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家千亿的富豪,如何操纵总理莫迪?印度官商勾结有多严重?

印度首富的身家能有多少?

据数据显示,他的家当竟然比印度30个邦的总财政收入还高,而印度总理莫迪,这个号称“为穷人发声”的“平民领袖”,更是对他言听计从。

印度最有权势的富豪阿达尼,到底用什么手段绑定了莫迪?

而这背后又牵扯出印度60年都解不开的死结——官商勾结究竟有多疯狂?

首富的诞生

要聊透这场“富豪操纵总理”的大戏,得先搞懂主角阿达尼的发家史。

1962年,古吉拉特邦一个普通纺织商家庭迎来了个男婴,父母给他取名高塔姆·阿达尼。

谁也想不到,这个出身低种姓、连大学都没读完的穷小子,半个世纪后会踩着比尔·盖茨、贝索斯的肩膀,成为亚洲首富。但他的财富密码,从不是什么商业天赋,而是一个叫莫迪的男人。

18岁那年,他嫌大学教的不如父亲的生意经实用,揣着几块钱跑到孟买当钻石分拣工。

靠着机灵劲儿,他很快摸清门道,倒卖钻石赚了第一桶金。回到老家后,开了家PVC材料公司,并成功积累了一笔初始财富。

到了90年代,已经小有成就的阿达尼,有幸结识了当时古吉拉特邦的首席部长莫迪。

这两人的相遇,堪称“政商联姻”的经典范本。同为古吉拉特邦人,又都是古吉拉特邦大学校友(虽然差了8届),初次见面俩人就“一见如故”。

2000年之后,阿达尼开始大力支持莫迪,不仅在经济上给予资助,还在政治上提供各种支持。

在2002年古吉拉特邦发生暴乱事件后,莫迪的声誉瞬间跌至谷底,人民、企业家以及其他政客都对他持反感态度,甚至美国也禁止莫迪入境。

然而在这个敏感时期,阿达尼伸出援手,为莫迪进行正面宣传,不惜砸入大量资金和精力。这一举动也奠定了阿达尼与莫迪之间深厚的友谊基础。

2014年,莫迪踏上竞选印度总理的征程,阿达尼集团慷慨提供私人飞机成为他每日飞驰全国的座驾。在大选胜利后,莫迪更是特意乘坐阿达尼的飞机,进行了一番宣传活动。

除了经济与政治上的直接支持,2022 年阿达尼收购新德里电视台这一操作,更是在舆论方面为莫迪保驾护航。

新德里电视台是印度少数敢批评莫迪的平台,创始人罗伊夫妇多次揭露政府贪腐。

阿达尼先是通过子公司悄悄买下其可转换债券,再突然要求转股,一夜之间成为最大股东;

面对罗伊夫妇的反抗,他直接冻结对方股份,最终迫使两人辞职,硬生生将媒体变成了自己和莫迪的 “喉舌”。

如今印度打开电视,要么是阿达尼的企业广告,要么是吹捧莫迪的新闻。

前新德里电视台工作人员曾在采访中直言:“新闻业已死,报纸和新闻频道的唯一用途就是为莫迪进行宣传。”

此外,阿达尼还控制着多家通讯社和社交媒体账号,任何批评他或莫迪的声音都会被迅速删除。

权力的铸就

莫迪收了阿达尼这么多好处,自然也会“投桃报李”。

2014年,莫迪成功当选印度总理,而这一年也成了阿达尼财富的“开挂元年”。

莫迪提出“印度制造”计划,要建大量机场、电厂、高速公路,而这些项目几乎都精准地“砸”向了阿达尼集团。

一则数据充分说明了阿达尼这些年获得的好处:2002年阿达尼集团营收才7.65亿美元,到2013年就飙到88亿美元,翻了11倍;2014年莫迪当选总理后,阿达尼的身家更是像吹气球般膨胀了起来——

从2014到2023年,他的财富暴涨30倍,甚至在2022年直接冲上全球富豪榜第三,成了亚洲第一个身家超1400亿美元的人。

要知道,同期印度GDP只增长了1.5倍,普通人工资几乎没动,这财富增长速度,连“股神”巴菲特都得甘拜下风。

有人可能会疑惑,俩人仅仅是在经济政治上“相互扶持”就能够得上“勾结操纵”吗?

但这可真不是个夸张的说法,阿达尼和莫迪的利益捆绑,早就到了不可分割的地步。

莫迪上任后烧的第一把火,就是推出“特别经济区计划”,把沿海大片土地低价划给私营企业。

阿达尼以每平方米1美分的价格拿到了蒙德拉港周边1200公顷土地,其中包括数百户农民的牧场。农民们聚众抗议,却被警方以“妨碍公务”驱散。

结果,这片土地后来被阿达尼以每平方米11美元的价格转租给外资企业。

但这只是阿达尼集团赚的一点“小外快”,更狠的操作还在后面。

2019年,印度政府突然修改《煤炭法》,允许私人企业进口煤炭。这政策表面上说法是为了打破国有企业印度煤炭公司的垄断,但明眼人一眼就看出来,这是莫迪在给阿达尼集团“开绿灯”呢。

而阿达尼早在法律修改前就得到了风声,在2017年就买下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总储量达270亿吨的煤场,这庞大的供应量足以让他在竞争中把其他选手踢出局。

俄乌战争爆发后,半个地球的煤炭供应陷入“寒冬期”,国际煤炭价格一再飙升。

阿达尼电力公司凭借雪花一样飞来的订单,一举成为印度最大的电力私人生产与供应商,并成功建设了世界第三大火力发电厂,甚至在煤炭发电量、供电范围和发电技术上都在印度形成垄断。

尽管价格高昂,但印度电厂却无可奈何,有电厂老板吐槽:“这哪是做生意,这是拿着政府文件抢钱。”

不仅如此,2023年初,美国做空机构兴登堡发布报告,指控阿达尼集团财务造假、股票操纵,导致其股价暴跌,市值瞬间蒸发超1000亿美元。

但事件发生后,除了莫迪的反对党派,印度国内几乎看不到任何负面新闻,全是“阿达尼将东山再起”的正能量报道。

莫迪政府更是紧急救场:印度央行发文“稳定市场信心”,反对党要求成立特别调查委员会,却被人民党在议会上强行否决。

这种“政府兜底”的操作,让阿达尼更加有恃无恐地认为,只要莫迪在台上,他就永远不会倒。

三、官商勾结的毒根

然而,阿达尼和莫迪的故事,并不是印度官商勾结的开始,只是最刺眼的一个缩影。这个国家政商勾结的“毒根”,早在殖民时期就埋下了。

当年英国人为了方便统治,故意扶持少数商人家族控制资源,让他们帮着收税、维持秩序。这些家族和殖民者绑定,赚得盆满钵满,而普通民众只能在底层挣扎。

独立后,印度政府本想打破这种结构,却发现自己离不开这些财团,因为他们控制着银行、工厂、媒体,甚至能影响选票。

于是“新瓶装旧酒”,殖民者走了,政客成了新的“合作伙伴”,形成“官僚-商人-政客”的三角同盟。

到了现代,印度的体制漏洞更是让官商勾结“如鱼得水”。官僚体系的效率极低,一个项目审批能拖好几年,但只要“打点到位”,就能一路绿灯,于是商人给官员塞钱、请吃饭、送好处,成了公开的秘密。

印度央行前行长拉扬曾直言:“印度不是市场经济,是裙带资本主义。”

政党选举更是“烧钱游戏”,2019年大选花费比美国还高,政党没钱怎么办?只能找富豪“化缘”,拿到了钱自然要“办事”,形成恶性循环。

这样的体制下,官商勾结早就不是“丑闻”,而是“常态”。

2010年“2G电信丑闻”中,电信部长和商人勾结,把手机频谱贱卖,让国家损失超2万亿卢比;

2012年“煤炭分配丑闻”,政府把300多个国有煤矿低价批给关联企业,给国库造成1.85万亿卢比的损失,够给全国贫困人口发一年救济粮;

不仅如此,在疫情最严重时,竟然有官员把政府采购的氧气瓶偷偷卖给商人,再高价卖给医院,导致无数患者缺氧死亡。

更可恨的是,这些丑闻曝光后,处理过程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要么是几个小官被抓去顶罪,要么是富豪交一笔罚款了事,真正的幕后大佬永远安然无恙。

民众愤怒吗?当然愤怒,但愤怒改变不了什么——媒体被财团控制,报道不敢太深;司法系统效率低下,案子拖个十年八年很正常;下次选举,大家还是得在“烂苹果”里挑一个不那么烂的。

这种体制性的腐败,最终买单的是普通印度人。

印度1%的人口掌握40%的财富,而50%的人每天生活费不到2美元,城市失业率超过10%,3亿人用不上稳定电,2亿人吃不饱饭。但阿达尼的豪宅里有160个佣人,私人飞机价值5亿美元。

阿达尼的财富暴跌又反弹,莫迪的支持率起起落落,但印度官商勾结的剧本,从来没换过。

随着近期美国关税大棒砸下,印度经济又会遭到沉重打击,在官商勾结的阴影,底层人民的生活更是难上加难。

在这样的局面下,印度这个“越发展越不公”的轮回,恐怕很难破局......

参考资料

1. 苑基荣, 杨沙沙, 辛斌. “阿达尼危机”暴露印度弱点[J]. 环球时报, 2023-02-08.

2. 韩博. 印度记者揭官商勾结黑幕遇害身亡[J]. 法治日报, 2025-02-24.

3. 陈子帅, 胡博峰, 伊文. 阿达尼危机冲击印度发展模式?[J]. 环球时报, 2023-02-16.

4. 楼春豪. 印度政商关系的互动模式、趋势及影响:一种政治市场的视角[J]. 南亚研究, 2025(01).

5. 毛克疾. 阿达尼集团遭做空揭示印度政商互动风险[J]. 世界 affairs, 2023(05).

6. 杨怡爽. 亚洲首富阿达尼财富暴涨,印度已成“多孔国家”?[J]. 世界 affairs, 2022(21).

7. 世界不平等实验室. Income and Wealth Inequality in India, 1922-2023[R]. 2024.

8. 印度记者协会. 媒体从业者安全现状报告[R]. 2024-01-10.

9. 《今日印度》. 古吉拉特邦土地纠纷与企业污染调查报告[J]. 2023-06-15.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5

标签:历史   富豪   官商   印度   身家   总理   古吉拉特   新德里   政商   财富   美元   煤炭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