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科学家过劳病逝,建议国家应该强制他们定期休息



4月8日,曾经入选2023年度全球2%顶尖科学家榜单的宁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海波因突发疾病而意外离世,年仅41岁。

3月5日,浙江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永锋,因突发疾病,经医治无效逝世,终年48岁。

2024年8月,山东大学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学者李海增,因突发心梗,在家中去世,年仅34岁。

李海波是我国顶尖光电专家,研究领域是纳米材料、电化学、光电材料等。刘永峰教授也是我国著名材料专家,主要从事储氢材料和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调控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在金属配位氢化物储氢材料的纳米化和性能调控、储氢电极合金新体系创制和高容量储锂材料可控制备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而李海增是我国能源与动力工程著名学者,研究领域凝聚态物理、工程热物理。他们三个英年早逝有一个共同原因,就是刘永峰家属在公开信亲自说的长期过度劳累,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有人统计,包括李海增在内仅2024年我国50岁以下的英年早逝学者还有19位,分别是上海社科院胡岳峰助理研究员34岁、中山大学黄永远副教授37岁、西南大学闫罗彬副教授37岁、南京林大宋凯副教授38岁、西南政法大学张琪乐副教授38岁、华中师大黄飞讲师41岁、四川外语大学游韬副教授42岁、陆军军医大学邓敏主任医师42岁、上海理工大学王煜煜副教授42岁、华中师大陈昊琳副教授42岁、大连理工赵佳飞教授43岁、中国林科院钱永强教授44岁、北京社科院刘阳助力研究员44岁、天津大学米文博教授45岁、北京大学朱蕾娜副研究员46岁、西南交大卢晓英副教授46岁、复旦大学儿童医院库尔班江副主任医师47岁、武汉大学张万宏教授49岁、南京大学费俊峰副教授50岁。另外还要一些国宝级的青年科学家,就不便公开他们的名字了。

这么多英才过早离去,是我们国家的巨大损失。国家培养一个博士,投入资金至少也有几十万元,用时20年以上,他们毕业后还没有工作到20年,就因病离开了,实在让人惋惜。这里面也有一个单位的问题,是不是给他们的工作、科研任务太多、太重了,让他们没有休息时间。鉴于此,国家应该对我国的这些人才特别是青年才俊,要纳入各级人才办管理范围,每一个季度定期给他们体检,定期组织他们休假,发现他们过劳时,要强制他们放下手中的工作、强制去休息或者住院疗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7

标签:英年早逝   电极   社科院   副教授   博士生   导师   科学家   学者   教授   青年   建议   材料   国家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