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上袁世凯,“安徽王”倪嗣冲权力膨胀,在安徽只手遮天?

北洋时期,风云变幻,各方势力角逐不休。在这乱世之中,有一位出身优渥却手段狠辣的人物——倪嗣冲。他曾在安徽大地只手遮天,搅弄风云;致使总统专列被迫停驶。

从官宦世家走出的他,如何在军阀混战的泥沼中崛起?又为何在权力的巅峰突然坠落?

01

年少得志,仕途顺遂

倪嗣冲,1868年2月6日出生在安徽阜阳的官宦世家,曾祖父和父亲都是清朝官吏,家境优渥。他自小聪明伶俐,有神童之称,少年时在四川读书,1893年回乡考中秀才。不过,之后他多次考举人都没成功,只能通过捐官当上郎中,后升任山东陵县知县,进入淮军幕府。

1899年9月,倪嗣冲因母亲去世回乡守丧。期间,他上书建议严惩山东义和团,防止其蔓延。1900年8月,山东巡抚袁世凯看到上书后,十分欣赏,把他召回济南,让他督办德州等九县义和团善后事宜。

倪嗣冲

倪嗣冲血腥镇压义和团,其杀伐果断深受袁世凯赏识,被保荐为知县,后又升至知州。倪嗣冲的父亲倪书原曾是袁世凯四叔袁保庆的幕僚,还当过袁世凯的家庭教师,凭借这层关系,倪嗣冲备受袁世凯关照。

1901年11月,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倪嗣冲跟随他到直隶统领京师执法营务处,后到天津参与北洋练兵,先后负责多个重要职务,又被保升为知府。

1902年,他与段祺瑞、冯国璋镇压直隶广宗县景廷宾起义,因功加二品官服。

1907年4月,袁世凯的好友徐世昌任东三省总督,经袁世凯推荐,倪嗣冲迅速晋升为黑龙江布政使兼巡防军议长,主管军政、垦荒和盐务。当时东三省匪患严重,倪嗣冲剿匪虽有成效,但也大肆搜刮财物、收受贿赂。

02

跌宕起伏,东山再起

好景不长,1909年1月,摄政王载沣罢免袁世凯,清扫其党羽,徐世昌也被收缴实权。

倪嗣冲因贪污被弹劾,新任东三省总督锡良将他交刑部问罪。倪嗣冲贿赂清廷贵族,才没被定罪,但还是被革职、追赃款,永不叙用,只能回到天津寓居。

然而,倪嗣冲不甘心就此没落。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启用袁世凯,倪嗣冲也被重新起用,督军进入颍州平乱,清廷授予他“额尔德穆巴图鲁”勇号,官阶提至一品。

袁世凯

民国成立后,作为袁世凯亲信,倪嗣冲被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督办苏、豫、皖、鲁剿匪事宜。

1913年7月二次革命爆发,他先后任皖北镇守使、安徽都督,击退柏文蔚等革命军,入主安徽,大肆清剿陈独秀等革命党人,对袁世凯忠心耿耿。

03

保皇执念,立场摇摆

倪嗣冲的保皇思想一直为人诟病。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幕僚们讨论袁世凯的出路时,他提出让袁世凯直接称帝。1914年,他又委婉地通电请求改立君主立宪制国体。1915年袁世凯预谋称帝,倪嗣冲大力支持,痛骂反对称帝的蔡锷等人。

1916年3月,形势突变,蔡锷护国军势如破竹,南方各省独立,段祺瑞等北洋将领也反对袁世凯称帝。倪嗣冲为保自己在安徽的地位,转变立场,称反对复辟。但实际上,他本质上仍忠于袁世凯,劝袁世凯取消帝制,是想让护国军停止讨伐,维护袁世凯统治,可惜大势已去。

1916年4月6日,袁世凯因前线吃紧,打算改任倪嗣冲为湖北将军,让张勋任安徽将军,可命令未发布,广东就宣布独立,袁世凯只能让张勋兼署都督、安徽军务,授长江巡阅使。张勋得令后派兵前往安庆,倪嗣冲不愿离开安徽,双方军队在4月18日于安徽大通发生冲突。

张勋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去世。黎元洪和段祺瑞任命张勋为安徽督军,倪嗣冲为安徽省长。一般情况下督军有实权,省长听命于督军,但安徽是例外,两人斗争激烈,倪嗣冲最终选择对张勋韬光养晦。

1916年9月下旬,张勋召集徐州会议,倪嗣冲积极参与,之后在国家大事和安徽军政事务上都向张勋让步。1917年1月第三次徐州会议后,张勋允许倪嗣冲在安徽自行推行政务。此时,倪嗣冲凭借与段祺瑞的关系,加入皖系军阀集团。

1917年5月,总统黎元洪罢免段祺瑞总理之职,府院之争紧张。5月29日,倪嗣冲在蚌埠宣布安徽独立,声援段祺瑞,扣留津浦铁路火车。在第四次徐州会议上,倪嗣冲等人公举张勋推倒黎元洪,推举冯国璋恢复段祺瑞。

张勋却趁机提出复辟宣统帝,1917年6月6日,张勋北上,7月1日正式复辟。早在6月下旬,倪嗣冲就认为张勋必败,对外声称与他不和。7月4日,段祺瑞誓师讨逆,倪嗣冲通电支持,6日被任命为讨逆军南路总司令。张勋复辟失败,逃入外国使馆。

倪嗣冲不仅恢复了在安徽的统治权,还接收了张勋的官职和残余军队,成为实力雄厚的地方势力,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有重要影响力。倪嗣冲在张勋兵败后,还帮助他的眷属团聚,厚葬殉节将领,并电请赦免张勋。

04

主政安徽,功过参半

倪嗣冲从1913年任安徽都督到1920年去职,统治安徽长达8年。他不在省会安庆,而是留守皖北重镇蚌埠,因此被称为蚌埠督军。蚌埠因津浦铁路贯通,从渔村发展成皖北重镇。倪嗣冲作为皖北人,对皖北有向心力,且民国初年革命党人多在皖北,所以他把稳定皖北作为治皖首要策略。

1913年10月20日,他推荐胞弟倪毓棻出任皖北镇守使,在蚌埠营建安徽都督府和皖北镇守使署。

之后又在此设立长江巡阅使公署,开办讲武堂、炮兵学校,开设电报局,使蚌埠成为安徽军事指挥中心,还取代安庆成为全省政治中心。

蚌埠

倪嗣冲也想治理好安徽。淮河流域水旱灾害频发,他主张联合江苏、河南实地勘测,制定疏通方案;1913年皖省旱灾和蝗灾严重,他请求袁世凯拨款救济,并向各方争取赈款;为加强皖南统治,他派亲信马联甲任皖南镇守使;面对安徽猖獗的匪患,他全力镇压;但他也严厉搜捕革命党人,五四运动爆发后,解散安徽罢课学校并派兵镇压;他严惩贪官墨吏,对鸦片问题零容忍,下令全省禁种、禁销、禁卖。

在军阀割据、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倪嗣冲主政安徽八年,虽有个人私利,推行的简政主义也阻碍了皖南发展,但让安徽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是他对安徽社会的重要贡献。

05

晚年落寞,争议留名

1917年8月,倪嗣冲的胞弟倪毓棻病逝,他悲痛万分,荒废政务。

1919年,报刊报道其麾下安武军与安庆蚕桑女校的丑闻,加上他一直受病痛折磨,1919年冬病重无法行走,萌生退意。

1920年1月1日,北京政府授他陆军上将,允安庆造币厂造其纪念币等。7月直皖战争爆发,倪嗣冲托病未参战,后皖系失败。

9月16日,徐世昌批准他的辞呈,倪嗣冲解职后隐居天津,投资银行、纱厂、面粉厂、油漆公司等实业,还在英租界、日租界及河东、河西等区广置房地产,当时有资产价值银洋8000多万元。同时通过长子倪道杰、子侄倪道烺、部下马连甲等多人,仍对安徽政局有重大影响力,成为一个亦官亦商亦军的重量级人物。

倪道杰

1920年11月,倪嗣冲病危。1922年7月16日,倪嗣冲病瘫。1924年7月12日,倪嗣冲病死于天津英租界寓所,终年57岁。

倪嗣冲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他具备治世之才,却也冷酷无情。他是北洋军阀集团的奠基者之一,无论是为了达成自身的抱负,还是存有妄想,均损害了人民的利益。以当下的价值观来评判,他算不上正面人物。

令人惋惜的是,倪嗣冲在朝代的更迭之中,始终未摆脱旧朝的封建特质,在时代的前行浪潮里显得极为匮乏与无力。身为封疆大吏的倪嗣冲尚且如此,当时的普罗大众岂不更为迷茫?或许更多的人是麻木不仁。

【文本来源@北洋班长的视频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5

标签:优渥   安徽   义和团   皖南   北洋   蚌埠   安庆   督军   都督   天津   权力   历史   袁世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