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针对楼市的鼓励政策数百个,然而截至上月底,效果依旧不理想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9月百城二手房依旧下行,环比下跌0.74%,同比下跌7.38%,同环比降幅比例依旧处于高位,说明二手市场还在以价换量。
分城市来看,一线城市二手房市场全部环比下行,其中上海下降0.48%,深圳下降0.5%,北京下降0.6%,广州下降0.97%。
二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0.87%,三四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0.68%…
可见,各种重磅利好之下,大部分地区楼市上依旧保持着一个下行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智囊团又提出了一个新方案,立刻引发了舆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01
智囊团又提出了“新方案”
众所周知,经济要发展,老百姓肯花钱是关键。但这两年,我们没看到大家报复性消费,反而看到消费在降级——不仅大商品消费降低,甚至投资市场也跟着低迷。
为啥大家不愿意花钱呢?
归根究底就四个字:收入太低!
对普通人来说,真正的收入不是统计报表上的数字,而是还完房贷、车贷之后,真正能拿到手里的钱。
比如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1314元,看上去不低,但扣掉房贷车贷,可能只剩下不到25000元。平摊到每个月,也就2000块左右。
然后这点钱还得应付日常吃穿用度、交通、看病、娱乐,成了家有孩子的家庭,还得承担另一个高昂的支出——子女教育。
所以,不是大家不想消费,实在是收入跟不上支出。
怎么办?
智囊团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中国版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怎么理解这个计划?
援引《第一财经》的文章,这个“收入倍增计划”的作用,就是把过剩投资、低调甚至无效投资的资金,转化为居民可支配收入。
这个计划究竟能不能实现居民收入的增长呢?
我们可以看看日本的经验。1961年,日本也搞过一个“十年收入倍增计划”,到1970年,日本的人均国民收入约为579美元,达到了1960年的两倍水平。
从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日本当年的十年计划确实提高了国民收入。由此可以预期,国家要是动真格,落地实施这个类似的计划,收入增加的可能性也很大。
.01
提高收入要不要降房价
上面咱们提到了,实际上,公布的人均收入并不算低,多年来,我们也在这方面实现了很大的增长。但是对于咱们老百姓来说,到手的收入更应该是除去房贷车贷以后的钱。
如今,想要提振经济,就必须要促进大家的消费,而促进消费的前提就是大家的收入就得适当的提升。
所以,我们智囊团又想出了上面的收入倍增计划,而增加收入的另一个前提就是——开源节流。
换句话来来说,就是想办法让大家提高收入的同时,是不是也有必要降低房价呢?
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人表示是有必要的,大家的逻辑也很简单,只要房价暴跌,大家就买得起房,在房贷支出方面的压力就会更小,剩余可支配收入就会增加。
但现实没那么简单。
房价如果暴跌,不仅不能提高收入,还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因为房地产牵连太多行业,一旦大跌,银行可能出现大量坏账,甚至破产,很多储户的存款也会受影响。这种连锁反应一旦发生,失业率情况就难以想象。届时,别说收入涨不上来,很多人都会面临失去收入。
所以更稳妥的方式,是让房价“稳中有降”。事实上,从官方多次表态也能看出,“稳定”才是未来楼市的主基调。
总之,经济的发展与消费密切相关,而提振消费的前提是,既要为老百姓提供开源机会,也得实现节流。
在开源方面:我国智囊团提出新方案,虽然这种方式在过去并没有实施过,但是从其他国家类似的计划中可以看到,此项计划可能带来的更理想收获。
在节流方面:房子作为居民支出的“大头”,价格暴跌只会会居民带来负面结果,甚至百害无利。
所以当前,我们更需要做的是,稳定房地产市场并不断地增加收入。这也就预示着,长期来看,房价稳中有降的趋势将持续;但是随着国家各项利好措施的出台,居民的收入也将实现稳步增长。
#头条创作者激励计划#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