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不畅是急性加重还是中暑?推荐适合呼吸道敏感人群的经典方!

“我外出回家之后心烦意乱、呼吸急促,还以为是病情加重了,赶紧把吸入药量加倍用了,可往常能缓解症状的药这次一点效果都没有,后来才想起来可能是中暑了。”慢阻肺病患者刘大伯回忆起前几天的情景。


刘大伯的这番经历,恰恰引出了两个许多患者关心的问题,夏季呼吸不畅时如何准确区分是急性加重还是中暑?万一真的中暑了,如何巧用经典药方渡过难关?


在《看呼吸》日前推出的直播节目“湿热夹击,如何用妙方防暑护肺?”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首席专家、呼吸科主任王玉光,针对这两个疑问给出了实用提示。


急性加重是原有呼吸道症状的 “升级版”,中暑则牵连全身


“慢阻肺病患者本身就存在长期的咳嗽、咳痰、气喘等基础症状,而急性加重的核心是这些呼吸道症状的明显恶化。具体表现为咳嗽频率增加,可能从原本的间歇性咳嗽变为持续性咳嗽;痰量明显增多,痰液颜色可能变深,质地也更黏稠;气喘加重,哪怕是轻微活动也会感到明显气短,甚至平静状态下也会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可能伴随胸闷、口唇发绀等缺氧表现。”


“而中暑的本质是人体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产热大于散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导致的一系列症状。不同类型的中暑虽然有差异,但核心都离不开 ‘热’的影响,具体细节比如身体发热、全身乏力、口渴感强烈;由于散热渠道受高温高湿影响变弱,身体代谢产生的热和‘废物’排出不畅,会出现烦躁不安、小便量减少且颜色加深。”王主任讲道。


“如果‘热’伴随 ‘湿’,则身体会出现黏腻、困重的感觉,比如头晕脑胀、浑身酸重、总觉得没精神,同时可能出现消化道不适,如口中发黏、口苦、食欲明显下降、肚子发胀、拉肚子。”


简单来说,慢阻肺病急性加重是原有呼吸道症状的 “升级版”,中暑则和高温环境以及身体散热失衡相关,假如再结合 “湿” 的特点,分辨会更加清晰。


应对极端天气的经典良方尤其适合呼吸道敏感人群


看完上述症状,您是否发觉自己曾经可能“小瞧”了中暑?那么,假如真的出现了中暑的症状,我们该如何应对呢?王主任特别针对今年高温高湿的极端气候,推荐了一剂经典药方。此方配伍精妙,组成如下:


羌活3克、竹叶3克

苏叶3克、防风3克

藿香5克、佩兰10克

荷叶6克、西瓜翠衣20克

冬瓜皮15克、绿豆20克

鲜芦根20克、滑石20克

生甘草3克、薄荷 5克


王主任告诉我们,“将上述药材药放入锅中,加2-3升水,煮开后小火沸腾10分钟,放凉后服用。此方集合清暑祛湿、益气生津之效于一体,专为应对今年气候特点下出现的先兆中暑及轻度中暑人群设计,尤其适合呼吸道敏感的人群。它不仅能帮助调节身体应对炎热潮湿的外在环境,更能有效改善因暑湿内侵导致的内在失衡。”


出现哪些信号时可用经典良方?


“并非所有的中暑症状都完全相同,暑还分阳暑、阴暑,今年因高热、高湿,多见阳暑。病机表现为热盛,又多挟湿,导致阴伤、耗气。具体症状包括燥热难耐、面红目赤,或者面色晦暗如蒙尘垢;周身沉重如裹湿布,困倦乏力明显口渴欲饮,舌体干燥少津,汗出不畅食欲不振,胃口差;小便短赤、颜色深黄如浓茶舌质红,尤其舌尖红赤明显,舌苔厚腻脉象细而快。”


“简而言之,抓住几个关键特征即可,也就是烦热、沉重、乏力、无汗、纳差、尿黄。这些症状组合起来,正是先兆中暑或轻度中暑的典型表现。此方适用于老年人、儿童,以及糖尿病、高血压、脑血管病、慢阻肺病、间质性肺病、类风湿、干燥综合征、硬皮病患者等中暑重症高危人群、表现为上述症状者。及时应用此方,能有效阻断中暑进程向更严重阶段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9

标签:养生   呼吸道   敏感   人群   呼吸   适合   经典   症状   肺病   身体   高温   乏力   先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