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涨2000%!美国严防死守的技术,竟被这家中国小厂干到前三

要说这两年科技圈什么最出圈,人形机器人肯定算一个。

自从2025年春晚那一跳,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在全国观众面前扭起了秧歌,原本只存在于工厂和实验室的机器人,一下子成了全民热议的顶流。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能让这些机器人活蹦乱跳的,是一种重要技术,而美国对此严防死守。只是没有想到,中国一家小厂子不仅“突破重围”,甚至还稳稳站到了全国前三。

关键技术究竟是什么?这家小厂是怎么一步步翻盘的?

春晚一台戏

2025年春晚,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以一段灵活扭动的秧歌表演惊艳全场。人们为机器人的流畅动作惊叹,却很少人注意到,让这些机器人“活起来”的,是成千上万个精密连接器

就像人体的神经系统负责传递信号和能量,机器人的神经就是动力连接器。它们虽小,却决定了机器人是灵活起舞还是原地瘫痪。

一旦连接器信号不稳定、电流不通,再聪明的AI大脑也无法让机械肢体协调运动。而在这场春晚首秀之前,宇树科技就已经和艾迈斯电子合作了近十年。

用艾迈斯创始人胡正宇的话说,虽然不做整机,但却能让整机动起来。正是凭借稳定传输大电流、抗高频震动的连接器产品,艾迈斯成了宇树长期信赖的合作伙伴。

春晚之后,订单如雪片般涌向宇树,也同样涌向艾迈斯。

据报道,2022年时,艾迈斯的月产量还只有8000套左右,而到了2025年,这个数字直接飙升至20万套,增长率超过2000%。产线24小时连轴转,工人三班倒,却依然供不应求。

你可能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家幕后英雄型企业,竟然在全国锂电动力连接器细分领域冲进前三,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超10%。而从零到前三,他们花了整整二十三年。

而艾迈斯打穿的,正是曾被美国企业牢牢握在手中的动力连接器,究竟是怎么做的呢?

打破垄断

时间拨回2007年。那时的胡正宇做出了一个关键决定,砍掉其他业务线,全力聚焦大电流动力连接器。

当时,锂电类航模动力连接器技术被美国企业通过专利壁垒严密封锁,国内市场完全依赖进口,价格高、交货慢,还常被卡脖子。胡正宇意识到,只有自主研发,才能有出路。

两年后,艾迈斯第一款自主研发产品——XT60动力内接连接器正式问世。它不仅打破了美国的技术垄断,还迅速成为行业爆款,甚至返销至美国、德国等63个国家和地区。

但艾迈斯并没有停下脚步,又过了几年,他们推出MR30连接器,体积仅有一毛钱硬币大小,却能承载20A的额定电流。

这款产品让艾迈斯正式跻身行业第一梯队,也吸引了大疆、小米等科技企业主动寻求合作。能做到这些,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实打实的研发投入。

胡正宇始终坚持研发是核心,尽管公司规模始终控制在300人以内,厂房面积也不过12000平方米,但研发投入在行业里绝对是领先水平。

截至2023年,艾迈斯已拥有3项国家发明专利、200余项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并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而他们的产品虽在绝对性能上仍略逊于进口高端货,但性价比极具竞争力,性能达到进口产品的80%-90%,价格却只有一半。

换句话说,艾迈斯走的是实用主义路线,不以顶尖参数为噱头,而是用稳定性、适用性和成本控制赢得市场。

这也让我们不禁好奇,一家专注技术的小公司,是如何精准踩中人形机器人的风口?

人形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的爆发,看似突然,实则有其技术积累与产业成熟的必然。而艾迈斯能在这条赛道上抢先起跑,靠的不仅是眼光,更是长期技术沉淀与市场洞察。

早在2015年左右,随着无人机、电动工具、园林机械等行业的兴起,艾迈斯就已经在低压大电流连接领域站稳脚跟。

他们的产品电压不超过60伏,电流覆盖10-160安培,正好契合了高能量、小体积的设备需求。

而当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其对连接器的要求极为严苛,既要体积小、重量轻,又能通大电流、抗振动、耐插拔。这些要求,与艾迈斯多年深耕的产品特性高度吻合。

2025年8月,北京亦庄举办的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宛如一场机器人狂欢节。5万平方米的展区、200多家企业、50多家人形机器人整机厂商、100多款首发新品。

每一个数字都在诉说这个行业的火热,更值得一提的是,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人形机器人正式成为国家层面关注的重点领域。

在这场盛宴中,艾迈斯并没有展示整机产品,但它提供的连接器解决方案却成了不少机器人企业的标配。包括宇树科技、云深处科技、蔚蓝科技等头部企业都在采用艾迈斯的产品。

某种意义上说,连接器虽小,却是整个机器人产业的“基础设施”之一。而作为下游客户的宇树科技也已启动IPO进程,从技术探索迈入商业验证阶段。

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里程碑,更标志着整个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在从叙事驱动转向结果导向。当然,行业热潮背后也需冷静看待。

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国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与硬件集成方面的能力正快速提升,而像艾迈斯这样的供应链企业,正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回头来看,艾迈斯电子的故事并没有那么多神话色彩。它不过是在一个看似不起眼的领域里,坚持自主研发、持续迭代产品、守住质量底线。但恰恰是这种普通,反而成了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中最真实的样本。

从代加工到自主研发,从打破垄断到跻身全国前三,艾迈斯用二十年时间走了一条艰难却正确的路。机器人时代才刚刚拉开序幕,无论是整机厂商还是供应链企业,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可以确定的是,只有那些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持续投入创新、踏实做好产品的企业,才能在这场智能变革中走得更远。


而像艾迈斯这样小而美的故事,也许还会在中国制造的更多角落悄然发生。

主要信源

人形机器人产业走向商业验证期,宇树科技启动IPO并非终点——第一财经2025-07-26

最贵97万搬回家,人形机器人天团涌入北京!暴走2万步玩命逛完,亮点都在这了——澎湃新闻

爆单!常州这家企业,被王兴兴的宇树带飞了!——常州发布2025-03-11

猛增2000%!美国严防死守的技术,竟被这家常州小厂干到全国前三?——2025-03-13 09:10·苏商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2

标签:科技   美国   中国   技术   机器人   连接器   人形   企业   产品   电流   整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