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Costco重磅新规生效,
大批人全被拒之门外!
严查会员卡,
上新高科技,
只为针对这群人…
#01:
Costco重磅新规生效
只有这些人才能进入商场
在澳大利亚零售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全球仓储式零售巨头Costco近期推行的一项新规再度成为舆论焦点!
这家以会员制为核心的企业,于本月正式实施备受争议的早间专属购物政策,仅限支付更高会费的高级会员在特定时段进入卖场,此举不仅改变了数千名消费者的购物习惯,更在员工群体中引发连锁反应!
图片来源:news.com.au
根据新规,自9月1日起,工作日早晨9点至10点以及周六早晨9点至9点30分(后者时长缩短至30分钟)的早间时段,仅持有年费130澳元的高级会员卡的消费者可进入卖场。
而年费65澳元的金星会员和企业会员若尝试在限定时间前入场,将直接被拒绝通行,且不存在任何例外情况。
Costco公司为这一引起争议的举动进行了辩护:
我们的高级会员是最忠诚的会员,我们希望奖励他们对Costco的承诺。
图片来源:news.com.au
然而,这项“奖励”确实伴随着真金白银的代价,高级会员的年费标准恰好是基础会员的两倍。除早间购物特权外,高级会员今年初还获得了每月10澳元的消费抵扣券,进一步提升了高阶会员的权益价值。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Costco近期唯一的重大调整。
该政策紧随另一项引发广泛争议的变革:卖场全线饮料供应商从百事可乐更换为可口可乐。
正当消费者努力适应这些变化时,大西洋彼岸的经验为澳大利亚敲响了警钟。
今年6月30日起,Costco在美国核心仓库开始为高级会员提供早晨9点的提前入场服务,同时将所有会员的周六营业时间延长至晚7点。
虽然这些变动的公开表述是“通过缓解卖场拥挤程度来提升购物体验”,但它们实际上在员工群体中引发了关于工作时长与工作强度的深切忧虑。
在Reddit论坛上,一名消费者的提问揭示了问题的核心:
你们准备好迎接早上 9 点的开门了吗?主要是员工们。你们仓库如何准备每日9点营业?听说6月30日开始实施,我们现在9点45分开门都很吃力,可以想象每天早晨商品销售部会多忙,估计排班和配送时间都不会调整,就是要用更少时间完成工作。
图片来源:news.com.au
这条询问收获了近400条来自员工的真实回应,其中肉类部门员工的陈述尤为具体:
我在Costco肉类部门工作,现状已经很糟糕了。
原本每天5点就要到岗,现在要提前到4点…更棘手的是我们开门时间还推迟了一小时,两小时听起来可能不多,但我们原本就已经难以协调日间人员配置和早晚班工作衔接,这两小时的调整会让情况无限恶化。
其他部门的员工也表达了相似困境。一名同时担任两份工作的员工写道:
作为每天清早4点到10点负责冷藏设备,随后还要去前台工作的员工,我每晚只能睡4-5个小时。不,我根本没有准备好。
眼镜部门的员工则从服务角度提出质疑:
我讨厌这个政策,光学部门根本没有必要提前营业,因为根本不会有什么业务发生。这是专为高级会员设置的时段,现在我们还不得不面对被拒之门外的非高级会员的怒火。
不过除了新规上线,此前还有网友透露,澳洲Costco还上新了新设备,开始严查!
#02:
澳洲Costco门店上线新设备,
针对这群人
最近有Costco忠实粉丝发现,深受大家喜爱的澳洲Costco在门口新设了扫码机,需要扫描实体会员卡背面或 Costco 应用程序中的数字会员二维码,且会实时显示会员卡注册人信息及照片!
图片来源:小红书用户@是QQ哇
以前只需要在入口处向工作人员出示会员卡,而如今新设备上线后, “蹭卡”行为再也行不通了,不论是夫妻还是朋友,只要会员卡注册人未到场,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持卡进入。
且在付款的时候,还会仔细核对持卡人是否是会员本人,如果发现问题,立刻就会将会员拉入黑名单,会员卡被取消权限并且禁止进入。
此行为一出,惹怒了不少在澳网友,表示很反感Costco这种行为。
那么为何突然开始严查会员卡了呢?难道此举完全就是针对澳洲?
其实不是,早在去年8月份,Costco就发布声明表示,将全球范围内严格限制入店条件,以防止非会员以虚假借口进入。
未来几个月,会员扫描设备将用于当地仓库的入口处。一旦部署,所有会员在进入之前都必须将条形码或二维码贴在扫描仪上,扫描实体或数字会员卡。客人还必须由有效会员陪同才能进入。
同时,Costco也加强了对过期会员资格的监管,如果你的会员资格无效或已过期,工作人员会要求你在进入仓库购物之前先到会员柜台办理手续,然后才能进入。
如果会员卡上没有照片,也需要准备好出示有效带照片的身份证件,并鼓励大家到会员柜台拍照并添加到卡上。
而除了不能借用他人会员卡进入Costco外,还有一点需要大家格外注意,就是也不要将自己的Costco会员卡外借给别人!
#03:
华人外借会员卡,
遭警察抄家
很多小伙伴可能觉得,我钱都花了,多一个人用就少让资本家挣一份钱,与人为善嘛,况且自己也没有什么损失。
看完这个华人的故事,你就明白为什么不让你这样做了。
因为一位华人杨先生就是被这日行一善的小事给坑了。那天,突然出现一大批警察将他堵在家中,拿出证件要求入门搜查,并一番介绍,称他背上了很多罪名。
这个操作让一直遵纪守法的杨先生当场傻眼,听到原因后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原来就因为当时他在Costco将自己的会员卡借给了另一名华人,就把自己变成了嫌疑人。
图片来源:real commercial
杨先生表示,当时他正在Costco排队结账,身后一位华人表示希望借用一下他的会员卡结账,并且扬了扬手里的iwatch,虽然不知道对方没有会员卡是怎么进来的,但本着帮助同胞的想法,杨先生最后还是同意了。
为了避免麻烦,在结账的时候还特意分开打了收据,结果就是这事,给自己引来了祸患,让自己被堵在家中逮捕,家里也被翻得底朝天。
图片来源:the kitchn
警方表示,那名同胞借用他的会员卡结账以后,竟然办理了iwatch的退款,可Costco在后续调查时发现,这个iwatch是假的。
因为结账使用的是杨先生的会员卡,所以Costco直接把杨先生给列为了嫌疑人报警,警方才随后上门。
更冤的是,杨先生也无法证明对方与自己毫无关系,结果只能是赔偿损失,自己缴纳保释金,还面临着欺诈等三项指控。
且这种事情还不少,Costco曾遇到多起类似案件,有人在Costco购买了昂贵的电子产品以后,短时间内选择退款,可是查询才发现,他们退回来的是假货,等于用低廉价格白嫖了一部手机...
其中就有一个案件—“华人大规模进行诈骗,偷换的手机数量超过了1万部!”
而这起案件就是华人Zhimin Liao,Zhiting Liao两兄弟所犯,他们在多个苹果专卖店先后购买了超过一万部iphone、ipad等昂贵电子产品。
购买以后短时间内又办理了退货,这些被退回的电子产品看起来和正品没有任何差别,所以工作人员也就允许了这个操作。
可是在之后的检验流程中却发现一个问题,这些被退回的商品识别码竟然和被退回的商品不符,而是一批之前出售到了中国的苹果商品识别码。
有了这个问题,苹果工作人员开始仔细检验,发现这些根本不是真正的苹果产品,而是劣质仿造机,只有外观一样。
因为这一万多部假电子产品,苹果公司损失超过610万美元。
图片来源:youtube
实际上这些也确实是被掉包的产品,原来Zhimin Liao和Zhiting Liao之前就偷偷从中国弄来了一批高仿苹果产品,就是用来以假乱真。
以极低的价格将正品换出来,这些正品最后都被出售到了海外。
最终这起巨额诈骗案被警方破获,14人被逮捕,作为主谋的Zhimin Liao和Zhiting Liao被判处41个月监禁。
现在,这个诈骗手段已经被用到了Costco之中,杨先生就是被动躺枪,哪怕他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做了一件自以为无关紧要的善事,最终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赔偿就不说了,面临起诉可能还会留下案底...
最后
Costco的会员分级策略重塑消费体验,
但却也在员工权益与公平性层面埋下新隐患。
不过Costco严查行为,
不仅是在保护他自己的利益,
也是为了保护各位会员的安全,
以防被有心之人利用。
更新时间:2025-09-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