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文|陈品豪
咖啡期货价格持续攀升,创下历史新高。作为全球咖啡价格风向标的美国C型咖啡期货价格在400美分/磅的高位运行,10月23日盘中一度达到437.95美分/磅的历史峰值。这一价格走势让云南咖农们欢欣鼓舞,却让下游咖啡店经营者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

咖啡期货市场的强劲表现令人瞩目。截至11月8日,美国咖啡期货报388.38美分/磅,单日涨幅2.46%。至11月7日当周,ICE阿拉比卡咖啡期货累计上涨4.94%,咖啡“C”期货累计上涨4.30%。这一涨幅远超同期其他软商品,ICE原糖期货累计下跌2.08%,ICE白糖期货累计下跌1.19%。
太平洋证券数据显示,2025年2月阿拉比卡咖啡期货价格突破每磅430美分,创47年新高,近一年涨幅达118.57%。这一轮上涨行情始于去年,去年12月10日咖啡期货盘中达到336.4美分/磅,较去年1月2日188.5美分/磅的开盘价,累计涨幅超过七成,同期表现甚至超过了黄金。
本轮咖啡豆价格上涨源于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从供给端看,巴西等主要生产国因天气原因减产成为主要推手。2025年8月巴西咖啡主产区遭遇霜冻,虽然整体影响有限,但造成了减产预期。与此同时,阿拉比卡咖啡产量仍低于历史最高水平,USDA预计2025/26年度全球阿拉比卡咖啡产量较历史最高产量630万吨低47万吨,降幅达7.5%。
从需求端看,现磨咖啡消费快速增长,对阿拉比卡咖啡的需求持续旺盛。此外,受欧盟“零毁林法案”等因素影响,部分欧美贸易商加速囤货,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紧张局面。这种供需结构性矛盾成为推动咖啡期货价格持续走高的根本动力。

期货市场的火爆行情直接惠及了咖啡种植者。在云南普洱,咖农蔡晴开每天都会查看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咖啡期货行情。他从一名长途卡车司机转型种植咖啡,经历三年艰难培育期后,如今终于迎来了收获季节。从第一次交货仅7袋咖啡鲜果,到现在一年产量160吨咖啡鲜果,年销售额达到80万元左右。
国际期货的暴涨带动了云南咖啡现货价格大幅上涨。2024年末,云南咖啡鲜果价格从3.5元到4.3元/公斤涨至7元/公斤左右,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随着咖啡期货价格高位运行,今年咖啡豆市场收购价一度超过60元/公斤,再创新高。
这一价格变化对云南咖啡产业意义重大。根据《2019年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报告》,由于咖啡价格较低,云南咖啡种植面积从2014年的183.15万亩逐渐减少至2019年的156.73万亩。在行业低谷期,农民种植咖啡一亩地的收入不过3000元/年,远低于改种四季豆等经济作物的收益。
如今,随着咖啡期货连续近三年上涨,当地咖啡种植积极性明显提升。《2024年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24年云南咖啡种植面积119.31万亩,同比增长4%。咖农们不仅关注价格变化,还通过建立合作社、进行深加工等方式增加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升收益。

与上游种植端的喜悦形成鲜明对比,咖啡零售端正面临严峻的成本压力。在瑞幸、MANNER、Mstand等品牌大肆扩张和频繁推出新品的背景下,价格战已成为行业常态。9元咖啡的出现使得零售端不敢轻易提价,只能独自承受成本上涨的压力。
咖啡行业资深从业者张先生坦言:“我的咖啡店规模不算大,一定要控制成本,零售端的价格肯定不能提升,客人只想买最便宜的商品。所以我现在只能减少进口咖啡豆的采购,改用国内产地的咖啡豆,同时更多采用综合豆,以节省成本。”
面对成本压力,咖啡品牌纷纷通过优化运营来维持利润。减少人力和营业面积成为普遍做法。瑞幸、MANNER的不少店铺都不设座位,主打外带模式。这种“仅一个咖啡柜台”的小店模式,既可以减少门店租金支出,也只需1-2名员工,显著降低了人工成本。

咖啡期货价格持续上涨正在推动整个产业链的重构。零售产业资深分析人士沈军指出:“咖啡期货价格的上涨对于咖农是增收的好事,但对于咖啡零售端来说就比较尴尬了。一般而言,原材料成本上涨,零售价格也应该增长。但如今行业竞争太激烈,咖啡店经营者根本不敢涨价。”
这种局面导致咖啡零售端的盈利模式面临挑战。一方面要从咖农那里收购高价优质咖啡豆,另一方面还要迎合消费者低价喝咖啡的需求,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大量咖啡店转向线上销售,但又面临外卖平台的流量裹挟,利润被进一步分流。
在此背景下,运营能力与资金实力成为咖啡品牌生存发展的关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30年中国咖啡消费市场规模将突破1.5万亿元,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和复杂性的咖啡市场之一。巨大的市场潜力意味着行业仍有发展空间,但竞争格局将加速分化。
面对成本压力,星巴克选择与博裕投资达成战略合作,双方成立合资企业,共同运营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业务。这种合作模式既有助于分摊风险,也能借助本土投资方的资源优势深耕市场,代表了咖啡品牌应对挑战的一种思路。
咖啡期货价格的持续上涨揭示了全球咖啡产业的结构性变化。气候变化导致的供给波动与消费升级带来的需求增长,共同推动了本轮价格上涨周期。在这一背景下,产业链各环节的参与者必须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对咖农而言,价格回升是发展机遇,但建立稳定的品质标准和品牌价值才是长久之计;对咖啡品牌而言,在价格战与成本压力下,差异化定位和精细化运营将成为生存发展的关键。未来中国咖啡市场的竞争,将超越单纯的价格层面,进入全方位综合实力的比拼。(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头条号立场)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