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担心的事情,终于有了答案!银行利率不可能会降到0

随着这些年以来银行存款利率的不断下降,很多老百姓都在担心,会不会银行存款有一天真的会降低到零,甚至出现负利息时代。

毕竟,之前三年固定存款的利率甚至还可以保持在3%以上,但如今已经下跌一半左右。

这样的担忧虽然十分合理,但是有很多的经济学家还是认为人们的这一担忧目前还是多余的,银行的存款利率,很大可能并不会降到零。

虽然从表面上来看,不少的欧洲国家已经进入了零存款利率时代,但是这也只是挂牌率。

每个银行,每个存款数额的具体利率都会有所不同,大概率也并不会属于完全的利率之下。

而我国的国情,更是不允许银行零利率的存在。

一、存钱的人需要 “钱生钱”

对于中国人来说,在银行存钱一部分是为了安心、有保障。

其实另一部分也有投资的目的,存钱的人当然希望自己的钱在银行里是可以生钱的。

无论对于退休人员而说,还是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存款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会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家庭生活,也会直接关系到他们的退休生活质量。

以一个养老的老人为例,如果利率真的降到了零,那么大多数的老人,会因为利息的下降,而导致每个月都减少收入,养老金的积累自然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所以利率为零,退休人员就有可能会被迫减少消费,动用本金,因此而影响生活质量。

而带来的恶性循环就是市场对于消费的刺激不够,市场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会大幅度的失去活力。

如果说,养老人员的养老金,还只是社会人群当中的一小部分,那么每一个普通家庭,在存款利率变成零之后,都有可能因为无法抵抗物价的上涨,影响生活质量。

很多人存款,其实是为了抵抗风险。

当存款利率完全为零,物价上涨与利率上涨完全不成正比,那么零利率就会让储存彻底失去保值的功能和空间,这会让不少家庭寻找高风险的投资,也会增加财务风险。

中国无论是在哪一种政策上,更多的其实是讲究平衡和安稳。

一向稳扎稳打,脚踏实地的我们,并不会轻易地把老百姓逼到一个向高风险投资妥协的地步。

所以银行完全进入零利率时代,在短期内,并不可能发生。

二、借钱的人需要银行 “敢贷款”

银行一共主要是做两项业务,一个是存款,一个是贷款。

存款是针对普通人的,而贷款除了针对普通人以外,更针对一些企业。

当一些企业需要扩张,需要资金链的时候,就需要向银行求助,进行贷款。

从表面上来看,银行利率如果为零,贷款成本有可能就会变低。但是也有可能出现银行因为利润不足而收紧贷款条件的情况。

当银行利率为零,到银行存钱的人可能会变少,银行资金可能会大幅度地减少,银行甚至无法正常盈利覆盖运营成本和坏账的风险。

这也会直接导致大部分的企业在贷款过程当中,受到影响。

之前欧洲某个国家在试点零利率的时候就发现,中小银行会流失大部分的存款,贷款也会因此被迫减少,企业想要融资自然也就变得难上加难。

三、银行要赚钱才能 “活下去”

说到底,银行也只是一种商业模式。

银行赚钱,主要是靠着存款和贷款之间的利息差。

银行吸收存款支付2%的利息,贷款只收5%。其中净息差达到3%,就可以用于覆盖成本和坏账,同时也是他们的利润所在。

到了2025年的第一季度的时候,中国商业银行的息差已经降到了1.43%。

如果利率完全降到零,银行就很有可能出现无法覆盖成本,甚至亏损的现象。

此前日本就因为长期零利率,导致了很多中小银行的破产。

而欧洲的央行,自从2014年实施负利率之后,欧元区银行业中枢,也从12%降到了5%,盈利能力大幅度地下降。

说白了,一旦进入零利率时代,银行的吸金能力就会大幅度地下降,亏损自然无法避免。

很好理解的一件事情就是,一旦存款利率降到了零,大部分的储户都有可能会将钱从银行当中直接取出。

哪怕他们不进行大风险的投资,也有可能会把钱直接放在家里。

与其等钱升值,不如直接花出去。

所以,很多国家在试点零利率这件事情之后,都会发现银行存款会出现大幅度地流失。

中小型银行,也会因为资金不足的原因导致被迫缩减贷款,从而影响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中国的资金走向以及银行利率的问题,大部分还是中国央行进行调控的。

中国央行,一直在通过利率走廊的机制设定利率波动的范围。

这种设计,一方面可以避免利率的过度波动,也能防止资金成本过低从而引发的投机行为,又能避免过高的抑制经济活力。

央行相对于更倾向使用定向工具而非全面降息, 2025年五月份,央行就曾经推出过八千亿元的科技创新贷款。

这笔贷款以1.5%的低利率精准支持科技行业,既降低了特定领域的融资成本,又避免资金流向房地产等过热领域。

这才是央行在调控贷款利率、存款利息时候最常见的手段。

银行利率在短时间内无法降到零,其本质上其实是一种金融规律、金融稳定和政策理性下共同作用的结果。

储蓄需求要求利率必须要维持在钱能生钱的水平上,这样才能保障居民的基本财富值。

而债务压力则限制了政策空间,也避免了利息支出会拖垮政府和企业。

银行生存既然需要合理的息差,零利率时代,就很难到来。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参考文章:

23家A股上市银行息差透视:压力犹存,预计今年降幅收窄,管理层谈管控措施 2025-04-02 21:13·每日经济新闻

瑞士央行成首家重返零利率央行,为啥能有零利率?

2025-06-28 10:06·京报网

大家担心的事情,终于有了答案!银行利率不可能会降到0

2025-06-26 06:51·新浪财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4

标签:财经   可能会   担心   事情   答案   利率   银行   贷款   央行   存款   息差   利息   中国   成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