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将中国踢出局?新买主已出现,美企图港口霸占全部港口

文|初六睡不醒

编辑|初六睡不醒

前言

前段时间,李嘉诚出售港口的事情闹的沸沸扬扬,而长和集团出售全球43个港口的交易,也已经从单纯的商业行为演变成牵动中、美、欧三方的“博弈”。

据美媒最新消息显示,意大利航运巨头阿蓬特家族正联手美国贝莱德集团,准备“分食”这笔价值超190亿美元的资产……

信息来源:美国Devdiscourse新闻台-2025-04-14-Aponte 家族牵头竞标 Global Ports Empire

巴拿马"港口争夺战"

2025年4月7日,巴拿马政府突然以长和“2021年续签特许经营合同时涉嫌违规”为由,指控长和旗下巴拿马港口公司拖欠款项,试图通过司法程序没收长和资产,收回港口。

所幸李嘉诚迅速反击,亮出关键证据:晒出16.95亿美元投资凭证,列出1.26亿美元分红记录,才确认了长和的所有项目合规合法。

但细看之下,指控长和违约并要求收回港口的举动,背后隐隐闪现着美国的身影。毕竟这种“法律战”的套路,在近年国际商战中屡见不鲜。

意大利的“突袭”

2025年4月14日,彭博社披露的交易框架揭开了这场港口争夺战的新剧本:意大利航运巨头吉安路易吉・阿蓬特家族旗下的TerminalInvestmentLtd(TIL),正牵头组建财团收购长和集团旗下43个港口资产。

与之前的一些传闻不同的是,这笔交易并非由意大利“全盘接手”,其中巴拿马运河沿岸的克里斯托瓦尔港和巴尔博亚港被单独划出,由美国贝莱德集团的子公司全球基础设施合作伙伴(GIP)控股51%,其余41个分布于26个国家的港口则由TIL主导运营。

这一“分工”可以说是耐人寻味:美国通过贝莱德牢牢抓住了巴拿马运河这一“海上咽喉”的控制权,而意大利财团则拿到了包括英国、荷兰、德国等欧洲枢纽港口在内的优质资产。

更有分析称,阿蓬特家族的介入绝非偶然。

阿蓬特家族与李嘉诚家族早有合作渊源,甚至有着超过20年的商业往来。那双方这一交易安排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考量?

美意财团之间私下达成的某种默契,还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因素交织其中?

李嘉诚的“战略算盘”

回溯长和集团近十年的资产运作,“重心西移”的轨迹清晰可见。

自2013年抛售香港地标性物业开始,李嘉诚家族便陆续开始减持内地及香港的零售、能源、电信等核心资产,转而在欧洲市场投入超千亿美元,接连拿下英国电网、荷兰水务、意大利电信等基础设施。

这次出售全球港口资产,或许本质上就是这一战略的延续。

要知道,巴拿马运河每年承载全球6%的海运贸易,两端港口的控制权价值更是难以估量。美国若是通过贝莱德拿下51%股权,就等于在关键航道上插下一枚楔子。

但更值得玩味的是,李嘉诚为何甘愿充当这盘棋局中的“棋子”?

美国压力下的“被动选择”

近年来,特朗普政府持续推动“供应链去中国化”,在港口、能源等关键领域加强对中企投资的审查。

而长和旗下的全球港口网络,覆盖多个美国盟友国家,一旦这些港口被中企收购,很有可能触发美国的“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审查,导致交易夭折。

意大利作为欧盟的成员国,阿蓬特家族选择此时介入,某种程度上或许是长和为规避政治风险而选择的“缓冲带”。

两个结果

无论最终交易能否达成,长和港口资产的流向无非只有两个结果。

若美意财团接手,中国货船在部分港口可能面临更严格的安全审查或成本变高。

欧洲港口可能配合欧盟的“碳边境税”,对中国货物征收额外费用;巴拿马港口的美方控股,也可能在特殊时期对中国航运实施限制。

当然,若中企成功接盘,不仅能巩固“一带一路”物流网络,还能通过资源整合降低国际贸易成本。

写在最后

长和的案例,凸显了企业与国家的共生关系:即使是布局全球的跨国资本,也无法脱离母国的支持帮助。

只有背靠祖国,企业在海外才能发展,不被欺压。唯有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才能在复杂的国际竞争中行稳致远。

信息来源: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8

标签: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   港口   意大利   买主   财团   美国   中国   资产   家族   集团   财经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