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迷信!明日立秋,牢记最不能做的5件事,别忘记告诉家人

#夏日生活打卡季#明日(8 月 7 日),我们即将迎来立秋节气,这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虽然立秋之后,暑气并不会立刻消散,“秋老虎” 仍可能发威,但此时自然界的阳气已开始收敛,阴气逐渐增长,人体的生理状态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调整。在这个关键的时节,有 5 件事千万不能做,这可不是迷信,而是蕴含着科学道理与传统养生智慧,一定要告诉家人。

一、不说晦气话

立秋是阴阳交替的关键节点,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能量状态微妙。古人认为,消极言语会搅动负面气场,干扰运势和谐,这是对天地节律的敬畏。

秋季主 “收”,万物敛藏,人也需顺应安宁。言语尖刻、常说丧气话,会破坏平和氛围,引发不良情绪,损耗秋季需护养的肺气,影响健康。

古人还觉得节气言行有 “应验力”。立秋是秋收起点,说 “颗粒饱满”“平安康健” 等吉利话,是借积极暗示为全年运势 “定调”,呼应收获主题。因此,民间立秋日忌说 “灾病” 等字眼和争执,多讲吉祥语,以正向心念祈愿顺遂。

二、不忌盲目 “贴秋膘”

“贴秋膘” 是立秋的传统习俗之一,过去人们认为夏天炎热,食欲不佳,身体消耗大,到了秋天就需要多吃些肉类等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来补充营养,恢复体力。但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饮食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人日常摄入的营养已经足够丰富,甚至存在营养过剩的情况。

如果在立秋后盲目 “贴秋膘”,对于本身就肥胖、患有慢性疾病,或者平时就经常大鱼大肉、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较多的人群来说,可能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因此,“贴秋膘” 要因人而异,体质虚弱、体重偏轻、夏天食欲严重受影响的人,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但也应循序渐进,避免暴饮暴食。

三、不多吃西瓜

立秋啃秋瓜(多为西瓜)是民间传统,寓意 “咬掉暑气”,借夏日最后一茬瓜告别炎夏,盼秋来安康。但此时西瓜却不宜多吃,原因有二。

从时节看,立秋后阳气收敛、阴气渐盛,气候由湿热转干燥,人体脾胃功能随季节更替趋于虚弱。西瓜性寒味甘,过量食用易损伤脾胃阳气,引发腹胀、腹泻等不适,与 “秋收” 需护脾胃的养生原则相悖。

从西瓜本身特性而言,立秋后西瓜多过了自然成熟期,口感与水分含量下降,且此时吃寒凉食物,易加重秋燥带来的口干、便秘等问题。故啃秋瓜多为象征性尝鲜,而非贪多,既应习俗又护身体。

四、不要熬夜

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也应顺应这种变化,早睡早起,以养阳气、蓄阴气。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损伤人体的阴液。

秋季本身气候干燥,人体就容易出现阴虚火旺的症状,如咽干口燥、皮肤干燥、失眠多梦等,熬夜则会进一步加重这些症状。长期熬夜还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因此,立秋后要尽量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最好在晚上 11 点之前入睡。睡前可以泡个脚,喝杯温牛奶,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帮助放松身心,提高睡眠质量。

五、不频繁生气

立秋后不宜频繁生气,和时节特性与身心状态的关联密切。此时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万物从繁茂转向沉静,人体也需顺应 “收敛” 的节奏。频繁生气会打乱这种向内收敛的状态,像搅乱了秋收前的宁静,让身心总处于躁动中,难与自然节律同步。

秋日本就易让人因草木凋零生出低落感,若再频繁动怒,会让情绪更不稳定。而且生气时人常心神不宁、难以平静,立秋后需养 “静气”,才能为寒冬储存能量,频繁生气就像无端消耗储备,不利于安稳度过秋冬。

另外,民间认为秋季是 “收成果实” 的时段,情绪平和才能呼应这份沉稳,频繁生气则像破坏了这份顺应天时的平和,影响生活顺遂。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7

标签:养生   立秋   迷信   明日   家人   阳气   阴气   西瓜   人体   频繁   秋季   生气   脾胃   时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