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又一巨头暴雷,高层全失联,5名核心老板“潜逃”马来西亚

前言

昨天还是行业标杆,今天就成了过街老鼠,罗马仕这张脸变得比川剧还快

更让人咋舌的是,这些平时西装革履谈社会责任的老板们,关键时刻却比谁跑得都快

结合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基本可以断定他们是有预谋的逃避责任。

作者-水

当帝国只用3个月就塌了

要说这罗马仕的崩盘,那真是一出好戏。2025年4月,雷桂斌悄然卸任法定代表人。

当时谁也没当回事儿,以为就是正常的人事调整。谁成想,这是第一步棋

紧接着6月14日,北京多所高校贴出通知,明确要求师生停用罗马仕2万毫安充电宝。

理由简单粗暴:自燃概率太高,存在安全风险。这消息一出,整个行业都懵了。

要知道,这可不是什么小牌子。从2012年成立以来,罗马仕连续11年拿天猫双11充电宝销量冠军。

巅峰时期年出货5000多万台,月营收超过2亿,产品卖到80多个国家。

累计用户超过1亿人,在国内充电宝市场占据约15%的份额。

但这回,面对质量危机,罗马仕的反应倒是挺快。6月16日就发布召回公告。

要召回三款移动电源,总共49万台。态度看起来挺诚恳,该道歉道歉,该召回召回。

可问题是,说得好听,做起来就是另一回事了。很多消费者联系客服,要么没人接,要么机器人应付。

好不容易搞明白流程的,发现退款排队排到了17万多位。这时候大家才意识到,事情远比想象的严重。

最致命的一击来了:7月6日凌晨,罗马仕突然发布停工停产通知。

除了负责召回的少数员工,其他300多人全部停工半年。工资也不按正常标准发了。

第一个月还能按约定标准,从第二个月起就只给深圳最低工资的80%,大概2016块钱的生活费。

这明摆着就是想逼员工自己走人,好逃避裁员补偿。更绝的是,那5个核心老板早就没影了。

雷桂强、雷灿锋、雷桂斌、李秋华、雷灿伙,从4月开始就陆续退出工作群,企业系统找不到任何信息。

便宜货背后的要命账单

要说罗马仕为啥能做到连续11年销量第一,秘诀就两个字:便宜。

同样2万毫安的充电宝,罗马仕卖76块钱,人家安克卖369块。这价格差了快5倍。

消费者当然选便宜的,这也没错。但问题是,便宜背后的代价,谁来承担?

为了把成本压到极致,罗马仕长期使用廉价电芯。电芯作为充电宝的核心,占成本近一半

更要命的是,为了省钱,有些型号甚至省掉了温控探头。这可是关键的安全组件啊。

没有温控探头,就无法监测过热,这不就是在制造定时炸弹吗?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早在2019年,就有佛山大学女生的充电宝自燃,烧毁了床铺。

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罗马仕产品过热、起泡、裂口的投诉一抓一大把

但那时候销量正红火,这些声音都被埋没了。直到今年6月香港航班起火事件,才真正引爆了舆论。

更让人无语的是财务结构。罗马仕每月营收2个亿,听起来很牛吧?

但风险准备金竟然不足营收的5%,而行业标准是20%。这简直就是在走钢丝。

原来,每年年底老板们都会把利润尽数提走,转化为私人财产。

在香港买房买车,过着奢华生活。而公司账上,只留够一个月的风险资金。

这种"赚多少花多少"的财务模式,遇到产品召回这样的危机,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6月份刚支付了数千万的供应商货款,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资金链瞬间断裂,公司陷入全面困境。而那5个老板,早就计划好了退路。

不只一家企业在裸泳

罗马仕的倒下,其实是整个行业问题的一次集中爆发。在充电宝这个行业里,劣币驱逐良币早就不是新闻。

你看小米生态链的紫米科技,人家面对产品问题时,态度就完全不一样。

不仅有完善的召回机制,还有透明的赔偿流程。最关键的是,人不跑

这就是现代企业制度和家族企业的根本差别。罗马仕的决策权高度集中在几个沾亲带故的人手里。

雷桂强、雷灿锋、雷桂斌、李秋华、雷灿伙,光听名字就知道是一家子。

这种管理模式下,短期利益往往被放在首位,风险防控被严重忽视。

一旦出事,他们考虑的不是怎么负责任,而是怎么全身而退

受伤的是谁?首先是那300多名员工。他们大多数是普通的技术人员、销售人员。

平时兢兢业业工作,突然就被告知停工停产,只能领最低工资的80%过日子。

更惨的是17万消费者。他们花钱买了产品,现在不仅面临安全风险,连退款都遥遥无期。

有消费者按平台要求,用盐水浸泡销毁充电宝,提交视频证明,结果就给5块钱补偿

这不是开玩笑吗?一个充电宝好几十块,销毁了就给5块钱,这叫什么事儿?

供应商也没好到哪里去。公司欠供应商超过2000万,账户只剩1200万。

退款资金缺口达到3900万,这个窟窿怎么填?答案是:填不了。

更讽刺的是,罗马仕在各大电商平台的旗舰店全部关闭,客服电话成了摆设。

数百万购买了罗马仕产品的用户,如今面临着售后无门的尴尬局面。

信任崩塌后的重建有多难

罗马仕这事儿,给整个充电宝行业敲响了警钟。但危机往往也是机遇,行业洗牌已经开始了。

首先,价格体系肯定要重构。那种无底线压成本的玩法,已经走到了尽头。

业内预测,未来三年充电宝市场售价将全面上涨10%-15%

这个涨幅,其实就是把原本被压缩掉的安全成本加回来。说白了,便宜没好货这话还真不假。

其次,监管制度也在加紧完善。2023年8月开始,充电宝已经纳入CCC认证体系强制执行。

但制度到位不代表执行到位。这次罗马仕事件暴露出,产品质量监管还有很多死角

有律师建议建立"质量保证金"制度,一旦企业出现安全事故或破产,消费者权益能够优先保障

但在真正落地之前,消费者往往只能面对漫长的退款周期和不透明的维权路径

对企业来说,罗马仕的教训太深刻了。现在还敢玩家族式管理、压缩安全成本的,基本都在玩火

未来的竞争,安全合规将成为新的入场券。那些靠低价走量的企业,要么转型,要么出局。

对消费者来说,这次事件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育。便宜是有代价的,安全永远比价格更重要。

以后买充电宝,可能真得多花点钱买安心。毕竟,命比钱贵

最关键的是,信任这东西一旦破碎,重建起来比想象的难得多。罗马仕用11年建立的品牌信誉,3个月就毁于一旦

而整个行业要重新赢得消费者信任,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大的成本。

但这个过程是必须的,也是值得的。只有这样,悲剧才不会重演

结语

信任是商业文明的基石,一旦坍塌,重建所需的时间和成本都将是天文数字。

未来三年,中国消费品行业将迎来史上最严厉的质量监管风暴和信任重建期。

面对低价诱惑,你会选择便宜优先还是安全第一?这个选择将决定市场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8

标签:科技   马来西亚   中国   巨头   高层   核心   老板   罗马   消费者   成本   行业   便宜   块钱   风险   产品   销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