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节目组正式宣布第五季将于4月12日上线,并将在每周六日中午12点通过双平台播出,消息一放出,老观众的第一反应不是“节目来了”,而是:“鹿晗真的没回来。”
这一刻,对很多人来说像是一个时代的终点。那个在西双版纳跳舞、在街头被邓超“教育”的鹿晗,真的离开了五哈。而《五哈》这档节目,也悄然完成了从“铁三角”标志,到“重启实验”的转型。
从第一季到第四季,《五哈》最稳的,是邓超、陈赫、鹿晗的“父子局”结构。
这三人的化学反应,是节目最稳定的情绪发动机。
但这一次,鹿晗的名字从海报中彻底消失。没有任何预热,没有炒作式“回归彩蛋”,只留下粉丝在评论区问:“没有他,还能叫五哈吗?”
有人说他是因直播风波“被请出”;也有人认为是与关晓彤的感情变动影响行程;还有人觉得,是他开始向演员歌手身份回归,主动收缩曝光。
圈内人更清楚:鹿晗这两年的选择,其实是在主动“降热度”。在流量的高压笼罩下,他像是走入了“反向娱乐圈”——不营业、不控评、不回应。
在这个需要“疯狂输出存在感”的时代,鹿晗反其道而行,或许才是真正的自由。
过去的五哈,是“明星+旅行”的轻综艺,重点在于三位熟人的打闹与陪伴。而第五季,节目明显放弃了“熟人局”的安稳,转而走向“疯人局”的混乱。
敖瑞鹏、利路修、周震南,这三个完全不搭界的人,凑在一起竟然别有一番化学反应:
这一批新嘉宾不像以往的“明星玩综艺”,而像是被节目组硬拽进来“过苦日子”的素人。他们身上那种“不那么端着”的气质,正是老《五哈》迷失的一部分。
很明显,《五哈5》的方向在变:不再押宝某个大咖、也不再靠CP炒作,而是靠“局面”说话。
比如这次的新疆站,导演组直接开启“反向旅行”:捡牛粪、挤奶、扫地、唱《最炫民族风》……嘉宾们不再是风景的背景板,而是狼狈生活本身。
这不是什么新创意,但在流量综艺普遍走向精致、修图、摆拍的今天,这种“有点糙、有点疯、甚至有点low”的呈现方式,反倒让人感觉真实。
圈内人都知道,后流量时代的综艺如果还停留在“某某回归、某某营业”,那基本是死路一条。《五哈》选择的这条“放飞路线”,虽不高大上,却意外贴地气。
作为一个从第一季追到现在的观众,我其实也有情绪。
看到鹿晗和邓超在街头蹲着吃烧烤的视频,我会回放;看到他在车里崩溃喊“我不想干了”,我会共鸣。
但我们也得承认,那些经典时刻不是谁一个人造出来的,而是他们在那个特定时空下,刚好都没那么红、刚好都愿意丢脸、刚好都真心玩了。
今天的综艺环境不一样了。人设更脆弱,网络更敏感,明星更谨慎。《五哈》如果还想靠老三角硬撑,可能比现在更尴尬。
所以,节目组“壮士断腕”式的改革,看似激进,实则是一种活法。
更新时间:2025-04-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