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原本是《台湾日报》的特别记者,早些时候,他因为写了很多曝光蒋氏父子统治下黑暗内幕的文章,被台湾当局追捕,没办法只好跑到美国生活。
其实,蒋家父子的那些丑闻早就有了,不满他们的人也不在少数。本来嘛,只要蒋家继续装作啥都不知道,江南那边也闹不出啥大乱子。
不过,要是江南那边有人去世了,整件事情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听说“国民党领导层和黑帮联手,暗地里对没带武器的文人下手”这事儿后,整个台湾都炸了锅,这事儿也成了当时台湾最让人震惊的政治丑事。不光是台湾的老百姓觉得不对劲,连美国都火大了,毕竟江南是在美国旧金山的市中心被杀的。很快,美国的参议院和众议院都掺和进来,开始对国民党施压。
蒋经国原本的位置就没蒋介石坐得牢,这么一闹,蒋家的名声更是糟糕透顶。没办法,蒋经国只好把他一手栽培的接班人蒋孝武,也就是这案子的头号嫌疑犯,打发到新加坡去,还宣布自己再也不问政事。
到现在,蒋家希望三代都能守住家业的美梦,已经完全泡汤了。
要是老蒋在天有知,他可能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一辈子拼死拼活,到头来蒋家还是没能逃过“两代衰败”的命运。
【而这也让人不禁好奇,在失去政治地位之后,蒋介石的孙子辈们最终都有怎样的归宿?】
蒋介石有两个孩子,大儿子叫蒋经国,小儿子叫蒋纬国。
蒋经国和蒋纬国两兄弟一共有6个子女,分别是:蒋孝文、蒋孝武、蒋孝勇、蒋孝严、蒋孝慈和蒋孝刚。
蒋介石的大孙子蒋孝文,他是在1935年12月14日来到这个世界的。那时候,他的父亲蒋经国正在苏联留学,而蒋孝文的妈妈,是一个19岁的白俄罗斯女孩,名叫芬娜。
蒋孝文在两岁的年纪,跟着爸妈回到了祖国。蒋介石对这个小孙子疼爱有加,还特地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孝文”。
蒋家在四大家族中原本就是势力最弱的一个,蒋介石没有亲兄弟姐妹可以依靠,他和宋美龄虽然是夫妻,但膝下无子。
现在蒋家迎来了第三代新成员,全家人都对蒋孝文寄予了很高的厚望。
蒋介石和蒋经国在教育上很守旧,相信“不打不成才”的老观念,对蒋孝文管得很严。蒋孝文从小时候起,只要犯了错,就得按家规受罚。
但是,这种教育方法并没有让蒋孝文有所改进,他本来就调皮捣蛋,经过几年被打骂后,对这些惩罚已经不在乎了,反而变得更加叛逆。
蒋孝文从小学那时候起,就知道自己家“很了不起”。在学校里,他总觉得自己是“老大”,常常带着一群当官的孩子,去欺负那些弱小的同学。
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们都知道蒋孝文是谁,虽然心里气愤,但都不敢说出来,这样一来,蒋孝文就变得越发嚣张了。
蒋介石和蒋经国因为工作太忙,经常不在身边,对蒋孝文虽有关心却难以顾及太多。这样一来,蒋孝文错过了塑造好性格的关键时候,最后变成了一个贪图享乐的公子哥。
蒋孝文18岁那年,就迷上了开豪华跑车,在台北市中心的大马路上猛踩油门,闹得老百姓怨声载道。没办法,蒋经国只好把他送进部队,想让军官帮他改改这毛病。
可蒋经国没料到蒋孝文有那么大胆子,他在军队里头,居然纠集了一群军官子弟继续胡作非为,甚至还叫社会上的人去打了自己的训练官。到后来,蒋孝文简直是没人敢惹了。
有一回,蒋孝文心血来潮想试试枪法,竟然直接对蒋介石最信任的保镖李之楚扣动了扳机,差点就把人家给打死了。这事儿一出,蒋介石和蒋经国都觉得这孩子没救了,之后就赶紧把他打发到美国去了,眼不见心不烦。
就算到了美国,蒋孝文的性格还是老样子,整天开车疯跑、喝酒闹事,还跟人打架斗殴,结果只待了三年就被美国赶了回来,又送回了台湾。
到了这个时候,蒋介石算是彻底死心了,不再打算好好栽培这个孙子,只是随便打发他到一家电力公司做了个管理处处长,之后就再也不管了。
蒋孝文失去家族的信任后,过得非常落魄,除了工资,他一分钱也捞不着,再也没人给他面子了。
结果,蒋孝文心情沮丧到了极点,整天借酒消愁,结果在54岁那年,因为糖尿病很严重又加上咽喉癌,不幸离世。
在蒋孝文被放弃之后,蒋介石有过让蒋孝武来接替自己位置的打算。
光看表面,蒋孝武比他的大哥蒋孝文表现要好得多。他学习勤奋,在班级里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到了十八岁那年,顺利考入了台湾大学的政治专业。
这个结果让蒋经国和蒋介石都很高兴,看来蒋家有了新的希望!因此,蒋经国后来不惜花大价钱,把蒋孝武送到德国慕尼黑政治学院去进一步学习。
可没想到,这时候的蒋介石和蒋经国都没料到,蒋孝武表面上看挺出色,但内心深处其实相当偏激。
蒋孝武的同学回想道,蒋孝武这个人爱记仇,心里容不下别人比他好,特别是手段相当狠辣。
在学校里,蒋孝武对那些成绩比他好的同学,还有不小心得罪了他的人,总会找各种机会去刁难他们,让他们好看。
蒋孝武才不会傻到纠集一群小混混去动手打人,他清楚那样做只会让老爸和爷爷对自己感到痛心失望。
它用的手段更加狠毒,靠冤枉别人和抹黑对手来打击他们,从某种角度看,这和蒋介石的手段有些相似。
1979年,蒋孝武进了台湾的“安全事务部门”后,他玩起权谋手段来更加得心应手,跟台湾的一些黑帮走得很近。
由于在江南那件事情之后,蒋孝武跟黑帮有些扯不清的联系,根据美国那边的调查,大家纷纷猜测蒋孝武可能是最大的嫌疑人。
虽然事后真相大白,蒋孝武在那件事里其实没怎么插手。但当时事情还没搞清楚,不管是美国人还是台湾人,都一口咬定是蒋孝武干的。结果,蒋孝武只好无奈地替人受过,这一下子,他和他们家的政治前途全毁了。
蒋孝武后来被迫去了新加坡,不再参与台湾的重要权力事务。没想到,仅仅过了七年,他就因为慢性胰腺炎这个病去世了,当时只有46岁。
蒋孝勇和蒋孝武一样,虽然都是台湾大学的优秀毕业生,但似乎难堪重任。
不过,跟蒋孝武不一样的是,蒋孝勇对家族政治从来都不感兴趣,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搞商业经营。
对于这事儿,家族成员倒没啥反对的,毕竟那时候蒋孝武还没遇到啥麻烦,家里有个人在政商界混着也挺好的。总的来说,蒋经国对蒋孝勇的决定还是挺赞同的,不仅给了些钱,还帮他牵了牵线,让蒋孝勇能顺利做生意。
这时的蒋经国恐怕没想到,自己不经意的一个动作,竟为蒋家保住了最后的一点面子。靠着个人的能力和家族的力量,蒋孝勇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算是个挺有成就的商人。
1988年蒋经国离世后,蒋家就没人再在政府里当官了,这时能站出来挑大梁的就只有蒋孝勇了。
1988年的时候,蒋孝勇实在没办法,只好接了个国民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的空头衔,好歹给家族挽回点儿面子。
五年后,他再次参加了第十四届中央委员的选举,并在当选后的三年里离世了。
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对政治完全不感冒的后代,竟然让蒋家的政治之路又延续了八年。
蒋孝勇这人挺走运的,他既有本事又有才干,做了不少自己喜欢的事情,还为家族出了不少力,这辈子过得挺圆满的。
不过,要是比起来,蒋孝严和蒋孝慈的人生路可真是曲折了不少。
蒋孝严和蒋孝慈并不是正室所生,他们是蒋经国的秘书章若亚所生的两个孩子,属于非婚生子。
蒋经国当权那会儿,台湾的民主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不再是领导人说啥是啥的年代了。因此,对待这两个孩子,蒋经国没法子,也不敢过于偏袒。
这意味着蒋孝严和蒋孝慈能从家族那里得到的帮助和支持并不多,甚至在家族里面,他们也属于被边缘化的一类人。
说实话,这事儿对那俩兄弟真不太公道,他们自个儿的本事其实挺强的,比蒋孝文、蒋孝武还有蒋孝勇都要更胜一筹呢。
这两兄弟上的大学跟其他几位比起来,稍微差了点,他们没能考上台北大学,最后是去了东吴大学读书。
现在东吴大学的实力跟台北大学不相上下,但以前台北大学可是国民党政府重点扶持的学校,资源多得是,而东吴大学就显得有点靠边站了。从这点就能瞧出,当时这两所学校的处境差别还是挺大的。
毕业后,他们俩被安排去美国乔治城大学继续深造。
蒋孝严在学校的时候拿到了理学硕士的学位,蒋孝慈呢,他则取得了法学博士的学位。
回到台湾后,蒋孝严去了管理台湾对外事务的部门上班,蒋孝慈则返回东吴大学当上了校长。
这两个位置起点其实都不差,但要是跟其他兄弟比起来,那就显得有些靠边站了。
你得知道,1979年蒋孝武留学一回来,就直接进了台湾的“安全会议单位”上班,这起点高低,一眼就能看出来。
尽管开始时条件不好,但这两兄弟特别努力。特别是蒋孝严,因为他有留学的经历,很懂美国人的心思,所以在外交上干得很出色,最后当上了北美司的第一科科长。
那时候,蒋经国已经下台,蒋家的风光不再。可就算这样,他还是不放弃往高处走。到了2008年,蒋孝严成功坐上了国民党副主席的位置,接过了蒋孝勇的棒子,再次为家族的政治前途续上了香火。
蒋孝慈对“蒋家的荣耀”并不太在意。在东吴大学当校长期间,他一门心思扑在学术研究上,还积极推动两岸的文化交流。上世纪九十年代,两岸刚实现通车没多久,他就带着一群学者去北京访问了。
蒋孝慈一直觉得自己是中国大家庭的一份子,而不是仅仅属于台湾。
为了表达真心,他后来把自己的蒋姓给改了,跟妈妈姓“章”,名字也叫“章孝慈”,把促进两岸交流当成了自己的重要任务。
1994年11月14号,章孝慈去北京参加学术活动,因为连续工作太累,突然中风了。尽管北京的医院全力救治,可还是没能挽回。一年后,章孝慈还是离世了,当时他54岁。
为了表彰他的贡献,直到现在,东吴大学那边还一直给他留着校长的名头,以此作为纪念。
尽管在家族中,章孝慈常被看作是个“不走寻常路”的人,但在蒋家里,要说谁能真正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喜爱,他可能算头一个。某种程度上讲,他的成就甚至超过了蒋介石、蒋经国等人。
蒋介石家族中,最后一位孙子是蒋纬国的儿子,名叫蒋孝刚。
其实,蒋纬国并不是蒋介石的亲生孩子。1988年,蒋纬国自己站出来说,他是国民党老前辈戴季陶的儿子,只是后来因为一些原因,被蒋介石收养了。
可能就是因为血缘关系上的疏远,蒋孝刚对帮助和支持蒋家的事并不上心。
没错,蒋孝刚自己本事大,学习也好,根本不用别人帮忙。1980年,他去了英国的剑桥大学,专业是法律。
在学校的时候,蒋孝刚不仅学好了自己专业的课程,还特别喜欢研究商事法和国际法,简直可以算是法律方面什么都会的通才。
蒋孝刚对自己的专业特别上心,简直是有点着迷,非得把它做到顶尖不可。
大学毕业之后,蒋孝刚听说考美国律师特别难,于是他又一次出国,跑到美国去努力考取律师执照。
苦读数月后,蒋孝刚终于考试过关,接着他就在美国留了下来,找了一家律师事务所上班,并且打算以后都不回台湾了。
蒋孝刚本事可不小,那时候,蒋家想让他回来,在法律界挑大梁,好好栽培他,可蒋孝刚自己却婉拒了这个提议。
从那以后,两个人就像陌生人一样,很少再有交集了。
更新时间:2025-04-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