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有多厉害?他只活了35岁却创造了34个成语,囊括了他的一生

提起韩信,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胯下之辱?是兵仙?还是把项羽逼入绝境的汉初三杰之一?

没错,这些都对,但大家忽视了他最重要的一个称号,那就是成语之王!

韩信虽然只活了35岁,但却创造了34个成语,道尽人生不同阶段……

草根终遇明主

韩信是淮阴人(今江苏淮安),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他自幼父母双亡,一个人无依无靠。

韩信没有谋生的手段,便连续好几个月去别人家里蹭吃蹭喝。别人很不高兴,就把他赶走了。

一个在河边洗衣服的老妇人看韩信可怜,每天给他一些吃的东西。韩信对老妇人说:“老人家的恩情,我以后一定会报答的。”

不曾想老妇人不喜反怒,对韩信说:“你一个大男人自己都养不活自己,我给你吃的是看你可怜,不是要你回报我!”一番话让韩信非常惭愧。

淮阴当地有个屠户,平时飞扬跋扈。他看到韩信每天游手好闲,而且不知从哪弄来了一把剑带在身边,就上去挑衅说:“你要么用剑刺我,要么就从我胯下钻过去。”

韩信只是犹豫了一下,就直接从屠户胯下钻过去了。大家看韩信受“胯下之辱”,发出哄笑,更不把他放在眼里了。

可他们哪里想得到,韩信的人生马上迎来了重大的转机。

秦始皇去世后,中车府令赵高、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三人密谋,篡改了秦始皇的继位遗诏,还下假圣旨逼死了公子扶苏和大将军蒙恬。

胡亥最终接过皇位,号秦二世。

秦二世登基以后沉迷享乐,他重用赵高、收重税徭役、施严刑竣法,全国百姓不堪忍受。陈胜、吴广率先发动大泽乡起义,全国各地势力也紧随其后举起了义旗。

韩信看到了自己一展身手的机会,他投奔了离他最近的项梁、项羽二人,做执戟郎。期间,韩信多次向项氏叔侄提建议,可二人却因为韩信出身低微,根本不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韩信心灰意冷,离开项羽军中投奔了刘邦。

来到刘邦处,韩信开始只做了一个接待宾客的小官,他心中窝火,工作很不认真,甚至还犯了死罪。但殊不知,正是这次死罪让他的人生有了重大转折。

一次,刘邦有重要的客人来访,刘邦手下却没有招待好,客人愤怒离开。刘邦大怒,要把这次招待客人的官员都杀掉。

犯法的官员在韩信面前一个个倒下,韩信面不改色,直到刑场上只剩下他自己,韩信依然不为所动。刘邦的车夫夏侯婴认为韩信此人不凡,就找刘邦求情。

最后,刘邦不仅放了韩信一马,还把他提拔为粮草官。

但韩信并没有多开心,他感觉自己仍然不受重用,每天还是懒洋洋地混日子。很快,韩信的懒散引起了一个人的不满。

这个人是萧何。萧何是刘邦在沛县时的老上级,刘邦起兵后萧何就一直追随刘邦,负责给军队调度粮草。很快,萧何发现韩信工作不认真,就找上门要把韩信训斥一番。

萧何还没训斥韩信几句,话头就被韩信抢了过去。只听韩信对军阵战法侃侃而谈,萧何惊呆了,他没有想到眼前这个出身寒门的粮草官有如此才能。

于是,萧何安抚了韩信,表示自己立刻去找刘邦,必让刘邦重用韩信。

可刘邦却很犹豫,他内心深处不相信韩信,就随口敷衍几句把萧何打发走了。

韩信听后心灰意冷,连夜离开了。

萧何听到韩信离开,连忙去追,追上韩信后好言相劝,让对方再给自己一个机会。

韩信又回来了,萧何再次去找刘邦,甚至用自己全家人的性命给韩信做担保。

可能实在不好让萧何难堪,也可能真对萧何口中的韩信产生了兴趣,刘邦这次让萧何把韩信带过来亲自面试。

韩信与刘邦谈了很久,就像几百年后诸葛亮和刘备的《隆中对》一样,韩信打动了刘邦,被后者任命为大将军。

兵仙战无不胜

韩信虽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职位,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首先就是刘邦手下的一众将领都不服他。曹参、樊哙、卢绾等人在任命典礼上公然唱反调,说韩信是走后门才当上大将军。

韩信把目光看向刘邦,刘邦却露出一副“你来处理,我不管”的表情。

韩信一拍桌子,就问众人:“十万大军出征,都要做什么准备?”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话虽然对,但不全面。

韩信制止了众人,然后当场把大军出征要准备的人员、物资全都说了出来,没有任何遗漏。

众人沉默了,就连刘邦也对韩信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韩信见众人不再反对自己,就下达了第一项军令:修栈道,回汉中。

此时,秦朝已经被天下诸侯推翻,项羽是最强大的势力,自封西楚霸王,分封天下诸侯,刘邦被封为汉王。

韩信命令手下修栈道返回汉中,是服从项羽的安排。刘邦手下将领内心不满,但又不敢违抗军令。可没想到,不久后前方传来战报:汉军占领陈仓。

众人这才明白,韩信派人修栈道是为了迷惑项羽,让对方放松警惕,然后派军队秘密占领陈仓,拿下前期优势。

一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让汉军众将对韩信心服口服。

拿下陈仓以后,刘邦和项羽之间的冲突拉开了序幕。但此时,刘、项二人的势力范围并不接壤,还隔了很多个诸侯势力。

这些诸侯都依附项羽,是刘邦的眼中钉,刘邦便派韩信领军讨伐各路诸侯。

韩信的第一个敌人是魏王豹。魏王豹是一个投机分子,他看谁的势力强大就投靠谁。见韩信兵临城下,魏王豹赶紧派军出战,想要打败刘邦,在项羽面前好好表现一番。

韩信决定声东击西,他派一路人马佯攻敌人正面,又派另一路绕到敌人背后,前后夹击,敌军大败。

魏王豹的失败让旁边的代国提高了警惕,正要积极备战,韩信的军队就已经赶到了。代王派夏说与韩信交战。

此时,韩信势头正盛,不费吹灰之力就打败了代军,灭亡了代国,将矛头指向了赵国。

赵军非常强大,主将陈馀率军20万防守井陉口。韩信不敢大意,先派小股部队带汉军军旗藏在赵军大营附近,等赵军出动后,这支汉军夺取赵军大营并在营中插满汉军旗帜。

韩信命令大部队在绵河岸边摆下军阵与赵军背水一战,汉军见自己没有退路,斗志空前高昂。

交战进入白热化,赵军突然看到后方大营出现大量汉军旗帜,军心大乱,最终被汉军打败。

赵国的灭亡让其他诸侯闻风丧胆。韩信都不需要出兵,只需发出招降檄文,其余诸侯就宣布投降,成就了韩信“传檄而定”的名声。

最终,楚汉的最终决战到来了,韩信领军把项羽困在了垓下。

垓下之战中,韩信命部下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建立多条防线,设下十面埋伏。包围项羽后,又命汉军唱楚地歌曲扰乱项羽的军心。项羽最终战败,在乌江边上自杀。

钟室凄凉离场

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他不仅把韩信封楚王,还赐其三不杀: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

韩信功成名就后没有忘记曾对他有恩的人。他找到了当年那个给他饭吃的老妇人,给了对方一大笔钱。

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韩信在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功高震主,已经到了赏无可赏的地步,注定了他今后的凄惨离场。

汉朝建立不久,陈豨举兵造反。有人向刘邦告状,说韩信和陈豨有往来。刘邦起疑,就在出征前把韩信一顿训斥,剥夺他了楚王封号,降为淮阴侯。

韩信对刘邦的做法感到不满,每天消沉度日。樊哙得知后想安慰韩信,便亲自去请韩信到家吃饭。樊哙对韩信非常尊敬,他不仅以跪拜礼迎接韩信进门,还亲自给韩信倒酒。

可韩信不但没有感谢樊哙,反而在出门后哭着说:“现在就连樊哙那种人都能和我平起平坐了。”

韩信的话传到了吕后耳中,后者勃然大怒。要知道,樊哙不仅是开国功臣,还是吕后的妹夫,刘邦的连襟。樊哙对韩信如此恭敬有礼,韩信却说出这样的话。

是可忍,孰不可忍?吕后对韩信出手了,她先下令韩信进宫,可韩信感觉此行凶险,便找借口推脱不肯前来。

吕后又找到了萧何,让萧何把韩信骗进宫来。萧何明知韩信此行必死无疑,但还是照做了。

最终,萧何用调停吕后和韩信关系的理由把韩信骗到了宫中。一进宫,侍卫就把韩信控制起来,押到了用于存放乐器的钟室。

吕后在钟室给韩信定了谋反的罪名,下令当场处死。最终,韩信就在这个不见天不见地的屋子里,被吕雉手下的宫女用竹剑捅死了,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的一生波澜壮阔,留下了太多传奇,仅是与他有关的成语就有30多个,其中绝大多数都耳熟能详。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发展,更真实映照了兵仙韩信伟大的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0

标签:历史   成语   厉害   刘邦   项羽   汉军   诸侯   淮阴   手下   势力   粮草   老妇   栈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