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20年,没人再提聚会了

文 | 吴钩随笔


我们曾以为,还有很多个“十年”可以再见

2006年盛夏,土木工程专业的我们走出校门,各奔东西。

有人去了北方,扎根设计院,画图成了日常;
有人南下广州,跑工地、盯项目,风吹日晒;
还有的同学回到福建、海南一带老家,做公路、建桥梁;
也有人干脆转行,卖保险、做销售,和图纸再无交集。

十年后的2016年,班长组织了一次聚会。

那一次,大家真的来了——
从四面八方赶回母校,在老校门口合照,
穿着纪念T恤,在熟悉的食堂吃饭,去教学楼走一圈,
还特地去看望了当年教过我们的“牛博士”老师。

他上课爱脱鞋抠脚的段子,竟然还记得那么清楚。
说起来,大家都笑得前仰后合,眼角却闪着光。

笑着笑着,仿佛回到了当年那个夏天——
阳光很大,我们刚毕业,满心憧憬,以为人生还有很多可以重来。


2026年就要来了,却没有人再提起聚会

群里很安静,像是被时间抽去了声音。

不是没人想起,而是有人,已经再也见不到了。

今年六月的某个晚上,班级群里突然刷满了“蜡烛”表情。
一位曾经风华正茂的女同学,因突发疾病,永远离开了我们。

她曾是我们班最有朝气的女孩,成绩好,口才好,人也漂亮。
前不久她还更新视频,带孩子去旅行,丈夫在旁边说笑。
一切看上去岁月静好。

可人生从不通知你下一场告别。

那一夜,群里沉默良久。
再没人说“下次聚会见”,
再没人接“什么时候组织”。

二十年,不是一个时间节点,
它更像一面镜子,让人看清了人生的沉默与离散。


聚不起来,不是因为不想见,而是已经不知怎么见了

十年前的我们,还有热情、还有好奇,
还想看看彼此过得如何、变成了什么模样。

而如今的我们,有些疲惫,有些沉默。

有人这几年事业不顺,换了三四份工作,还在漂泊;
有人婚姻出了状况,独自带着孩子咬牙生活;
有人正在病中挣扎,不愿让人看见自己的脆弱;
也有人过得很好,但也变得低调,不想再被打量。

聚会,成了一个尴尬的话题。

怕聚不起热闹,也怕聚出攀比;
怕寒暄无话,更怕旧人不识。

于是,谁也不再出声。

二十年后,我们终于明白,人生没有非聚不可的理由。
真正的牵挂,不靠见面维系,而藏在各自的平安里。


有些人,再也不会出现在下一张合照里了

当年拍完十年合照时,有人调侃说:
“等我们五十岁时再来一张对比照,一定很有趣。”

如今翻出那张旧照,我却忍不住心头发涩——
原来那一排笑脸中,已经有人永远定格在了十年前。

也许我们再也等不到那张“五十岁的对比照”了。

真正让人泪目的,不是聚不齐人,
而是我们以为“以后有时间”,结果再无以后。


写在最后:不是不想聚,而是懂了“聚不易”

这几年,我们每个人都被生活推着向前。
孩子的教育、父母的健康、工作的不稳定,
哪一样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是我们变冷漠了,
而是我们都在用力过好眼前的每一天。

有空时,想起老同学,会点进朋友圈看看他近况,
偶尔点赞,偶尔留言,或许就是我们能给彼此的问候了。

没有组织的聚会,也未必是疏远,
只是人到中年,开始默默理解彼此的沉默。


尾声|愿你我山高路远,各自安好

大学那几年,终究是生命中最轻盈的时光。
那时,我们以为一辈子很长,
以为再见总是很容易。

如今才懂,
再见两个字,有时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所以,如果你愿意,就主动发个消息;
如果你还牵挂,就再打一次电话;
如果真的能聚,就别再犹豫。

因为有些人,一转身,真的就是一生。

愿你我皆安好,
愿那段青春,永不褪色。



你还记得大学班里最后一次聚会的场景吗?
你还会想,再见一见那群年轻时并肩作战的人吗?

欢迎留言,说说你的“毕业二十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1

标签:美文   聚会   合照   沉默   人生   安好   当年   齐人   组织   时间   十年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