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仙山蕴秀,药帮承风

在江西的群山环抱里,藏着一座被时光偏爱的小城——南城。它像个低调的老掌柜,守着满屋子的宝贝却不爱声张,直到你推开那扇斑驳的木门,才惊觉满室流光,全是刻进骨子里的风雅与传奇。




一脚踏进2200年的时光隧道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当刘邦在南昌筑起豫章郡城时,南城就成了护城的“南大门”。从硝石镇的初建到如今的城郭,这个因“豫章之南”得名的地方,愣是把2200年的光阴酿成了醇厚的老酒。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建昌军在这里扎营,左手管着南丰、广昌的民生,右手握着赣东的兵权,那股子“文武双全”的气场,至今还藏在老街的青石板缝里。明代更厉害,益王家族直接把王府建在这儿,金枝玉叶的故事、朱墙琉璃的盛景,让南城成了当时江西东部最耀眼的“王府之城”。



麻姑山的神仙朋友圈太硬核


南城人聊起麻姑山,就像在说自家后院的事儿,可这“后院”的来头可不小——中国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它占了俩!传说麻姑仙子在这儿修炼,整出“沧海桑田”的名场面,还给王母娘娘献过寿桃,谁看了不喊一声“绝”?



更绝的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这位见惯了大世面的书法界顶流,在麻姑山挥笔写下《麻姑山仙坛记》。这字有多牛?书法圈直接封其为“天下第一楷书”,现在你去麻姑山,还能在碑刻前感受千年前那股子笔走龙蛇的气势。




中药界的“建昌帮”


如果说麻姑山是南城的“仙气担当”,那“建昌帮”绝对是硬核的“实力派”。东晋时就开始捣鼓药材,宋元时期在江湖上闯出名堂,到了明朝,和“樟树帮”并称“江西双雄”,跻身全国十三药帮之列。



“建昌帮”的师傅们有多牛?黄连要炒得像金子一样亮,当归要熏得带着樟木的清香,哪怕是不起眼的鸡内金,也得用滑石粉炒出“鼓起发泡”的讲究。现在南城还藏着不少老药工,一手“酒蒸地黄”的绝活,能让药材颜色从黄变黑,药效却翻着倍地涨,这手艺连机器都学不来。



古桥古塔里藏着江西人的浪漫


走在南城的老街上,一不小心就会和历史撞个满怀。万年桥横跨盱江,10座石拱像彩虹落在水面上,南宋时就站在这儿了,800多年来看着船来船往,石栏上的石狮都笑成了“老熟人”。



聚星塔更有意思,七层八角像个玲珑的蛋糕,明代工匠故意把塔尖往西北歪了点,说是能聚住文气。从宋朝到清朝,南城走出了620多个进士,“学霸”超级多,难怪当地人说“塔尖歪一歪,才子滚滚来”。


益王墓群更是藏着大秘密,出土的金冠、玉带、青花瓷,随便一件都是国家一级文物,那龙纹的精致程度,让人挪不开眼。



老味道新花样,舌尖上的南城会“穿越”


南城人的餐桌,是古今对话的最佳场所。麻姑米粒像珍珠一样,蒸出来的饭香能飘半条街,现在用它做的米酒,甜丝丝的带着米香。



麻姑米粉更绝,祖传的手艺讲究“一泡二煮三过凉”,嚼起来Q弹爽滑,配上本地的腊肉炒,香得能让人把舌头吞下去。现在包装成速食,全国人都能尝到这口千年传承的鲜味。



现在的南城,时髦得让人认不出


电子信息产业园里机器臂挥舞,校具产业占了全国近三成市场,“建昌帮”的中药饮片通过电商卖向全国,连麻姑山都开起了星空露营地,白天爬山看古迹,晚上躺看银河,体验感直接拉满。



高铁、高速像血管一样四通八达,去南昌1小时,到福州2小时,连通用机场都快建好了,以后打个“飞的”来南城逛吃,不是梦!



这座藏了2200年的小城,就像一本翻不完的书,前一页是颜真卿的笔墨,后一页是产业园的蓝图;左边是古桥流水的诗意,右边是车水马龙的热闹。来南城走一趟吧,说不定你脚下的那块砖,就藏着一个等待被发现的千年故事。


宠粉福利


你想去南城打卡哪些美食/美景?

我们将结合点赞数、留言质量等

在本篇文章发出后48小时内

在评论区选取10条留言

各送出南城特产竹荪菇米线1份!




来源:江西宣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9

标签:历史   南城   建昌   江西   豫章   塔尖   南昌   股子   竹荪   小时   广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