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研究发现:不吃甜食和不喝饮料的人,血脂马上就降低真的吗?

王阿姨今年57岁,自打退休后生活倒是自在很多,却还是有一件事时刻让她放不下心,每年体检的血脂报告总是“亮红灯”。

医生多次建议她要管住嘴,少吃甜食、戒饮料,可她总觉得:“我平时甜食本来也吃得不多,饮料就偶尔喝一点,这么做真的有变化吗?”

一天,她和老邻居聊天,对方得意地说,自己整整两个月一口甜食没碰,饮料更是“绝缘”,结果血脂指标降低了一个等级。

这让王阿姨犯了嘀咕:不吃甜食、不喝饮料,血脂真的会马上降下来吗?还是只是宁可信其有?医生、亲人、网上说法都各有千秋,哪个才靠谱?

其实,这个问题比想象中更有悬念。不少人一看到“血脂”,就以为只是油腻、高脂肪食物导致,却忽视了“隐形糖分”对血脂及心血管健康的持续影响

更有意思的是,真有研究发现,与饮食结构调整相比,盲目戒糖效果反而没你想象那么快。如果你也正为血脂发愁,如果你也想知道这背后的科学真相,不妨接着往下看。

血脂与甜食、饮料,究竟什么关系?

关于高血脂,“甜食”与“含糖饮料”总被贴上“恶人”标签,但是它们和血脂真的有必然关联吗?先来看一组国内权威数据。

2023年,北京协和医院联合复旦大学一项覆盖3026名40-65岁中年及老年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长期高糖饮食人群中,血清甘油三酯平均高出未摄入甜食人群12.4%,高密度脂蛋白下降9.7%

甜食和饮料中的“精制糖”不仅能直接升高血糖,还会通过“胰岛素抵抗”间接影响血脂合成与分解

大致原理是:精制糖进入人体后,如果过量,胰岛素刺激肝脏合成更多“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这部分脂肪堆积在血管壁上,长期下来,血脂指标居高不下。

2021年《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发表的综述强调:每日糖摄入能量占比≥10%,心血管代谢异常风险增加18%。这种风险在中老年、体重超标和运动较少的人群中尤为突出。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问:那是不是戒掉甜食、饮料,血脂就能“马上”降下来?其实,科学上的“马上”,和我们日常理解的“立刻”有很大区别。

中国营养学会2022年相关指南指出:一旦减少糖分摄入,通常需要4-12周才能看到血脂指标有明确下降趋势

换句话说,生理代谢更新存在一定滞后,并非“今天不吃明天满分”。有的人的确会在1-2个月看到明显改善,但也有部分人血脂下降幅度较小或者暂时无感。这背后涉及遗传、运动、总能量摄入等多重机制。

坚持减少甜食饮料,身体都会有哪些真实改变?

为什么不少人戒掉甜食、饮料后体检结果会有变化?国内外多项研究给出了清晰答案:

血脂改善,尤其是甘油三酯更敏感

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2018年追踪1100人的数据显示,停止摄入高糖饮料4周,甘油三酯下降7.9%,低密度脂蛋白降低4.5%,高密度脂蛋白轻度上升。

本土研究亦有类似结论。南方医科大学2020年对中年群体的干预实验发现,戒糖8周后,受试者血清总胆固醇平均下降10.3%

体重和内脏脂肪同步减轻

摄入甜食饮料减少,大脑胰岛素调节机制更平衡,容易控制食欲。两个月腰围平均缩小1.8cm左右,内脏脂肪含量降低5-6%。

炎症指标、肝功能也明显好转

长期摄入甜食饮料会使肝脏脂肪沉积,导致转氨酶升高。减少添加糖摄入后,肝酶水平平均下降5-12%,肝脂变少,自然血脂随之改善。

精力、睡眠、皮肤状态意外变好

部分受试者反馈,持续戒糖一个月后,白天精力更充沛,夜间睡眠质量提升,皮肤更有光泽

如何科学管理血脂?做到这3点,事半功倍

既然不是“戒糖立刻降血脂”,又该如何科学有效地改善血脂?总结国内外权威意见,建议这样实践:

搭配均衡饮食,多样化少精制:建议每日总糖摄入不超过总能量10%,最佳控制在5%以下。多用全谷物、豆制品、蔬菜、水果替代精制小食品。

饮料方面尽量选择白水、淡茶,少喝果汁、奶茶、碳酸饮料

增加运动,日走6000步,动态激活新陈代谢:规律运动是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最有效的方法。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行),配合力量训练提升整体脂肪代谢能力。

定期体检,个体化调整,绝不盲目跟风:每半年检测空腹血脂,若基础血脂偏高,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饮食与生活方式干预,必要时配合药物。不同人群基础代谢、遗传多样,参考别人的“捷径”不如相信专业评估。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1年第37期

《北京市成人血脂异常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哈佛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科学进展》2018

《北京协和医院·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专题研究》

《糖分摄入与代谢综合征关系探讨》张宏等,2023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1

标签:养生   甜食   血脂   饮料   国内   脂蛋白   脂肪   糖分   胰岛素   甘油   平均   指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