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铁矿石贸易场悄然变天,一纸人民币结算令,正重塑着市场权力的版图。
近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正式通知国内采购方,暂停以美元计价方式,签署必和必拓铁矿石海运货物的,采购合同。
这一决定瞬间在新加坡,铁矿石期货市场掀起波澜,价格应声上涨1.8%。
而澳大利亚必和必拓股价,开盘后暴跌6%,市值蒸发超过百亿美元。
作为全球最大铁矿石进口国,中国这一举措,不仅精准命中了澳大利亚的经济命脉,更成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关键一步。
过去几十年间,铁矿石贸易长期维持着,卖方市场的格局,澳大利亚凭借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在定价权上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市场规律从不眷恋过去,只尊重现实。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铁矿石进口国,每年进口量,占全球总量的75%左右,这种庞大的市场需求,本该赋予中国相当的议价能力。
但在过去的贸易格局中,中国却只能被动接受定价。
随着中国近年来,逐步拓展全球铁矿石供应渠道,市场的天平开始倾斜。
西非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项目,储量超过50亿吨,矿石品位高达67%,该项目的北段部分铁路,和港口建设顺利推进,中国占股40%。
同时,俄罗斯拥有290亿吨铁矿石储量,位居世界第三,
这些铁矿石品位高达55%,可直接用于炼钢,无需额外加工。
中俄地理相邻,铁路直达,进一步保障了资源安全。
市场的本质是供需关系的博弈,当中国作为全球最大买家,成功实现供应渠道多元化时,权力的转移就已不可避免。
中国此次暂停美元计价采购,转而推动人民币结算,
既依托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强化了人民币结算基础,又为企业降低了汇兑成本,与汇率风险。
这一举措体现了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逐步提高。
这并非突然之举,而是中国长期战略的一部分。
巴西淡水河谷,早已同意用人民币,与中国开展铁矿石贸易,
而中俄铁矿贸易中,也有45%使用人民币结算,这一比例在过去两年内大幅上升。
人民币结算已成为,连接巴西和俄罗斯的重要纽带。
更值得关注的是,金融基础设施也在同步完善。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提供可靠、安全、不中断的服务,减少了人工处理环节,缩短了清结算时间,实现桥上钱包点对点实时交易。
澳大利亚在中澳经贸博弈中的困境,瞬间暴露无遗。
铁矿石出口占澳大利亚对华出口,总额的60%以上,
在2024-2025财年,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收入,达到1160亿澳元,
堪称澳大利亚政府财政,和国内经济的“压舱石”
然而,这样一个严重依赖中国市场的国家,却一再坚持高价,固守“中方离不开澳矿”的,过时观念。
市场的规律从不相信一厢情愿。
当澳大利亚驻美国大使,公开表示澳大利亚,将大力发展稀土产业,以帮助美国摆脱对中国的依赖时,市场规则已经决定了,这种选择的代价。
澳大利亚试图,在“经济靠中国,政治靠美国”的钢丝上保持平衡,
但市场经济规律告诉我们,任何背离经济理性的政治决策,都会付出沉重代价。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紧急公开表态,表达了对中国决定的“失望”,
然而,这种失望背后,更多是对市场权力转移的无奈承认。
全球铁矿石资源版图正在悄然改写。
过去几十年,全球铁矿石贸易主要以美元计价,但如今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
巴西也在积极与中国合作,扩大铁矿石运输专线,年运力达到3.5亿吨,并采用人民币结算,锁定汇率风险。
面对俄罗斯和巴西的竞争,澳大利亚不得不降低价格,并延长长期协议期限,试图维持市场份额。
2025年的前八个月,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铁矿石,比例下降了12个百分点,这对澳大利亚,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更深刻的是,全球贸易秩序,正从单极向多极转变。
美国试图建立单边关税“新秩序”,但G7内部虽动作频频,无论是征税、限采,还是设定价格下限,都缺乏一致方案与落地路径。
欧盟、日本等这些美国的盟友,早已与中国市场高度捆绑。
美元霸权并非永恒,人民币国际化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当市场规律发生作用时,变革只是时间问题。
更新时间:2025-10-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