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养阴黄金15天,做好3件事,为秋冬健康打好根基

立秋悄然而至,暑热未消,但天地间的阳气已开始悄然收敛。中医智慧提醒我们:“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立秋后,正是启动“养阴”工程的黄金期,为身体积蓄能量,抵御秋冬燥邪的关键时刻。

何为“养阴”?

中医所说的“阴”,是滋养身体的根本物质——精、血、津液的总称。如同大地需要水分的滋养,身体这座精密的“生命之塔”,也需要充足的阴液润泽脏腑、充盈血脉、濡养肌肤。养阴,就是养护好我们内在的“生命水库”,为即将到来的干燥秋冬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

立秋养阴,做好三件“润”事:

一、饮食养阴:润泽脏腑,从口入

多饮温水:少量多次,温润为上,忌冰水猛灌。晨起一杯温水唤醒脏腑。

远离辛辣燥热:辣椒、花椒、油炸烧烤等易耗伤津液,秋燥时节需克制。

多吃养阴生津之品:

果蔬“润燥宝”:梨(生津润肺)、荸荠(清热生津)、藕(清热凉血、健脾开胃)、萝卜(清热生津、顺气化痰)。

滋阴“实力派”:百合(清心润肺)、银耳(滋阴润肺,平民燕窝)、山药(补脾肺肾之阴)。

肉类“平补选”:鸭肉性凉,滋阴养胃,是秋季肉食佳品。

推荐一道立秋润燥羹:雪梨百合银耳羹

雪梨1个切块,干百合10克,银耳半朵泡发撕小朵,加水同煮,出锅前可加少许冰糖或枸杞。清甜滋润,养阴润燥效果佳。

二、起居养阴:顺应天时,静心敛神

心态平和是根基:“秋三月,使志安宁”。戒怒戒躁,避免情绪大起大落消耗气血。

早睡避熬夜:夜属阴,熬夜最伤阴血。争取22:30前入睡,最晚别过23点,让肝胆得以充分休养藏血。

劳逸结合忌过劳:过度劳累耗气伤阴。感觉疲惫就是身体发出的休养信号。

运动“微汗”为度:避免大汗淋漓,汗为心之液,过度出汗等于流失宝贵的津液。选择散步、太极、瑜伽等和缓运动,以身体微微发热、似有汗意为佳。

睡前小贴士:睡前1小时远离手机,用温水泡脚10分钟,按摩脚底涌泉穴(滋阴要穴),有助引火归元,促进睡眠。

三、咽津养阴:古法润燥,不花钱的“玉液”

晨起后,试试老祖宗留下的“咽津法”:

安静闭目,放松身心。

上下牙齿有节奏地轻叩36次。

此时口中会生出津液(唾液),分3次,用意念缓缓将其咽下,想象其如甘露滋润五脏六腑。

此法看似简单,却能促进唾液分泌(唾液属肾液,金津玉液),益肺润燥、助消化、养肾精,是简便高效的养阴妙招。

立秋养阴,是秋冬健康的“第一笔储蓄”。把握这承前启后的关键时节,从饮食、起居、小功法三方面着手,细心养护好体内的“精、血、津液”,就是为身体筑起抵御秋冬燥邪的坚固屏障,为未来的健康打下最深厚的根基。

今日起,做自己身体的“养阴智慧管家”,静待秋收冬藏,安康无恙!

晨起咽下第一口甘泉,

秋燥便再难扰你清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9

标签:养生   立秋   根基   秋冬   黄金   健康   津液   身体   生津   滋阴   脏腑   银耳   唾液   温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