张际春还鼓励士兵们办墙报、校刊等活动。这些文化工作是形式上的,更是在战士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思想交流与凝聚力。

通过生动的文化活动,部队在战斗力上得到了提升,战士们的思想觉悟,也被极大地激发了出来。

张际春通过这些细小的工作,将革命精神根植于,每一名士兵的心中,强化了部队的团结与向心力。

长征与抗日战争时期的领导与牺牲

长征过程中,张际春的名字更加响亮。他加入了红十三师,后来担任了,红四方面军的政治部主任和政治主任教员。

成功帮助维持了,红四方面军的团结,长征是对红军身体极限的考验,更是对思想和信仰的巨大挑战。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如何保持队伍的士气与凝聚力?张际春凭借自己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对部队的深刻了解,成功避免了,许多可能的危机。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际春的作用愈加突出。在红军大学期间,张际春不只是担任领导职务,更深入到教学和日常事务中。

帮助许多士兵保持坚定的革命信念,激励他们不断战斗,直到抗日战争的胜利。

他还通过建立抗日军政大学,为战士们提供了,宝贵的军事和政治教育。

这一时期,张际春提升了军队的整体战斗力,更加坚定了士兵们的理想信念。

特别是在1936年,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张际春随部队突破敌军封锁线,为了将抗日战争的教育传递给更多的战士,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带领队伍迅速突破敌人重重封锁,保证了军队的稳定和继续作战的能力。

在那个时期,只有通过坚定的信念和不断的牺牲,才能让革命走向最终的胜利。

无论是在长征中的艰苦跋涉,还是在抗日战争中的生死抉择,张际春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

他在战斗中英勇无畏,更在背后默默地,为每一位战士的成长和精神建设,做出了无数贡献。

这种领导能力与牺牲精神,成就了他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也让他成为了那个时代,不容忽视的重要人物。

抗大岁月与“老妈妈”称号的由来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际春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了更为深远的领域——抗日军政大学。

1941年,张际春在抗大担任了重要职务,在这里,他的形象发生了一个显著的变化,从一位军事指挥官转变为一位“亲民”的将领。

由于其低调务实的风格,张际春得到了战士们的深厚爱戴,被亲切地称为“老妈妈”。

这个称号不是空穴来风,张际春的行为和作风,完全配得上这个名字。

革命的最终目的是改善人民的生活,这一切的根本所在,就是要让战士们过得更好,思想上更加坚定,生活中更加有保障。

在抗大的日常工作中,张际春时常和战士们一起吃、一起住,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还特别关心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与士兵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尤其在一些困难时期,张际春总能第一时间站出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他关心的是战士们的工作与训练,更是在他们的家庭问题上提供帮助。

尤其在战时,许多战士有着未了的家事,家庭的困扰往往,会影响他们的士气。张际春总是耐心听取他们的烦恼,通过实际的帮助解决问题,还时常鼓励士兵们坚持战斗下去,为了家庭,也为了国家。

张际春为战士们所做的一切,远不止于日常关怀。

他关注细节,体察入微,是指挥官,还是大家的朋友、知己,甚至是“心灵导师”。

例如,他帮助沙旅与段方解决了婚姻问题,体现了他对于每一位战士的关爱,他的关怀让那些身处战火中的人们,感到不再孤单,这也让“老妈妈”这个称号,成为了他真实的写照。

这段经历中,张际春在战士中的形象得到了全面的塑造,他是一个冷静的指挥员,还是战士们的知心人。

抗大成为了他与战士们共同成长的地方,他的爱与责任感,让这段历史深深烙印在人们心中。

1955年授衔与转职后的选择

1955年,国家建设阶段,军队的现代化进程也在加速。对于许多老一辈革命家来说,这一年尤为重要。

国家开始为革命战争中的英雄人物授衔,张际春却意外地,没有被授予上将军衔,他在军事上完全符合这个条件。

毛主席在审阅军衔名单时,做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决定——他亲自划掉了张际春的名字,并且说道:“他,另有用处。”

这一句话,反映了张际春在党内特殊的地位,更揭示了他未来将扮演的角色。

这次事件,表面上看似一次没有荣誉的失落,实际上却是一次深刻的政治选择。

张际春接受了党中央的决定,脱下了军装,转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这一转型标志着张际春从一个军事将领,转变为一位宣传战线的将领。

这一步,对于张际春而言,是一次不小的牺牲,他原本有机会继续走军事路线,获得更多的荣誉和职位,他却选择了国家的利益,选择了将自己的能力,投入到更为重要的宣传工作中。

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张际春有着极高的政治智慧与深远的眼光。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能做出的贡献,局限于军事领域,更可以在国家的宣传工作中,发挥更加长远的作用。

这一决定,在许多人看来是一次对个人荣誉的放弃,对于张际春而言,却是一次对国家与党忠诚的表现。

他坚定支持党中央的决策,毫不犹豫地转型,投入到中共中央宣传部的工作中。

这种选择,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毅然决然地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张际春的这一决定,他是一个伟大的革命者,更是一个无私的奉献者。

在自己鲜有机会为自己争取荣誉的时候,却将国家利益放在前面,这种深刻的国家情怀和政治觉悟,给了党和人民极大的信任,也让他成为了党内外人士,所敬重的革命人物。

张际春的一生,从湘南起义到长征,从抗日战争到1955年的转型,展现了他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选择与牺牲。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2

标签:中央宣传部   抗日战争   抗大   军衔   宣传工作   牺牲   名单   思想   政治   人物   国家   军事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