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叶片划破天际,光伏板铺满气区,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多点开花……芳菲4月,长庆气区的盎然春意与涌动的“绿色活力”相互交织,处处都在诉说着能源转型的生动故事。
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的大趋势下,长庆油田不仅在传统天然气开采领域,凭借持续增长的开采规模、领先的开采技术和可靠的安全生产体系,争当能源保供“顶梁柱”,更是积极探索创新,以前瞻性的眼光和开拓性的思维,全力推进“天然气+”融合发展模式,在天然气与清洁替代、深度替代、减污降碳等多个领域迈出坚实步伐,为能源转型探索了全新路径。
天然气+清洁替代
重构能源消费“绿色引擎”
放眼广袤气区,灿烂日光和浩荡长风构成一幅绝美的能源图景。
长庆油田坐落于鄂尔多斯盆地,这里不仅天然气储量丰富,而且太阳能、风能资源同样得天独厚,广袤的土地为各类能源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广阔空间。
作为中国石油的上游企业,在增加能源供给的同时,长庆油田规模开发风、光、电、热等非化石能源,布局绿氢的“产、储、运、销”产业链,形成油气和新能源多能互补的发展格局。
一方面,长庆油田在天然气生产设施周边部署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在多个天然气处理厂和集气站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在鄂尔多斯盆地北缘的毛乌素沙漠腹地,长庆油田采气三厂光伏发电量突破495万千瓦时/年;另一方面,在风能资源富集区域,有序规划建设风力发电场。1月,首台5兆瓦大型风力发电机完成装机,预计发电量达到1300万千瓦时/年,将清洁能源转化为强劲动能。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清洁能源基地”的概念被明确提出。长庆油田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以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为核心,全力推进苏里格300万千瓦风光气储氢一体化示范项目,通过风光发电、天然气发电、储能和氢能等多种能源的协同开发与利用,实现能源的多元化和清洁化。
天然气+深度处理
“低效气”蜕变“高价值能源”
能源行业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同时也在不断探索转型、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长庆油田虽然天然气资源丰富,但是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丰度”气田,在开发初期投入高、产出低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为了突破这一瓶颈,长庆油田不断创新开发模式与技术,深入挖掘天然气资源的回收潜力。通过深度处理,不仅可以提高天然气的品质与利用率,还能有效减少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为下游产业提供更优质的原料,推动天然气产业链的延伸。
长庆苏东39-61储气库实现光伏电力清洁生产。
国内最大的天然气乙烷回收工程——上古天然气处理总厂,以天然气处理规模200亿立方米/年的规模满负荷运转,将天然气中的高附加值产品进行分离,全力以赴足额足量地给长庆乙烷制乙烯项目供应原材料。据了解,从天然气中分离乙烷作为化工原料资源增值达到3倍以上。上古天然气处理总厂每年处理天然气200亿立方米,能生产105万吨的乙烷、45万吨液化石油气和稳定轻烃,比国内一个中型油田的年产量还要高。
在鄂尔多斯盆地腹地,长庆油田苏里格天然气深度处理总厂正以科技创新破解非常规天然气开发难题。作为国内最大的致密气田,苏里格气田天然气平均含硫量较高,传统处理工艺难以满足高端化工原料需求。长庆油田研发出“低温脱碳+膜分离”集成技术,提升天然气净化精度。
天然气+减污降碳
打通绿色开采“零碳链条”
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长庆油田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在天然气开发过程中实现了减污降碳的协同增效,为我国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气田开发源头,长庆油田全面应用泥浆不落地、压裂液循环再利用等工艺技术,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减量化排放。同时,通过推广电加热技术、光热和余热利用技术,进一步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面对生产中存在的碳排放问题,长庆采气二厂系统性改进井、站、处理厂各环节设备,全面推进试气回收、放空气回收等节能减排工程,让每一方气都“颗粒归仓”。为尽可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全面推进场站VOCs治理、集气站流程简化、两座处理厂导热油炉改造和管道掺氢输送先导性工程,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尤其在天然气生产过程中,产品天然气冷量回收、凝析油稳定余热利用等节能减排技术,一年可节约天然气6178万立方米,节约用水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34万吨,直接碳排放量下降近80%。
同时,长庆油田大力实施电气化改造示范工程,在苏里格气田建成长庆油田零化石能源消耗基地建设的首个示范项目,“以电代气”持续释放“零化石”绿色效能。截至3月底,累计节约天然气277万立方米,减少碳排放0.6万吨。
聚焦“双碳”目标,长庆油田持续攻关,积极探索闭环用能模式,目前,长庆油田已攻克油藏、注采、地面工程三大领域12项关键技术难题,形成了适合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塬地貌“三低”油藏二氧化碳混相驱替、安全有效埋存的“长庆模式”。
投稿邮箱:1029926159@qq.com
编辑:张蕊
校对:梁国华
审核:常斐 卢向前
更新时间:2025-04-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