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中办找李敏商谈毛主席遗产,李敏:我只要爸爸给我的那份

1981年,中央办公厅的工作人员找到了李敏的住处,当他们敲开门以后,看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他们开口向李敏问好:“您好,李敏同志,我们今天来是有事跟您商谈,主席在生前还留有遗产,您可以随时去领。”

李敏听了以后并没有询问父亲留下的遗产是什么,她缓缓地开口道:“我只要爸爸给我的那一份就好。”

毛主席留给李敏的那一份遗产究竟是什么?

一、“他是咱们的爸爸”

1941年,还未四岁的李敏在离开中国前她知道自己即将要前往一个遥远的地方。她不知道自己何时能回到中国,也不知道将来会有什么发生,但她并没有对未知感到害怕,因为她知道自己是有“任务”在身的,此刻李敏沉思的样子俨然一个“小大人”。

飞机抵达莫斯科时,李敏才真真切切感受到这里与中国是那样的不同。下了飞机以后,李敏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的妈妈,她飞奔向迎接她的贺子珍并大喊:“妈妈!”在见到亲近的人时,李敏才卸下了“伪装”,尽显孩童天真。

李敏的妈妈贺子珍便是李敏此行的目的——1939年,李敏的弟弟不幸在莫斯科去世,贺子珍因此消沉许久不见好转,为了安慰痛苦的贺子珍,李敏便被送往莫斯科陪伴自己的母亲。

莫斯科的冬季寒冷,每年冬天刺骨的冷风都吹得李敏瑟瑟发抖,每当这时就会收到哥哥们给她带来的热牛奶,她的心总是温暖无比的。

而李敏的哥哥正是毛岸英和毛岸青,其实当时毛岸英和毛岸青也在苏联学习,四人总会在节假日时团聚。虽然他们都并非贺子珍所生,但她待他们二人如同自己的亲生骨肉。

但一直以来李敏都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到底是谁,母亲也从未跟她提起过此事,年幼的她也总会感到好奇。

贺子珍因为忙于工作,就将李敏送到莫斯科伊万诺夫国际儿童院里面读书,有一次她在儿童院的一间房间墙壁上看到了毛主席的画像,她便好奇地向老师问道:“老师,请问这个人是谁?”

在老师的一番解释下,李敏才了解到原来画像上的这个人竟然是中国这么伟大的人物。但此刻的她依然不知道,这位伟人正是自己的亲生父亲。

直到有一次毛岸青到学校去看望她,他也看到了墙壁上的画像,就指着那张画像说:“他是咱们的爸爸。”

但李敏可不相信,她早就从老师那儿听过这位伟人的故事,还以为哥哥是在骗她,于是她便回道:“你不要骗我了,从来可没人跟我提起过这件事,我可不敢相信。”

毛岸青笑了笑说:“以后你就知道了。”

1947年,李敏终于和贺子珍一起回到了中国。在1949年的一天,贺子珍的妹妹突然提起了毛主席的事,这也让多年心存疑惑的李敏再一次想起了毛岸青的话,于是她打算求证自己是否是毛主席的女儿。

她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疑惑,最后还写了一句:“请您赶快来信告诉我。这样,我才好回到您的身边。”

毛主席一收到这封信就乐得不行,立刻给自己的女儿回了一封电报,直到亲眼看到电报上的字,李敏才确信原来自己真的是毛主席的女儿。

二、严禁子女搞特殊

“在外不要跟人说你是毛泽东的女儿。”这是李敏和妹妹李讷最经常听到父亲说的一句话。毛主席多次跟子女们强调过,严禁自己的子女因为他的身份搞特殊,不仅不能张扬,在外还要“小心翼翼”地做人。

在李敏进入北京师大附中读书前,毛主席就语重心长地告诉她:“你现在正是学生,不要在学校告诉别人你是我的女儿。”

入学时,必须填写学生注册登记表,李敏填完以后发现还要填写家长的名字,她时刻谨记父亲的嘱咐,所以这可让她犯了难,只能求助陪同她们姐妹俩前来的王鹤滨,但王鹤滨一时之间也拿不准主意,就将登记表带给了毛主席。

“主席,她们的学生登记表上要填写父母的名字,您看这该怎么填?”王鹤滨举着登记表给毛主席看,但没想到毛主席竟然开口道:“她们两个可是你带去的学生,自然由你负责,就填你的名字好了!”

“我……我的名字?主席,这不太合适吧?”毛主席的办法让王鹤滨大吃一惊,但他也理解毛主席的良苦用心,就是为了不暴露姐妹二人的身份,其一能让姐妹二人享受正常的校园生活,其二以免受到“特殊照顾”。

于是,王鹤滨的名字便留在了家长栏上。

三、毛主席的遗产

1981年,当年那个天真的小女孩李敏也变成了头发花白的老人。有一天,中央办公厅的工作人员突然上门拜访李敏,他们向李敏了解了生活的状况以后便表明了来意:关于毛主席的遗产继承。

那么毛主席的遗产究竟是什么?

毛主席原来的大儿媳刘思齐曾经在采访的时候回忆起关于毛主席和一粒米的故事。有一次,他们很多人一同和毛主席一起吃饭,但在吃饭的途中,有人不小心掉了一些饭粒在桌子上。

毛主席发现以后并没有批评他们,而是默默地吃着饭,随后慢慢地夹起来掉在桌子上的米粒吃了进去。毛主席的节俭从这件事就可以窥见一斑,除此之外,主席的公正廉洁也是有目共睹。

吴连登曾透露过毛主席十分喜欢吃武汉的武昌鱼,因此有一段时间在毛主席的餐桌上经常能看到从武汉送来的武昌鱼,但这些鱼都是毛主席自己掏钱购买的,每次遇到送货上门的服务员,毛主席都会对他表示感谢。

这是因为毛主席决不允许自己搞特殊,不管是自己还是家人都不能以“毛主席”的名义占便宜,所以他坚持不管买什么东西,都一定是从自己的工资里扣。

通过毛主席的事迹,不难发现他一生都勤俭节约。李敏拿到爸爸留给自己的遗产就是8000元和一台彩电、一台冰箱。

毛主席一生为公为民,留了一身正气在人间。

参考信息:

党史文汇:毛泽东严禁子女搞特殊

中国新闻网:贺子珍省吃俭用接济毛岸英兄弟 卖衣救患病李敏

全国新书目:女儿回忆毛泽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4

标签:历史   遗产   爸爸   李敏   莫斯科   女儿   画像   中国   父亲   中央办公厅   名字   登记表   子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