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买黄金是去美元化?外储数据不支持!人民币外储占比降幅更大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报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增加了166吨,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各国央行成为购金主力军,年购买量均超过1000吨。

有专家认为推进储备资产多元化成为大势所趋,更有中国专家表示黄金已超过欧元成为全球第二大储备资产,各国央行正加速去美元化以分散风险。

专家的话说得没错,各国央行确实买了不少黄金,而且美元外汇的总额者占比都在下降,看上去大家都在搞“去美元化”。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买了更多的黄金不仅意味着持有的美元外汇少了,还可能表示各国官方持有的人民币外汇储备同样下降了。

黄金到底是替代了美元、人民币还是欧元、英镑或日元呢?我们用数据说法,不要拍脑袋说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定时披露全球各国央行累计持有的各类外汇储备类型和数额。数据显示,2022年底各国持有的明确为美元形式的外汇储备总额为6.46万亿美元,占全部外汇储备(11.04万亿美元)的比例为58.5%;到了2024年底,美元外汇储备规模和占比分别为6.63万亿美元和57.8%。

也就是说在各国央行大幅加仓黄金的2022年至2024年,大家持有的官方美元形式外汇储备多了1700亿,但占全部外汇储备的比例下降了1.2%。

绝对额增加了,相对比例下降了,硬要说各国在“去美元化”倒也可以成立。下面来看看人民币形式外汇储备的变化。

2022年底,各国持有人民币形式外储规模2884亿美元,占全部外汇储备的2.6%;2024年底,人民币外汇储备总额为2495亿美元,占比为2.18%。

由此可知,从2022年到2024年,各国央行总共持有的人民币形式外汇储备的绝对额少了389亿,相比占比下滑16%。

无论是各国官方持有的人民币外储绝对数量还是相比占比,这几年里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如果我们将标准和话术统一,那么公正地来说2022年至2024年各国央行同样是在“去人民币化”,而且程度高于美元。

当然,这其中有汇率因素的影响,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高,使得人民币转换为美元计价时有优势。

那么哪些货币成为了各国多元化持有资产、分散风险的受益者呢?还是来看IMF的数据,欧元、英镑形式的外汇储备规模和占比变化不大,日元形式的外汇储备从2022年底的6118亿美元增加至2024年底的6671亿美元,为主要受益者之一。

此外,非全球主流货币的澳元和加元涨势迅猛,分别从2170美元增至2358亿美元,以及2636亿美元增至3179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加元外汇储备规模于2023年超过人民币排名全球第五,仅落后于美元、欧元、日元、英镑这四大传统国际货币。

下图为各国官方外汇储备货币的类型、总量截图。

疫情期间美联储疯狂“放水”、美国不断推高国债余额,削弱了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各国央行有推进储备资产多元化的预期,但这不表示“去美元化”有了实质性进展。

实际上美元的地位至少在未来的20年里很难出现大的下降,刻意渲染“去美元化”氛围,搞得好像全世界都要抛弃美元,不仅是不客观的,而且会引发严重的错误判断。

写作本文不是为了长他人志气,是希望媒体能以数据为基础把事情讲清楚。只想着给读者提供情绪价值,最终会落得个只有情绪、毫无价值的地步。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9

标签:财经   降幅   人民币   美元   黄金   数据   外汇储备   央行   形式   年底   欧元   官方   货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