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注"广交会惊现印度诈骗集团"的传闻引发热议
叠加美国新一轮关税冲击
外界对这届广交会的关注度陡增
但真相究竟如何?
作为全球贸易的"风向标"
第137届广交会真实情况到底怎么样?
近日,多家自媒体发布关于第137届广交会参展商遭遇诈骗的传闻,引发广泛关注。
其中,某自媒体发布的《广交会印度客商样品诈骗频发》一文引发震动,文中提及的浙江企业 12 万元样品被骗事件,经浙江参展团负责人证实纯属不实信息:"截至目前,我们未接到任何参展企业关于印度客商诈骗的情况上报。"
广交会主办方随后发布声明,强调展会安保体系覆盖全流程,2023 年以来客商投诉量同比下降 37%,所谓 "印度诈骗集团" 纯属别有用心的谣言。
事实上,本届广交会迎来 220 个国家和地区的20万境外采购商,截止4月19日第一期结束,实际到会的境外采购商达14.86万,比上一届多了20.2%,其中印度参展商达 1.2 万人,主要集中在纺织面料、机械配件等传统展区,现场交易秩序井然。
浙江某机床企业负责人坦言:"我们确实向印度客户提供了样品,但那是正常的贸易流程,双方已进入试订单阶段。"
① 欧美客商锐减,新兴市场成主力
穿行于 130 万平方米的展馆,最直观的感受是 "老外多,但 ' 含美量 ' 低"。
深圳理士电池的展位前,来自东南亚、中东的采购商排起长队,而主打北美市场的高端家电展区却门可罗雀。"美国客户至少减少 60%,"
佛山某红酒柜企业负责人指着空荡荡的展位,"以前每天能接待 20 个美国采购商,现在三天只来了 3 个,还都是来比价的。"
数据印证了这种变化:美国参展商数量同比下降 28%,而 "一带一路" 国家采购商占比首次突破 60%。
山东威海某橡胶企业的水田收割机配件展位,两天内收到 20 万美元订单,客户主要来自巴西、泰国和土耳其。
"我们的产品在拉美市场销量增长 300%," 企业外贸经理展示着手机里的订单截图,"欧美市场的萎缩,被新兴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弥补了。"
② 内贸企业的华丽转身
在新能源汽车展区,深圳创维的新能源卡车模型被中东采购商团团围住,这是这家传统家电企业首次亮相广交会。"国内家电市场竞争白热化,我们去年转向海外市场,"
展位负责人介绍,"今年一季度出口额同比增长 260%,广交会让我们接到了沙特、埃及的批量订单"
这种 "内贸转外贸" 的趋势在装备制造领域尤为明显。
天津建科智能装备曾依赖国内基建市场,如今带着自主研发的隧道掘进设备来到广交会,重点开拓非洲市场。
"我们在埃塞俄比亚的项目已经落地," 总经理助理透露,"本届展会意向订单超过 5000 万美元,相当于去年全年的海外营收。"
广交会折射出中国外贸的深刻变化,市场多元化已成定局。
① 面对关税壁垒,北美市场破局
尽管面临 25% 的关税壁垒,仍有企业在北美市场找到了破局之道。
潮汕家具企业老板老范的展位前,摆放着印有自主品牌的沙发样品。"我们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建了组装厂," 他算起经济账,"关税从 25% 降到 10%,加上本地化生产,利润率从 5% 提升到 25%。"
深圳某清洁机器人企业则采取 "小步快跑" 策略:将高端机型拆分为核心部件出口,在美国完成组装。"虽然认证成本增加了 30%,但避免了整机关税,"
企业 CEO 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先占领 5% 的美国市场,再逐步提升品牌认知度。"
② "一带一路" 新机遇:从被动接活到主动定价
数据显示,2025 年一季度中国与 "一带一路" 国家贸易额达 7300 亿美元,占外贸总量 51.1%。在广交会上,这种趋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订单:越南采购商抢购新能源设备,迪拜客户紧盯智能家居,印度客商大量采购纺织机械。
图源:腾道
杭州某有机硅企业的转型故事颇具代表性:三年前海外市场占比不足 10%,如今通过广交会结识的东南亚客户,带动出口额增长 400%。
"我们不再是价格接受者," 总经理坦言,"当客户排队下单时,我们有底气将产品单价提高 15%。" 这种议价能力的提升,正是中国企业在新兴市场话语权增强的缩影。
③ 转型阵痛:从 "赚快钱" 到 "练内功"
当然,市场转向并非一路坦途。
深圳希科普的教育电子展位前,非洲采购商的砍价声此起彼伏。"我们 200 美元的笔记本电脑,他们非要压到 50 美元," 外贸总监无奈苦笑,"利润从 30% 降到 5%,但为了占领市场,只能先赔本赚吆喝。"
更多企业在产品适配性上遭遇挑战:出口欧美的高端红酒柜需要恒温恒湿系统,而中东客户更关注防沙防尘功能;拉美市场青睐的彩色家电,与欧洲的极简设计理念大相径庭。
"这倒逼我们建立更灵活的研发体系," 佛山某家电企业工程师表示,"现在每个海外市场都有专属产品线。"
广交会的热闹里藏着中国外贸的“成长之痛”
当欧美市场因关税、竞争被迫“收缩”
转向发展中国家是无奈,也是机遇
但“喝汤”还是“吃肉”
或许需要企业们重新定义自己的“战场”
“市场多元化”已是大势所趋
而“内外交融”正成为新的生存密码
最后用一位广交会参展商的话共勉
更新时间:2025-05-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