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杆哥这篇评论,主要来分析8 元米线卖 48 元!云贵川 Bistro 成价格刺客,网红餐饮能火多久

近期,“小锅米线成价格刺客” 的话题引发网友热议。
原本在街边卖 8 元一碗的米线,到了北上广深的 “云贵川 Bistro” 里,竟标价 48 元;当地 10 元的桂林米粉,在一线城市的广西菜 Bistro 中也涨到 39 元,人均消费直奔 150 元。
这种 “平价小吃高端化” 的模式,让云贵川 Bistro 与广西菜 “漂亮饭” 在一线城市快速扩张,上海已有 35 家相关门店,北京、广州也分别达到 22 家、14 家。它们为何能撑起高价?又能火多久?


云贵川 Bistro 的爆红,精准踩中了当代年轻人的两大核心需求。
其一,是对 “情绪价值” 的极致追求。这些餐厅主打 “身在城市,心在山野” 的氛围,店名必带 “山”“野”“果”“云” 等字\
装修清一色原木风 + 民族风,搭配草垛、绿植与大地色门面,完美匹配年轻人 “去班味” 的诉求。忙碌的都市白领走进店里,能暂时脱离职场压力,获得身心放松。
其二,是强大的 “社交货币” 属性。高颜值的环境和精致摆盘的菜品,让年轻人忍不住拍照打卡。小红书平台上,“云贵川 Bistro” 相关笔记已超 2 万篇,自发传播带来了免费流量。

此外,云贵菜本身的稀缺性也成了加分项。截至 2025 年 6 月,云贵菜在全国中式正餐门店中仅占 3.1%,玩家不多的赛道里,差异化竞争策略更容易脱颖而出,这也让它刚推出就吸引了大量好奇的消费者。


48 元的小锅米线、86 元的铜锅油焖鸡,看似 “价格刺客” 的定价,背后藏着复杂的成本结构。
首先是供应链成本。为保证口味正宗,多数品牌采用 “原产地直供” 模式。8 桂广西菜每周从南宁运送腌制食材到深圳
大二街广西集市的芋蒙炒鸭要从广西县城直采原料,长途运输和保鲜要求推高了食材成本。而且云南野生菌、贵州酸汤等特色食材本身受季节、地域限制,采购价就高于普通食材。

其次是场地与装修成本。这些餐厅大多进驻中高端购物中心,租金本就高昂。同时为营造氛围,装修融入侗族鼓楼木构、壮锦纹样等非遗元素,灯光参照西餐标准,前期装修投入远超普通家常菜馆。
最后是营销成本。走红离不开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精准推广,品牌需要持续投入社交媒体运营、KOL 合作,才能维持 “网红” 热度,这些开销最终都会分摊到菜品价格中。


云贵川 Bistro 的爆红势头,并没有掩盖其暗藏的危机,这也是多数网红餐饮的通病。
第一是同质化严重,复购率低迷。《云贵菜发展报告 2025》指出,各品牌在店名、菜品、装修上高度相似,消费者打卡一次后就没了二次消费的冲动。很多品牌重营销轻品质,缺乏核心竞争力,导致复购率成为商家最头疼的问题。
第二是口味与规模化的矛盾。云贵菜的风味依赖本地食材和传统手艺,一旦脱离原产地,地道口感容易走形。规模化扩张中,要么面临食材新鲜度难保证的问题,要么依赖预制菜遭消费者诟病,口味口碑逐渐下滑。
第三是消费者回归理性。随着新鲜感褪去,“人均 120 元,就这?” 的吐槽越来越多。消费者发现这些餐厅普遍分量少、性价比低
逐渐不再为 “情绪价值” 和 “颜值” 买单,市场热度开始降温。有创始人坦言,2024 年 9 月起盈利难度加大,2025 年初经营状况更不理想。

回顾近年餐饮市场,茶咖烘焙、小火锅、兰州牛肉面等品类都曾掀起扩张热潮,但大多难逃 “昙花一现” 的命运。上海的 “奶皮子糖葫芦” 曾卖出 98 元一串的天价,可半个月后就盛况不再。

云贵川 Bistro 如今也面临同样的考验:当 “山野风” 装修成为千篇一律的模板,当 48 元的米线不再让人觉得 “物超所值”,其核心吸引力就会快速褪色。
餐饮行业的本质终究是 “味觉至上,价格匹配价值”。上海盛兴汤圆、国际饭店蝴蝶酥等能长盛不衰,靠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品质坚持。云贵川 Bistro 要想打破网红宿命,或许需要回归本质 —— 在环境氛围、地道口味与合理价格之间找到平衡点。
毕竟,真正能留住消费者的,从来不是一时的营销噱头,而是经得起味蕾和性价比考验的核心竞争力。
更新时间:2025-11-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